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寫作教學反思
作文是中考語文試卷的重要部分,分值比例很大,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初三語文寫作教學反思,歡迎閱讀檢視,希望幫助到大家。
初三語文寫作教學反思一
一提起作文,不僅讓學生頭疼,也會讓老師頭疼。特別是在我們這樣偏遠的農村中學,許多優秀學生有時見了寫作文也會“一聲嘆息”,就更不用提那些“學困生”了,他們要麼簡簡單單三言兩語應付了事,更有的學生乾脆不寫。問其原因,他們都是振振有詞,不會寫或者是無事可寫,無話可說,要想讓他們說愛寫作文還真是不容易。看到這種情況,我不禁思索起來:“是啊,他們本身寫一兩句話都不容易,要他們流暢地寫出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何其難啊!”但是有沒有可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也有話可說呢?透過平時在寫作教學中有意無意的嘗試,我摸索出了幾點激發“學困生”寫作興趣的方法:
一、選取貼近生活的“學困生”關注的素材
“學困生”總是一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態度,不聞不問甚至睡大覺。可是一次訓練“缺陷也能變成長處”這一作文時,我問同學們有哪些材料可選,前面的同學紛紛舉了貝多芬等經典名人事例後,我又問還有沒有其他一些熱點的素材呢?正在班上鴉雀無聲時,坐在最後的最調皮的大個子韓清同學扯起嗓子喊了起來:“火箭隊的布魯克斯,他在nba裡算個子小的,本不適合打籃球,但他作為得分後衛身體靈活,速度快,帶領火箭隊打敗了強大的湖人隊!”我一聽,感覺眼前一亮,這不正是像他這樣的學生關注的適合寫作的素材麼?於是我馬上對他加以肯定和表揚,並鼓勵他在自己的作文中就可以運用這些材料。在以後進行作文選材時,因為這些“學困生”對熱點事件比那些“優秀生”更關注,我就經常讓他們說一說有關熱點,這樣既激發了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又為其他同學要提供了很好的平時沒有關注的熱點素材,真可謂一舉兩得。由此我們也感受到了這些“學困生”並不是無話可說,而是老師沒有挖掘出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素材來發揮他們的潛力呀!
二、引進多媒體等“學困生”感興趣的教學手段
針對許多“學困生”喜歡上網這一特點,我嘗試著把多媒體教學適當引入作文課堂,使“黑白”世界變得有聲有色,特別是在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多媒體對學生而言還是新鮮事物,更具新鮮感,自然懷有一種獵奇心,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如我在教授《熱點素材在作文中的運用》這一內容時,針對08年很多省市的中高考作文出現了汶川地震有關的內容,我就結合這次地震中感人的人物和事蹟,從網路上找到了一些相關文字,圖片,詩歌等,透過分類組合,配上音樂,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連那些平時上課就無精打采,左顧右盼的一些“學困生”看到這些畫面後也都鴉雀無聲,有的甚至開始抽泣,學生對這些人和事的印象非常深刻,不僅這些寫作上的“學困生”也能在作文中自如運用,更讓學生在思想上深切感受到人間大愛和真情,激發了學生的凝聚力和愛國熱情。這樣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特別是讓那些“學困生”也能主動參與到寫作中來。
三、尊重“學困生”個性,引導他們講真話,抒真情
在平時的寫作時,我們總是習慣於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寫作。作文一旦佈置下去,學生就沒有再選擇的餘地,甚至連表達的思路、立意都無法選擇。這樣的作文,學習優秀的學生可能會按照老師要求的模式寫下去,而“學困生”們總是要麼寫一些停留在小學生水平的假大空話,要麼乾脆不寫。可是我在一次作文訓練《老師,請你__》時,一位平時一寫作文就睡大覺的學生寫了一篇《老師,請你也多關注我》,針對教師只關注前面成績優秀的學生而不管他們這些所謂的“差生”這一現象,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老師的眼光能多看他們一眼。整篇作文可謂情詞懇切,表達流暢,寫的全是自己和所感、所想。我覺得這篇文章相比來說有創造性,真正做到了“以我手寫我心”。原來,這些“學困生”並不是完全不會寫作文,而是教師為了應對考試,要求學生為了高分跟著一些套話轉,按照固定模式寫。而“學困生”往往都有自己的個性,不願跟著轉。我就想,對於這些學困生,為什麼不讓他們去選擇自己寫作呢?為什麼不能劃出更多的自由寫作空間呢?他們也需要更多心靈表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來。於是,我在以後的作文教學中,對於那些“學困生”,引導他們自由寫作,甚至可以讓他們自己命題,儘可能讓他們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在自由狀態下表達內心的想法,然後加以適當的引導,讓作文成為他們表現自己,張揚個性的一面鏡子。這樣作文竟然也成了他們感興趣的一課了。
以上幾點只是我在作文教學中慢慢嘗試、總結出來的,對於“學困生”來說,這些方法確實能起到一定作用。我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用心去發現、嘗試,作文課對於“學困生”來說也不會再是一潭吹不起漣漪的死水,讓他們也能夠容易地對作文說一聲“我愛你”!
