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哲學

古典哲學的創立者哲學家名人故事

古典哲學的創立者哲學家名人故事

在中外著名的哲學家中,康德可能是一個最為單調刻板的人。他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如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進餐、散步,時間幾乎從未有過變化,就像機器那麼準確。每天下午3點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會踱出家門,開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鄰居們紛紛以此來校對時間,而教堂的鐘聲也同時響起。惟一的一次例外,是當他讀到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盧梭的名著《愛彌爾》時,深為所動,為了能一口氣看完它,不得不放棄每天例行的散步。這使得他的鄰居們竟一時搞不清是否該以教堂的鐘聲來對自己的表了。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的最後一章。

康德於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東普魯士的首府哥尼斯堡。他出生時,有武王之稱的普魯士國王弗裡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裡已經統治了11個年頭。康德的父親是一個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教徒。虔信派強調宗教的精神,重視虔誠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時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響。8歲時,康德開始上學,學校提倡的是人文主義教育,反對宗教帶給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學校的教育改變了康德的宗教態度,他從此開始一生都對宗教祈禱和教堂唱詩感到反感。也是因為學校的教育,他開始懷疑建立在感覺與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學簡單地來說也是對虔信派的一種反動。

1740年,康德進了哥尼斯堡大學。人們現在無法考證他當時註冊了什麼專業,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經常聽哲學課。1748年,24歲的康德大學畢業,因為他的父親已經去世兩年,他衣食無託,前途渺茫。由於大學沒有他的位置,他決定到哥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鎮去做家庭教師。

康德曾說再也沒有哪個家庭教師比他還差,但是實際上他這是謙虛,因為他教過的學生對他的口碑都不錯。在做家庭教師期間,他發表了第一本著作《關於生命力的真實估計之思考》,內容是關於笛卡爾、牛頓和萊布尼茨提出的哲學與科學命題。經過5年的家庭教師生涯後,康德重返了哥尼斯堡,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過家鄉。返回家鄉後,康德再次進入大學學習。

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體論》獲得碩士學位。3個月後獲得大學私人助教資格,開始教授哲學。在私人助教這個教職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學生的聽課費就成了他的生活來源。因為康德的課很受歡迎,願意聽他的課的學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無憂。

在任助教期間,康德開始經常發表著作。他的論題包羅永珍,從自然科學、美學、神學甚至到巫術應有盡有,但貫穿其中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哲學研究應該如何進行:是從理性的觀點出發,從普遍真理中推匯出有關事物的真理,還是從經驗出發,透過觀察得出普遍的結論?

康德的.著述和講課使他被稱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哲學家,他的影響開始走出哥尼斯堡,很多學生慕名而來成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與哥德和席勒一起成為魏瑪古典派頂樑柱的赫爾德。儘管如此,康德很長的時間裡沒有得到教授職位,而在此期間他拒絕了哥尼斯堡提供給他的詩學藝術教授聘書。他還拒絕了來自埃爾朗根大學和耶拿大學的教授聘書,他只願意在哥尼斯堡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因為他不願意離開家鄉,而且身體狀況也不允許他遷居他鄉。康德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我胸腔狹窄,心臟和肺的活動餘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傾向,小時候甚至十分厭世。

1770年,康德在46歲時終於獲得了哥尼斯堡大學邏輯學與形而上學教授一職,他的就任報告題目是感性與知性世界的形式與根據。當上教授以後,康德沉寂10年沒有發表一篇文章,而是潛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學。1781年,他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僅憑這一部著作,就奠定了他在哲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康德思想的發展,以1770年他提出教授就職論文為界,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在前批判時期,他埋頭於自然科學研究,提出了關於潮汐延緩地球自轉的假說和關於天體起源的星雲假說。這兩大假說從物質自身的運動和發展來解釋自然現象,摒棄了神學創世說和自然界永恆不變的觀點,因此恩格斯說:康德在這個完全適合於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觀念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而且用的是很科學的方法。

在批判時期,康德對他以前的以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唯理論及以休謨為代表的懷疑主義進行了批判。1781年,康德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這部哲學名著。恰如康德枯燥乏味的生活一樣,這本洋洋數十萬言的大作非常晦澀難懂。一個讀者對康德抱怨說:讀你的書十個指頭都不夠用,因為你寫的句子太長了,我用一個手指按住一個從句,十個指頭用完了,一句話還沒有讀完!但是艱深的語句掩不住思想的光輝,康德哲學真的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成了哲學領域內哥白尼式的革命。此後他又陸續發表了《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兩部著作。三部著作的相繼間世,成為康德批判哲學體系誕生的真正標誌。

由於推翻了當時流行於歐洲的形而上學體系,由於開拓了從主客體關係去探討哲學根本問題的新方向,由於提出了以二律背反為核心的消極辯證法,康德的哲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有人把它比作蓄水池,前人的思想彙集於此,後人的思想則從中流出來。也有人將他的哲學比作一座橋,想入哲學之門就得透過康德之橋。

德國大詩人海涅說過:康德的生平履歷很難描寫,因為他既沒有生活過,也沒有經歷什麼。但是,康德是一個沒有傳奇故事的傳奇人物。他一生沒有出過遠門,思考的範圍卻橫跨宇宙。據說他在每天一成不變的散步中,誕生了一個又一個思想的火花。

康德生活刻板,而且活了80歲,但一輩子沒有過女人,這使有些人開始懷疑他是否是同性戀者。其實康德曾經兩次想向兩個女子求婚,但哲學家的天性使他考慮得太長久了。一次是女的嫁了個比較果敢的人。另一次是,在他下定決心之前,那位女士已經離開了。康德本人說,當我想要女人時,我養她不起;當我養得起女人時,我不再需要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