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課件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課件

課件實質是一種軟體,是在一定的學習理論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映某種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的計算機軟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課件,快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課件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比多少、比長短、比高矮這幾個部分,按知識間具有的內在聯絡,將第二單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長短和比高矮,這樣化分是為了突出長短和高矮之間的內在聯絡,比長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們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數學思想在不同情況下的應用。可以說,比高矮是比長短教學的延續。本單元體現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因為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絡,知道數學是有用的知識,由此產生親切感;另一方面,也激發了剛入學兒童對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透過本單元的學習,還要給學生創造合作與交流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同時還要體現比較方法多樣化的特點,鼓勵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比較。

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至13頁:比多少、比長短、比高矮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透過操作,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使學生透過觀察、操作、初步感知“”、“短”、“高”、“矮”的含義,學會比較物體長短、高矮的方法。

3、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數學的意識。

四、課時安排:共3課時

比多少............1課時比高矮............1課時

比長短............1課時

五、課時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7頁和練習一的部分習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實踐操作與觀察,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初步認識一一對應,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透過聽童話故事,培養學生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熱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初步體驗數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初步認識一一對應,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難點: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準備:主題圖、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數學問題。

師:星期天,小朋友們到小明家做客。媽媽切西瓜招待大家,媽媽請小明把西瓜分給大家,你看每人一塊,夠嗎?(出示主題圖)

學生觀看分西瓜情境圖。

二、組織活動,進行探究。

㈠判斷夠不夠分,理解“多少”的意義。

1、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判斷夠不夠,並在組內說明理由。

提供素材:圓片和三角形。

2、小組活動彙報。

1、學生獨立思考後,也許會有如下理由:

⑴看看就覺得西瓜比人多,夠分。

⑵數數,數出西瓜有8塊,人只有6個,一人一塊,還多出2塊。

⑶分一分,一人一塊分好後,還有兩塊多。

假如學生判斷不夠分就積極引導學生間相互幫助。

3、揭題。

比較西瓜的塊數和人數,結果我們發現西瓜比人多,人比西瓜少。所以

一人一塊,已經夠了。今天咱們就一起來比比物體的多少。

㈡操作學具分西瓜,初步認識“一一對應”:

⑴小朋友們真能幹,知道了西瓜夠分,那你會分嗎?請用學具代替小朋友和西瓜,試一試吧。

學生用圓片代替小朋友,用三角形代替西瓜,嘗試分西瓜。

⑵同桌互說,我是怎麼分的,分的結果是什麼?

學生也許會有兩種分法:

a、第一排放8塊三角形(西瓜),第二排放6個圓片,再一個一個對齊。

b、先放6個圓,然後一個圓上放一個三角形,一一對應後,最後還多2個三角形。

⑶再來幾個小朋友,西瓜正好分完?能擺一擺,說一說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教學“同樣多”。

學生操作學具,八塊西瓜,8個人,正好一一對應,我們就說西瓜的塊數和人的個數同樣多。

三、聯絡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1、童話故事,解答問題。

A、聽故事:在一條蜿蜒的小河邊,有一所快要蓋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動物正忙著蓋房子,這是小豬在幫小兔蓋房子。他們有的搬著磚,有的扛著木頭。河裡的小魚被這熱鬧的場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個究竟。熱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上準備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

學生觀察圖畫,師提問:你發現圖畫上哪些東西可以進行比較?然後隨機進行教學。

B、提問題。

⑴三個豬兄弟為什麼要幫小兔蓋房子?

⑵一隻小兔搬一塊磚,有沒有多餘的磚頭?有沒有多餘的小兔?

⑶小豬搬木頭,一次能搬完嗎?

⑷圖上還有哪些物體可以進行比較呢?

2、做一做。P。8擺一擺1、2。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一的第1題:

(1)師引導學生看圖,要求學生比一比哪個動物多?在後面的小方框裡畫“勾”。

(2)學生獨立觀察,然後指名說一說。問:你是怎樣想的?

(3)老師出示幻燈片,做示範。學生獨立完成。

答案:左圖是猴子多,右圖是骨頭多。

2、第2題:

學生觀察,看到公雞和鴨子雖然擺的一樣長,但疏密不同,進而判斷擺的密的鴨子的只數多些,而公雞隻數少些。

引導學生用畫線的方式,一一對應進行比較。

1、第3題:

學生在觀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樣多的`基礎上,只需比較兩盒中的第二排。第二

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2、第4題:

此題是在同一排中比較多少,當第5次迴圈出現珠子時,只出現了一個黃色

珠子,所以黃珠子多而紅珠子少。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比事物的多少,你能說說,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嗎?你們認為哪種最好?