初三語文寫作教學反思二
初中語文寫作在語文教學中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包頭市初中語文總分120分,寫作幾乎佔到42%,50分。但目前就成績分析來看,學生拿不到好的成績,平均達到35分左右。老師、學生如此重視,為什麼套作,模式作文,空洞無內容作文比比皆是。值得我們好好反思,寫作教學上出了什麼問題。
一、反思學生寫作現狀
從初一到初三我們對學生進行作文三級訓練,有方法有步驟按部就班學習寫作。老師有方法,就交給學生一些方法,就這樣反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只知其一,自己不去觀察,感悟。所以學生依賴教師,缺乏寫作的積極性。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由於作業多或是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學生在老師留的摘抄作業時,往往不讀,只是機械的抄寫,所以到寫作時發現平時跟本沒有積累。寫作重在積累,而我們的學生不讀,不背,書到用時方恨少。
此外,學生對生活缺乏體驗,雖然每天在生活,但總覺枯燥,寫作沒有真正的感情,事例陳舊,無新意。
二、反思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1、不會審題。分不清是材料作文還是命題作文。如20**年4月一模考試中作文是命題作文《改變自己》,而很多學生將題目寫錯,寫成《母親,改變了我》、《環境改變了我》、《論變通》等。學生審題時不能理解題目的含義。如《――也美麗》半命題作文,學生擬題為《彩虹也美麗》。顯然沒有理解題意。
2、文體不分。作文要求雖是“文體不限”,但是我們學生還有一部分人就寫成“四不像”了。開頭,結尾寫的是議論文,有自己的觀點。中間寫一段自己的小事,無詳寫,或寫某人給我講的一段小故事,或再寫一段抒發自己情感的文字。文章無中心內容,零散。
3、缺少構思、謀篇佈局。大部分學生落入俗套,寫了老師給出的模式,缺少新意。更有甚者多套作。如:《改變自己》一文中,學生套用“自信”“挫折”“誠信”“堅持”的話題作文。
4、部分學生在寫議論文時,存在事例堆砌,說理成片,還有的論據與論點關係不緊密,牽強硬拉。
三、反思教師寫作教學上存在的不足
片面的'要求量,讀幾本書,寫幾千字讀書筆記,寫幾篇作文。而檢查不到位,檢查方法單一,造成量的浪費。老師為學生總結的方法多,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寫作是將內心的想法、情感,文從字順的表達出來。這是學生自己的思考加工過程,老師不能替代。作文的批改有難度,老師在批改作文時不能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問題去談,去糾正。有時間和空間上的侷限性。
四、反思中解決問題
1、研讀《課程標準》,明確寫作要求
《課程標準》對寫作有明確要求,篩選出自己學生在哪方面存在問題,制定目標,進行強化訓練。如“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針對自己學生的問題,每一次寫作,學習一小點,逐步改進。
2、積累重在落實
真正的積累不一定在本子上。平時課上可以細心觀察喜愛之物、人物;講述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課前三分鐘的演講,充分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除了週記讀評,寫摘抄外,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如:辯論會;演講賽;詩朗誦,話劇表演等。
3、批改不流於形式
在評講作文之前,做好課前準備,教師一定要瀏覽全班學生作文。在堅持及時的前提下,做到心中有數。批閱原則有三條:1、大部“走馬觀花”;2、少部“下車伊始”;3、採集“百花釀蜜”。這樣做,既保證了及時批閱上百篇作文,又胸中全域性,有的放矢地主導課堂。
四、讓學生獨立寫作、自主評價
作文課兩節課的時間留給學生。第一節課,用20分鐘學生自由點評。每組學生交流閱讀組內作文,也就是說每個學生都要參與進來3篇作文。而且每個學生均需根據寫作的要求給其他同學評改作文。要求他們做到:①給每個同學找出至少一個優點;②給每個同學提一個建議;③找出同學作文中的錯別字;④小組評議每一個同學的作文等第。點評同學的作文需要學生拿出自己的眼光,學會互相欣賞,要上學生善於發現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一個句子寫的生動,一個語段寫的有哲理,一個觀點有新意,教師都要引導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使學生品出其味道來,從而提高學生鑑賞能力。當然學生作文中出現的不足,也要客觀的指出,但必須從善意出發,擺事實,講道理,決不可挖苦、諷刺。把作文交給學生自己,學生評得多,改得多,便會在實踐中摸索到一些作文的技巧,不斷提高寫作水平,也可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
剩餘的時間老師總結上節課作文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新的要求,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文,老師不講模式,不講固定結構。學生自主立意,教師指導即可。把時間還給學生。
方法永遠沒有最好,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才能感受其教學效益。在反思初中寫作教學中問題時,要結合當前教育的形式,課改的方向,讓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路漫漫其修遠兮,”只要我們肯去反思,肯去求索,增強推進課改的責任感,堅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把反思精神融入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那麼我們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都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與時俱進。
