考試專用的口語練習方法技巧
口語考試中對流利度和連貫性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考官也有相對客觀的評價標準。如果一個考生在回答問題中產生了超過5秒的延遲或停頓,他的分數就會受到影響。當然,有經驗的考官不用藉助任何工具就可以做出評判。那我們在平常的練習中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避免出現這種狀況呢?
首先在於對練習話題的選擇上。口語的話題有多少個?是不是把所有的話題都練一遍就可以達到流利度和連貫性的要求?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按歷屆口語話題的統計,僅第二部分的口語話題就多達200個,而我們知道第三部分話題是第二部分話題的延伸,所以第二部分的每個話題都會有8到10個附加話題。按此計算考生要準備大約2000個問題的答案才可以應付。即便如此,如果考官發現考生是在背誦答案而不是即興的回答,那麼相應的分數也會很低。所以,選擇的話題要有代表性,練習話題時要追求精煉。
例如,第二部分一般圍繞5大類話題:People,Places,Things/Objects,Activities,Time/Events。備考時考生可以針對每類話題精選,精煉兩個話題即可。所謂精選,就是選擇此大類話題中對你來講最為陌生的小話題。比如說物品類話題中的藝術品這類話題,考生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相應的場景詞彙,那麼透過精選練習就可以補充這方面的不足。所謂精煉話題指的是對同一話題的重複練習。有的同學採取普遍撒網的做法,就是練習很多話題,但是每個話題都不是很熟悉,或者說每個話題都只能達到5分的水平。而精煉的標準是反覆練習一個話題,所謂熟能生巧,使每個練到的話題都能到達7,8分的標準。這樣才是正確的練習方法。這樣的話題練習10幾個就夠了。
透過精選,精煉話題的過程,考生其實已經積累了一些可以脫口而出的口語搭配,句式。那麼在保證流利度的基礎上,口語考試其他三大標準可以透過如下方法進行有針對性地練習。
詞彙方面:
我們缺乏的詞彙究竟是什麼詞彙?是不是一些生僻的`,非常正式的詞彙,還是我們已知的,但不會熟練應用的詞彙?答案毫無疑問是後者。我們擁有的大部分詞彙叫做被動的輸入詞彙。而能夠在口語中熟練靈活運用的詞彙才叫輸出詞彙。如何使輸入詞彙變成輸出詞彙需要的不僅是時間,更重要的是方法。建議考生平時養成用英-英字典來查單詞的習慣。這裡強調的不僅是生詞,還有那些“熟詞”。有的時候我們說不出來的不只是一個生詞,而恰恰是一個已知詞彙。原因是我們沒有養成用英語來解釋英語的習慣,更不用說形成英語的思維模式。這種用英語解釋英語的能力叫做改述(paraphrasing)。有了這種能力,再輔助以大量的泛讀練習來補充特定的場景詞彙,詞彙方面就不會有太大的障礙了。
語法和發音方面:
語法和發音的重要性較以上兩個方面略低,但如果忽視了他們,也可能成為口語高分的瓶頸。 語法的準確性可以給考官留下好印象,從而得到高分。但是如果因此忽略了流利度,那就得不償失了。口語中的語法錯誤一般都是很小的錯誤。可以採取分組練習的方法。找一個練習搭檔,互相糾正錯誤。也可以通過錄音的方式來糾正自己的錯誤。糾正的過程中可能會疑惑我為什麼會犯這麼愚蠢的錯誤,原因很簡單,平常說英語的機會太少了,練得多了,這些錯誤都會自然而然地避免。 其實口語中用簡單句流利地表達就可以了,當然多變的句式會加分。但用複合句就要確定正確地表達。發音是個基本功的問題,涉及到單母音的精準,雙母音的飽滿,重音的準確,甚至連讀,弱讀,失去爆破等方面的問題,好的語音語調也可以錦上添花。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仿,要採取跟讀,模仿,朗讀,複述幾個步驟的練習,語音就會有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