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求職

家長教育孩子的敘事文

家長教育孩子的敘事文

庭教育是對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長教育孩子的敘事文,希望對大家有用!

家長教育孩子的敘事文(一)

我家小強是個聰明的孩子,數學、英語成績都很好,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只是美中不足,我家小強他偏科,他自己說,總覺得語文學著沒勁,還認為語文不重要。

為這事我們做家長的和老師都沒少費心,但收效甚微。這件事都快成了我是一塊心病了。

我們小強有個好朋友叫小明,他可是一個很有智慧的男生。他覺得小強這樣做不對,但一時又找不到說服小強的理由。聰明的小明做起了研究,他終於找到了突破口。關鍵是小強認為語文不重要,這個問解決了,就不會覺得學語文沒勁了。俗話說有智不在年高,無智空活百歲。不服氣不行啊!看看聰明的小明是怎麼做的?他請小強幫他做一個調查,題目是“歷史上有哪些有成就的人,語文不好?”結果大家就可以猜到了。現在小強再也不認為學習語文不重要了,而且語文成績也上來了。小明真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家長教育孩子的敘事文(二)

我女兒今年9歲,愛吃羊肉串,隔幾天就想去吃一次,自謂“解讒”。

一天,要吃中午飯了,女兒突然說:“我不想吃飯,只想吃羊肉串!”

“不行,飯做好了,不能吃那個!“我斷然拒絕,可孩子仍然要吃。爸爸說:“太髒了,不衛生,不能當飯吃!!”女兒拿眼瞟了一下奶奶,態度強硬起來,“不,我就吃,不吃羊肉串,我就不吃飯。”

奶奶心疼了,“別讓孩子上火,吃什麼不都一樣!”

爺爺說:“能花幾個錢,走,爺爺領你去吃!”

女兒歡天喜地跟著爺爺走了。父母的“教育”都無濟於事,徹底失敗。

我坐在桌邊反覆思考,總結了一下失敗的教訓:無論是我對孩子強制式的命令造成和孩子之間關係的對立,還是老人缺乏原則地對孩子遷就,都犯了同一個毛病,都是以“孩子為中心”,家長被孩子所控制了——我面對孩子的教育,或憤怒,或無奈,缺少方法。看來我該多想想應對的招數了。

其實這也是一場戰爭——心理戰,所以要講究策略,女兒聰明伶俐,很會揣摩大人的心理,更會鑽空子。所以對於每個家庭成員,雖然角色不同,表達方式可以不同,但要達到共識,目標一致,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因此,首要的任務是統一戰線,可老人雖然認同道理,卻總是心太軟,這時就要多動點腦筋了。

不久之後,在爺爺奶奶家裡,女兒又犯癮了,哼哼著要吃羊肉串,奶奶雖然知道害處多,但被孫女軟磨硬泡,不免動了心。我心生一計來了個“調虎離山”,和顏悅色地找個藉口,立即帶孩子出門,使孩子暫時脫離情緒對抗的情境,也避免爺爺奶奶的“保護傘”過度呵護。

回到家裡,為了避免和孩子“唱一臺戲”我沒有對她發脾氣,因為那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強化孩子愛發脾氣的毛病,另外,有時候孩子遇到不愉快的事或某種精神壓力也會找藉口發洩出來,要想孩子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須讓孩子適度宣洩,舒散、吐露心中的積鬱,讓孩子淋漓盡致地吐露自己的委屈,憂慮,牢騷,怨恨等不快,使其達到心理平衡。所以我就“以逸待勞”,讓孩子盡情發洩,冷漠地應對,沉默是金,巋然不動,照樣該幹什麼幹什麼。果然,我的沉默起了作用,孩子鬧得沒勁了,主動向我承認錯誤,並表示她最近練琴有些累。我也給她個臺階下,“你餓了吧,快吃飯,動畫片快開始了。”女兒聽話的拿起筷子。

可是,這羊肉串的小攤就擺在家門前不遠處,來回經過,看到正在烤著的羊肉,聽到叫賣聲,女兒的腳步又遲緩了,這對於她來說是極大的誘惑,如果簡單的制止,會造成心理壓抑,嚴重時會導致心理疾病。我靈機一動,“聲東擊西”轉移女兒的注意力,“你看,那個人那麼胖,走路都喘,咱們吃多了羊肉串,也變得那麼胖,多難看----”直接讓孩子看到了後果。然後“投其所好”,“你看,那邊的書店搞什麼活動呢?那麼熱鬧,咱們看看去!”女兒高興地說“好,去看看。”一邊走我又告訴孩子,我學會了“炸羊肉串”,可以在家裡自己炸,既衛生,又好吃,還可以多吃其他蔬菜,我這招“暗渡陳倉”女兒果然中計。

又一日,我和女兒下樓時遇見鄰居帶兒子去醫院,仔細一問,正是吃了羊肉串,拉肚子。鄰居愁眉苦臉地說“恐怕是痢疾,要打針。”女兒大驚,我則因勢利導地述說了羊肉串的危害:1不衛生2含致癌物3易肥胖---- 然後又乘勝追擊,領孩子上網查閱科學的飲食搭配,讓她明白只吃肉,不吃水果,蔬菜,會使身體易睏倦,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精力,易引起肥胖等。所以不能常吃。另外,還會養成不知節儉亂花錢的.壞習慣。女兒信服地點了點頭。

那天以後,女兒再沒要求吃羊肉串,每當路過買羊肉串的小攤前,我故意逗她“吃不吃了?”女兒總是很堅定地搖搖頭“太不衛生了,又沒營養,不吃了!”