初三語文寫作教學反思三
語文能力是生活、學習、工作的基礎,作文能力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清楚地知道:中學階段作文教學肩負的重任——要讓學生掌握三種文體和應用文等寫作能力,作文水平達到規定的層面,以適應升學或就業的需要。然而具體到實施作文教學,教師往往一口難言,尤其是對於山區中學教師難教、難改;學生難學、難寫。作文教學陷入重重困境。
困境之一:源於教材。首先,原行九年義務教育初中三年六冊語文課本長期性的定勢影響。其六冊課本,每冊八單元約三十課左右。然而寫作知識和訓練點散見於閱讀之後或課文分析之中,缺少片斷等基礎單項訓練和梯度性的作文訓練。整體上明顯的現出重讀輕寫,寫作依附於閱讀的情況。第二方面,課本上的寫作知識介紹簡約,作文訓練點分佈零散,點與點間聯絡疏鬆、銜接不強;缺乏具體的作文教例、教參、教案等工具書。第三方面,寫作訓練量少。初中三年,教材中僅安排二十四、五次作文訓練,有些作文訓練重複出現,“讀後感”的訓練在四冊、五冊、六冊分別出現一次,佔其八分之一。教師多年教學的習慣形成其定勢思維及做法,如今日益顯出其的不適應性。
困境之二:源於教師。教師首先苦於手中無作文教材,僅憑單元之後 的短小作文指導來進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造成教師作文課難備、難教,故作文課堂教學彈性大,或多講,或少講,甚至不講,只將作文題目和寫作要求往黑板上寫出,整堂課時間交給學生支配完成。這樣隨意、自流、無序的作文教學,知識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學的預期目的。其次,原初中語文大綱規定:“作文每學期不少於八次,並經常進行片斷訓練。”教師時常因難教、怕改而將作文訓練的次數等於八次,如此少量的作文訓練又如何能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呢?再次,絕大多數教師仍較重視閱讀課而輕視作文課。每學期二十週左右。大多數教師只勤於講課文。卻又把讀寫分開,加之一個月兩次作文訓練佔兩三個課時,一學期包括兩次統考的作文評講,也只佔二十個課時左右。作文教學嚴重失衡是學生作文能力不強的直接原因,也是學生作文難的原因之一。
困境之三:源於學生。大部分學生怕作文,究其原因:農村學生生活面相對較狹窄,又忽略生活的觀察,因而素材少——沒話寫;沒有掌握各種文體審題、立意和佈局謀篇的基本寫作知識及方法——不會寫;認識能力低,語言詞彙單薄,駕駛語言能力不高——寫不好;這是農村學生作文“三大難”問題,其中自然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師和教材原因。
總之,面對種種境況,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確實陷於重重困境之中。那麼,應如何走出困境呢?尋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問題,這是語文教師務必面對和肩負反思的職責。要從反思中尋求出路,要勇於正視上述陷我們於困境的種種問題,針對問題,尋求對策。
一、作文教材就在課文裡
教師僅依靠單元后的作文訓練資料作講課內容確是不夠的。作文教材是存在缺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材永遠存有缺陷。那麼教材出路在哪裡?教材出路就在課文裡。這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對每個學期的作文訓練的任務,達標要求等要心中有數,結合學生實際來對作文體裁、命題、內容、要求等制訂一個詳細作文計劃。
二、提高作文指導課的實效
針對作文課存在隨意、沒有確定的教程、知識含量低的情況,豐富作文課堂內容,提高作文指導實效是其出路,從形式上談,教師大可根據文體內容設計多種形式的課型,優美語段賞析課、片斷練習課、材料。
三、幫助學生解決“三大難”問題
“沒話寫”、“不會寫”、“寫不好”是學生作文三大難題。為了讓學生有話寫,作為語文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利用學校生活素材,例如開校會、文藝晚會、野外活動、課外閱讀活動等進行作文教學。多鼓勵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參與生活,多與親人和友人交談,多看書讀報、看電視,從不同的角度去關心社會,。其二,“不會寫”是存在學生中最突出的難題。寫記敘文怎樣才生動、形象;寫議論文怎樣講道理;寫說明文怎樣說才明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心中不會寫的疑團。因此教師有必要針對疑團逐步解疑,對學生,進行審題、立意、片斷寫作等各種不同方面的專項訓練。有必要教給學生各種文體的基本寫作知識的一些方法和一些技巧,使學生學會寫其三,為了解決學生“寫不好”的難題,要求學生必須持之以恆的學習和積累詞彙。教師好好利用大量閱讀課文的教學來重視詞句的學習,指導學生掌握詞語的語體色彩、感情色彩和使用範圍等。也對一些生動語句多作仿寫。或給一組詞語寫一段話的練習,有意識的把要求學生把新學習的詞彙靈活運用於寫作之中。學習分類摘抄,做讀書筆記,片斷練習等。
總而言之,中學的作文教學確實陷於困境之中,是語文教師中老大難問題,到了非改革變新不可的地步,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那就讓我們攜手面對,去反思、去探討、去實踐,走出困境之路一定會讓我們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