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的圖形剪紙方法
幼兒園老師佈置的做業,特別是手工作業,很多都需要家長陪著孩子完成。特別是剪紙類手工,更需要大人在場,以確保安全。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平移的圖形剪紙方法,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工具
A4紙一張
剪刀一把
水彩筆或鉛筆一支
平移的圖形剪紙方法
取一張全新的A4大小的紙(色彩不重要)
將短邊對摺
沿對摺後的折線,裁成兩半。
取其中一半,將長邊對摺。
將對摺後的摺紙,再依樣對摺。
在對摺好的摺紙上畫上小人形狀。
剪去小人同邊多餘的部分,注意頭部不下方不要剪斷。
剪好後開啟,就大功告成啦。
拓展內容:數學圖形剪紙教案
一、圖形剪拼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參與剪割、拼擺、貼上等活動,初步掌握形的分解與組合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2.能力目標: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審美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和體驗拼擺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形的分解組合方法,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能自由、大膽、巧妙地用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進行排列組合,運用接觸、覆蓋、透疊、分離、等變化方法構成各個不同的基本形。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難點:掌握基本形的構成方式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創新;“正形”與“負形”的相互轉化這一平面構成形態的創造與表現的基本手段。
課前準備
學生:蠟筆、水彩筆,畫紙,尺子,各種基本圖形的硬紙片學具(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等)
教師:課件,平面構成作品
教學過程
1.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請學生說說自己認識的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等。學生邊說,老師邊畫出來,或用課件展示。
讓學生在彩色紙上畫出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並用剪刀剪下。(提示:將各色彩紙疊在一起來剪,可以一下子得到很多相同的圖形。)
圓形、方形、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圖形,它們能組成許多不同的形狀。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或個人)把剪下的圖形隨意組合成一幅畫。 學生上臺演示。揭示課題:《圖形拼擺》。
2.引導欣賞,拼擺遊戲。
(1)欣賞作品及生活中有基本形排列的畫面圖片。(如:花布、拼花地板、地磚等。)
(2)基本形透過排列可以構成各種圖形,說說在生活中見到過的例項。(提示:各國的國旗、商標、奧運會五環標誌等。)
(3)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把剪好的圖形進行隨意的拼擺遊戲。
在拼擺過程中,引導學生髮現基本形組成的許多奇妙的圖形。
3.聯絡生活,激發創意。
生活中許多物體的形狀,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請大家想一想,找一找,都有哪些?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在回答時最好能具體說出物體的哪個部分像哪種圖形。(提示:如房子的房頂像三角形,房門像方形;乒乓球拍像圓形和方形組成。)
4.傳授方法,創作表現。
(1)引導學生拼擺出兩個基本形所能出現的幾種情況。(引導學生了解平面構成中基本形與基本形相遇時出現的接觸、覆蓋、透疊、分離、聯合、減缺、差疊、重合等情況。)
(2)出示課件:引導學生髮現圖形構成中的“形”與“地”的關係,提供創作的建議。
(3)鼓勵學生還可以用彩色筆隨意畫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的畫面,塗上自己喜愛的顏色。
(4)提出作業要求:
①用基本原形進行有趣的變化,將獲得的基本形畫在作業紙上,並塗上漂亮的顏色。要求:形象新穎、繪製工整。
②用彩紙剪貼的方法,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成生活中的物體,(或者將多個相同的基本形透過組合成不同的圖形,)創作出一幅漂亮的畫面。
③利用形與地的關係構成新穎圖形。
(5)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作品,學習評價。
(1)小組內展示作業,讓大家猜猜看錶現的是什麼主題。互評作業。
(2)選出優秀作業,教師小結。
提供評價建議:①作品是否表現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創意,與眾不同;③作品的點、線、色彩的表現是否統一等。
6.提供課題,研究拓展。
學生課外的研究拓展活動:尋找並收集生活中有關基本形組合構成的商標或圖形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