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求職

思想家梁啟超教育子女的故事

思想家梁啟超教育子女的故事

梁啟超是我國的著名思想家,他是怎麼教育子女的呢,我們來看看下文。歡迎大家閱讀。

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評選揭曉,81人當選,其中人文組的28人中,有兄弟兩人梁思成、梁思永同列榜上。四十五年後的199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中,他們的一位弟弟梁思禮又名列其中,當選院士。一門三院士,極盡榮耀,這在中國科學史上絕無僅有,即便是放之於世界,也是屈指可數。對不熟悉科學史的人來說,三人也許多少有點陌生,但他們的父親卻是誰也都知道的,這便是鼎鼎大名的梁啟超梁任公。

梁啟超育有子女十四,成人者九,除此三子(二子梁思成、三子梁思永、八子梁思禮)因列名院士而暴得大名外,其餘六子也各有成就,在各自的領域內成就非凡。

梁家滿門俊秀,自然與梁啟超的言傳身教息息相關,梁啟超曾在給兒女們的信裡這樣說:“我的生活內容,異常豐富,能夠永久保持不厭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歷若干時候,趣味轉過新方面,便覺得像換個新生命,如朝旭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覺這種生活是極可愛的,極有價值的。我雖不願你們學我那氾濫無歸的短處,但最少也想你們參採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誰都知道,從戊戌變法到後來辦報寫文章,再到出任民國司法總長,以至後來領導護國運動、講學清華,梁啟超都馬不停蹄,即便是後來退隱政壇,也被各個大學請去講座,公務繁忙,自不必說。

我們不禁要問,梁啟超哪有時間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還是九個孩子,更重要的是,這九個子女個個成才。

不能否認,九個孩子的成才與家庭環境有莫大關係,但父親的耳提面命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讀新出的《寶貝,你們好嗎?———梁啟超愛的教育,給孩子們的400餘封家書》(山西人民出版社),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父親的諄諄教導涉及孩子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這些家書前後持續十五年,少則每年幾封,多則幾十封,有的只有寥寥十幾字,僅為報平安或交代家事,有的則長達幾千字,或縱論時事,或暢談家事,又或與子女談心聊天。家書的寫作時間有的是深夜兩三點鐘,有的則是清晨起床後,只要稍有時間,梁啟超總會跟孩子們“嘮叨”上幾句。無一例外地,每一封信裡,都透露著父親濃濃的愛意,其情之真、其愛之切,幾十年後讀來,尤能被其強大的磁力一擊命中,並被深深吸引。

在孩子們的學問上,梁啟超既是嚴格的導師,又是慈愛的父親。有一段時間,思成對自己所學甚感困惑,懷疑美國的死板仿古教學方法會使自己變成純粹的畫匠,梁啟超知道後,寫信勸慰道:“你覺得自己天才不能副你的理想,又覺得這幾年專做呆板工夫,生怕會變成畫匠。你有這種感覺,便是你的學問在這時期內將發生進步的.特徵,我聽見倒喜歡極了。孟子說:”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凡學校所教與所學總不外規矩方面的事,若巧則要離了學校方能發見。規矩不過求巧的一種工具,然而終不能不以此為教,以此為學者,正以能巧之人,習熟規矩後,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著規矩可以無大過。)“”凡做學問總要’猛火熬‘和’慢火燉‘兩種工作,迴圈互動著用去。在慢火燉的時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實有諸己。“”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他則甚?著急他怎甚?一面不可驕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餒,儘自己能力做去,做到那裡是那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

作為父親,梁啟超雖然希望孩子們個個成才,卻又不希望看到孩子們因忙於學習而致使身體有損,在給長女思順的信裡,梁啟超一再告誡最寶貝的女兒,“功課迫則不妨減少,多停數日亦無傷。要之,吾兒萬不可病,汝再病則吾之焦灼不可狀矣。”多年後,對遠在美國的思成,梁啟超也多次提請他注意身體,“你們現在就要有這種徹底覺悟,把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十二分注意鍛鍊、修養,預備著將來廣受孟子所謂‘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者,我對於思成身子常常放心不下,就是為此。”只有真正疼愛孩子的父親,才會在孩子的健康與學習之間,毫不遲疑的選擇前者,哪怕是孩子們捨棄學習也在所不惜,這才是真正的父愛、大愛。

梁思成後來曾說,父親的治學方法對他和思永的影響特別大。回憶父親,梁思禮也說,“父親偉大的人格、博大坦誠的心胸、趣味主義和樂觀精神,對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都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他一生寫給他的孩子們的信有幾百封。這是我們兄弟姐妹的一筆巨大財富,也是社會的一筆巨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