此後,我也經常將這些計謀應用到教育孩子的其他小事上,並且屢戰屢勝,其實,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孩子和父母相處時間長,地利——熟悉的家庭環境使孩子的精神鬆弛,人和——遺傳因素以及父母和子女之間密切的親緣關係,使家長的思想道德,言行舉止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效地利用這樣的優勢,結合孩子的個性特點,抓住日常生活中點滴小事作為教育契機,體察孩子的情感,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改變說教責罵的態度而代之以更靈活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還是“有計可施”的。

家長教育孩子的敘事文(三)

一個好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良好的習慣都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慢慢養成的。相信眾多的家長都有給孩子從小講故事的習慣,很快孩子們就習慣了聽我們講,當他們上了小學後就應該培養她們自己閱讀的習慣。為了培養女兒的這個習慣,我和女兒有了一個約定從每天我講慢慢變成了她講一段我講大部分,後來變成了她講一半我講一半到了後來她自己閱讀。現在的她閱讀到精彩處都是她講給我聽。

為了讓女兒養成良好的複習功課的習慣,我煞費苦心。女兒原來回家除了老師佈置的作業,當天學過的課程一般不見她複習,督促了多次也未見成效。後來我發現她在家經常拿著課本模仿老師上課的樣子,擺上幾個本子當學生,還有模有樣的給學生批改作業,發現了她這個愛好,我就投其所好在家裡給她準備了一塊活動的黑板讓她當老師,我們做他的學生,順便讓她把當天老師教的知識照著課本給我們講一遍,女兒很開心,那段時間每天早早吃完晚飯,她就安排好座位,把我們都教一遍,這一個小小的策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她教的很認真而且很開心,不但複習了當天的功課還或多或少的體會到了做老師的辛苦。孩子好的學習方法的養成是一個緩慢的逐漸的過程,家長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的蛻變。看著孩子化繭成蝶的過程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也是一份享受的過程。

女兒的學習方面------不能只看重成績,要多給予鼓勵。

記得聽過一次兒童心理專家的講座,決定孩子長大成才的因素有兩個,一是智商,一是情商,前者對孩子的影響力是百分之二十,後者是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說只看重孩子的成績是沒用的,孩子的情商不高照樣不能成才,讓孩子學會做人、做事、學會學習、學會與他人共處,使其能一生持續的學習有質量的生活,這種隱形的教育遠比單純的認幾個字會做幾道題的顯性教育重要的多,所以在孩子的學習方面不能只看重成績,要從生活的點滴中讓孩子學習。

女兒的成績從來都不是班裡最好的,我也從來沒有因為她的成績批評過她,只要平時看她努力了,無論她考的如何,從我這裡得到的都是鼓勵,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去接女兒放學回來的路上,她班裡的一個跟她很要好的小姐妹跑到我的身邊問我:“阿姨,我聽瑤瑤說她每次考試無論考的如何你都從來沒有批評過她,瑤瑤還說你跟她說如果這次考得不好媽媽很厲害的批評了你,下次你考試會更緊張,發揮的會更不好,是真的嗎?”我笑著說:“當然是真的了,有時候她考的不好,但是她一樣努力了,當然不能再批評她了”。她的同學竟然拉著我的手說:“阿姨,你到我家把這些話跟我媽媽講講吧,我每次考不好,媽媽都是連打帶罵,嚇得我都不敢回家。”我很驚詫於孩子與我講的一席話,後來我跟她媽媽溝通了幾次,再後來我問過那孩子,她很開心的告訴我說媽媽不再那麼厲害的批評她了,她媽媽告訴我孩子的成績沒降反而更好了。

在女兒的興趣培養方面-----尊重孩子的意見和選擇。

許多家長認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讓孩子多學習知識,看到人家的孩子報美術、音樂等很多的興趣班,也不管孩子是否有興趣就趕鴨子上架逼著她學不喜歡的東西,幾年後就會發現孩子的發展與父母的期望相悖甚遠,我原來給女兒週末報了三個興趣班,一個周下來,她只有半天寫作業的時間,記得一次上課回來女兒跟我說:“媽媽我都沒有玩的時間了”。後來我仔細考慮,還真是把孩子的時間安排的太滿,確實讓她失去了應該玩的時間,我徵求了她的意見週末減成了兩個興趣班,她有了一天的時間自由支配,現在的興趣班她學的比以前更用心。

經常與女兒心與心的溝通

每個孩子都有一扇心靈的大門,家庭教育的關鍵是我們家長找到開啟這扇大門的鑰匙,探討孩子心靈的深處,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讓孩子對你敞開心扉。女兒即將進入青春期,關於青春期的一些注意事項我含蓄的跟她探討過多次,她好像都不太配合,為了讓她準備充分、開心輕鬆的邁入女孩子敏感的青春期,我從網上搜集了許多關於女孩青春期的一些注意事項,從書城購買了一本知名心理專家寫就的女孩子青春寶典《我該怎麼辦》並在六一節的那天作為禮物送給了我即將邁入青春期的女兒,收到禮物女兒很開心,抱著書愛不釋手,空閒的時候她很認真的閱讀書裡的內容,並試著與我探討心存疑惑的事項。有了青春寶典的答疑解惑,有了我的引導,進入青春期的女兒度過的一樣輕鬆,一樣愉悅。

其實孩子身上都蘊藏著無限的潛能,只要家長開發得當,沒有孩子不能成才,天生笨的孩子是幾乎不存在的。所以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不斷的學習,跟孩子一起成長。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我相信在我們家長、老師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會越來越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