板書設計比一比多少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頁的內容和練習一的部分習題。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透過學生操作學會一般比較物體長短的方法;知道長和短是比出來的。

2、培養學生操作、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掌握比較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長短。

教學準備:顏色、長短不同的鉛筆、學具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事物的長短:

1、引導觀察:每組桌子上有兩個紙袋,你們想知道里面裝什麼東西嗎?兩個人一袋把它們倒出來看看,有什麼?

2、彙報交流:

(1)問:你發現了什麼?(2)小組交流。

(3)學生彙報:學生可能說出:三支鉛筆,一支是紅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綠色;兩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藍色;三根毛線,一根是紅色,有扣兒,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藍色等。

(4)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

二、探究比較長、短的方法:

1.提問: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呢?

2.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組彙報。學生可能說出:

(1)看出來的。

(2)把學具橫著平放在桌面上,一頭兒對齊或豎著戳在桌面上,比出物體的長短。

(3)兩頭兒都不對齊。從而比出物體的長、短。

4.揭示比較的一般方法。

我們不管把鉛筆豎著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還是把小棒平放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般把要比的幾個物體一端對齊。

5.出示鉛筆圖,引導學生說出誰比誰長,誰比誰短,並板書長、短。

三、反饋練習:

1.教師談話:現在,我們做一個比較長短的遊戲,你們可以自由結組,想比什麼就比什麼,願意比什麼就比什麼。

2.學生活動。學生會比學具、跳繩、胳膊、手、腳等。

四、鞏固練習:

1、練習一的第6題:

先讓學生說出圖意,然後完成在書上,訂正時說一說想法。

2、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訂正時說說自己的比的方法。

五、整理學具:

教師提出要求:

1.原來學具袋中的東西不動,把書和自己的東西收拾好。

2.每兩人裝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學具擺一擺,比一比,聽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長的一個裝進紙袋裡;再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短的一個裝進袋裡。

4.各組都只剩下一個學具時,讓學生把剩下的一個學具也裝進袋裡。

5.把裝好的學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六、小結:

板書設計比長短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內容和練習一的部分習題。

教學目標:

1.透過小數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高、有矮;透過合作交流,學會比較物體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來的。

2.培養學生觀察、合作交流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重點:

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高矮。

教學準備:積木塊、椅子一張。

教學過程:

一、感知物體有高有矮:

1.引導比較

(1)觀察比較教師和小朋友的高矮。

①教師站立。“我是高還是矮?”

結論:因為沒有人和老師比,所以不知道老師是高還是矮。

②請一小朋友和老師並排站立。“×××小朋友和老師站在一起比,我們兩誰高誰矮?你從哪看出來的?”(兩人並排比較,誰高出一部分,他的個子就高。)

2.板題:高矮。學生齊讀題。

二、探究比較高矮方法

(一)直接比高矮。

找兩對身高相差較大的學生比較,說說誰比誰高,再請全班小朋友站起來和自己旁邊的小朋友作比較。教師請幾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誰比誰高誰矮。

(二)作記號比高矮。(間接)

(1)請兩個身高差不多的同學到前面分開站著,師問:能不能一眼看出誰高誰矮?怎麼辦呢?

引導學生說出作記號比的方法。

(2)師演示作記號比的方法,再請兩個同學上臺自己比。

(三)總結方法;

直接比或作記號比等方法。

三、排隊遊戲

1.3人一組說說誰最高誰最矮。判斷並說明方法。

2.逐漸增加小組人數,說說誰第二高

四、反饋練習

1、想一想:在我們周圍環境中,什麼東西高,什麼東西矮?

2、第12頁第7題

(1)說出動物名

(2)比較高和矮

3、列舉其他喜愛的動物作比較。

五、學生活動

1.摸高活動說一說怎樣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來摸)

2.擺高活動拿積木或鉛筆搭高不倒比較

3.悄悄話遊戲

(1)表演

兩生上臺,對一生說悄悄話:踮腳尖比高矮

(2)判斷思考

誰高,問題出在哪兒?

六、評價總結

比較高矮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