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難得的自然清涼優美散文欣賞
盛夏,本是該熱的季節,可是卻熱得讓人受不了。特別是在這個被人們稱為城裡(其實也就是個小縣城)的地方,簡直象在蒸籠裡一樣悶熱難耐。
我認為這不應該全怪罪於全球氣溫變暖,人口的相對集中、密集的鋼筋混凝土樓房建設、體現著現代氣息的水泥地板、越來越多的車輛尾氣的排放等等,可能都是造熱因素。
他們說心靜自然涼,那就開啟空調,什麼也不想就靜靜地吹吧,沉悶的涼氣,又吹得頭腦昏昏沉沉的。在那裡能尋得一塊清涼之地,避開這滾滾熱浪的襲擊呢?
好不容易熬到了週末,驅車回到鄉下老家。啊!這才是理想的避暑天地,悶熱難耐的感覺完全消失得無蹤無影。
鄉下老家,處在一個四面被大山環抱著的平壩上。順山而下的三條溪河匯聚於此,形成了一條不大不小的河流,終年流水潺潺。省道公路順蜿蜒的河流向兩頭伸展,是這個地方連線外界的唯一通道。這個季節一眼環望,到處蔥蔥蘢蘢,青翠欲滴。
進入屋內,頓感陰涼舒適。開啟前後的房門,一股微風吹進來,是那樣醒腦爽身。端起桌上泡好的涼茶,那是母親在清明時節採摘揉搓的.茶葉,猛飲一口是那樣舒心透腸。
走到院壩,雖然太陽一樣照射在身上,卻沒有那樣灼熱。因為房前銀杏樹、桂花樹、玉蘭花樹繁茂的枝葉,屋旁芭蕉樹撐起的碩大葉扇,這些都可能分解吸收了陽光的熱能。繞房一圈行至房後,看見後院壩坎上那一塊密集的荊竹,竹葉在微風中婆娑擺舞,更感陣陣心曠涼爽神怡。
中午應該是最熱的時候,去房後的地裡採摘新鮮的蔬菜準備做午飯。映入眼簾的是稻苗在水田裡鬱鬱蔥蔥,蜻蜓在上面盤旋飛舞。玉米塊塊成林,一個個整整齊齊地揹著娃娃。母親種的豇豆、茄子、黃瓜、辣椒等各種各樣的蔬菜,已果實累累掛滿莖藤。置身這滿目的綠色世界,再大的太陽和炎熱也被忽略淡忘了。
這個炎熱季節,在鄉下老家最舒適莫過於傍晚、夜晚和早晨。當太陽慢慢落山,知了停止了恐熱刺耳的嘶鳴,壩子上就迎來了一片陰涼。傍晚,漫步在河邊的公路上,聞聽河裡汩汩的流水聲,感受山風送來的爽新涼意,簡直讓人忘卻了這是一個炎熱的夏季。入夜,儘管偶有蚊蟲騷擾,一盤蚊香一縷燃燻,完全可以安然入眠。睡在鬆軟的床上,呼吸著蚊香的清悠味,聽著窗外風弄竹葉的呲呲聲,草蟲的吱吱聲,偶爾的幾聲蛙鳴,不知不覺迷迷糊糊就一覺睡到了天亮。清晨起來,看著樹葉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吸入心底的清新空氣好象全是氧氣,讓我感到賞心悅目。
佇立於院壩的空曠處,悠然自得的我覺得幼稚可笑。這與時下那麼多人都要擁擠到城市去,甚至把在省城都市擁有百個平米左右的樓房作為一種炫耀的觀念,是多麼的格格不入。也許是因為我囊中羞澀沒有這個能力擠身於都市;或許是記住了幾年前一個教授所講的,今後住在城市裡的人是時代列車甩下來的窮人,有錢的人都住在鄉下;或許生來就是草根一族,不熱衷於都市的繁華和喧囂,才一直沒有放棄鄉下這處回味悠長的老屋。
我絕對不算是有錢之人,只是解決溫飽沒有問題。不過在這炎熱夏季,能有這樣一處躲避酷暑,享受清涼,又屬於自己永遠的鄉下老家,還是倍感欣慰的。我深深感謝我的父母,不但生我養我,還給我營造了這樣一處鄉間別墅。
東邊的天際已經染紅,一輪新的旭日又要跳出來了。日出日落,年年歲歲,無論季節如此往復炎熱,我都能享受這一抹難得的自然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