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創業

全球創業觀察報告參考

全球創業觀察報告參考

20XX年1月29日,清華大學[微博]經管學院中國創業研究中心在清華經管學院釋出了全球創業觀察報告(2014),這次釋出的報告主題是中國青年創業報告。這是該中心自2001年參加全球創業觀察研究以來發布的第10份中國創業觀察報告。

青年為創業者主力軍 更傾向於接納朋友建議

青年創業者是指年齡在18-44歲之間的創業者。中國青年創業相對於全員的創業活動更為活躍。我國青年創業活躍程度在全球創業觀察的70個參與國家和地區中排在22位,早期創業活動指數為18%,屬於活躍的國家。

據瞭解,無論男女,青年創業最多的年齡段在25-35歲。其次是35-44歲間的創業者。

創業者與受教育程度有關係嗎?按照受教育程度,青年創業者中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佔60%,受過高等教育的創業者比重接近40%。擁有本科學歷的創業者佔12.2%。專科學歷的創業者佔27.5%。全員創業者中,擁有本科學歷的比重佔9.2%,美國為51.7%;擁有專科學歷的比重佔21.6%,美國為33.5%。

從創業動機看,可以把創業者分為生存型創業者和機會型創業者。前者是迫於生存壓力不得不選擇創業;後者是看到了比目前事業選擇更好的機會而去創業。研究表明,這兩類創業的效應不同。相對於生存型創業,機會型創業能帶來更多的就業、更好的創新、更新的市場和更大的成長潛力。我們的調檢視到,青年創業中,學歷是小學的創業者佔機會型創業的比重為22.2%,而學歷是高中和大學的創業者佔機會型創業者的比重為70%以上。

青年創業者對生活和工作收入的滿意度高於非創業者。調查顯示,超過50%的青年創業者對生活是滿意的,而非創業者低於50%。而且,青年創業者的創業有成熟,滿意的人越多。這一點在對工作收入的滿意度上表選的更加明顯。青年創業者對工作收入的滿意度,在還是初生創業者時為略高於40%,在成為初創企業後,達到50%。而非創業者對工作收入的滿意度低於40%。

此外,據報告顯示,青年創業者的三個主要資金來源以此是:朋友、家庭和親戚,分別為36%,34.7%和16%。青年創業主要從四個來源獲得意見建議:73.9%來自朋友;52.6%來自配偶或伴侶;45.7%來自父母;39.2%來自家庭或親戚。

90後不懼失敗 80後更自信有創業能力

據瞭解,報告的80後對應於年齡在25-34歲之間的創業者,90後對應於年齡在18-24歲之間的創業者。這兩種不同的創業群體是否有特有的群體特徵呢?

80後是青年創業者的.主體,創業活動最為活躍。80後創業者的早期創業指數為21.34%,90後創業者的早期創業指數為14.32%。

90後相對於80後,有31.1%的被訪90後認為在未來三年內有創業意願,且不懼失敗。但在創業能力方面,認為自己具備創業能力的人少於80後。無論是80後還是90後,都認為創業是好的職業選擇。

此外,這兩個群體也有類似的地方。80後和90後的創業動機沒有區別,都是以機會型創業為主要動機,分別達到66.5%和68.9%。

在中高技術上無優勢但注重產品新穎性

從創業中的創新程度、市場開發程度、成長性、中高技術所佔比例、創造就業和國際導向等可以衡量創業質量。青年創業者作為一群有活力的群體,但是創業並不是一時頭腦熱,要有一定的眼界與充分的準備。創業的長期發展與創業者所選行業、創業者眼界、能力等密切相關。那麼,青年創業者的創業質量如何?

據報告顯示,青年創業者更注重產品的新穎性,與全員創業者相比,有77.7%的青年創業者的產品具有新穎性,高於全員創業者的62.7%;青年創業者較有成長潛力,與全員創業者相比,有新技術和一定增長潛力以上程度的青年創業者為6.2%,全員創業者為5.7%。

青年創業者更有可能創造就業。青年創業者能提供的當前就業機會中,有17.1%的青年創業者預期能提供超過5個人的就業崗位,高於全員創業者的16.7%;青年創業者5年內能提供的就業機會中,有36.9%的青年創業者預期能提供超過5人的就業崗位,高於全員創業者的35.3%。同時,青年創業者更關注國際市場。

但是,青年創業者也有自身的不足。他們在中高技術上並沒有優勢。從調查資料看,不到2%的青年創業者是基於中高技術的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