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如何設計幼兒數學教育活動

如何設計幼兒數學教育活動

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設計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要真正設計好卻是不容易的。這是因為,一個活動的安排 與設計,不僅涉及到教師對本班幼兒發展水平的認識,對幼兒數學教育目標的理解,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掌握 ;而且還涉及到活動設計的合理性、新穎性。那麼,如何設計幼兒數學教育活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確實把握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

這裡所指的發展水平是指幼兒在數學教育方面的發展水平。有的教師認為,自己天天接觸幼兒,已經很熟 悉了,對幼兒的瞭解肯定很透徹,很深刻,其實不然。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幼兒的身體、心理的發展 和成人是不一樣的,儘管我們許多教師長期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但對幼兒的瞭解往往還是從成人的角度來揣摸 。要想真正瞭解幼兒,隨時掌握他們的所思所想,教師就應該和他們保持密切的聯絡,和他們進行交談(包括 集體、小組和個別的交談),也可以透過傾聽幼兒的談話來了解幼兒。透過對幼兒的瞭解,我們才能掌握大多 數幼兒在數學知識和技能方面哪些掌握得好,哪些還有欠缺;幼兒最喜歡哪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最不喜歡哪種 形式的數學活動;幼兒最喜歡哪些數學學具,不喜歡哪些學具;哪些幼兒有哪些長處,哪些幼兒有哪些不足之 處等等。

只有瞭解和掌握了幼兒的發展水平,教師才可考慮具體活動的目標,考慮所選擇內容的範圍和多少,考慮 設計的合理性與新穎性,才能胸有成竹地去設計幼兒數學教育活動。

二、選擇合適的具體活動的目標

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包括總目標(教給幼兒有關數學方面的粗淺知識和技能,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 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幼兒的智力,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單元目標(10以內數及加減運算、量、幾何 形體、時間、空間五個單元的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在每一個單元目標下,根據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兒不同 的年齡特點,提出的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具體活動目標(每一個具體的數學教育活動的目標)。

在選擇具體的活動目標之前,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數學教育的總目標,將總目標時時放在心上,在每一個 具體的數學教育活動中都要體現這個總目標。具體地說,就是在設計數學活動時,要合理地安排有關內容,使 每個活動設計都包含著知識或技能方面的要求、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的要求、培養 幼兒智力方面的要求、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方面的要求。如在“複習6以內加減運算”的活動中,教師可以通 過複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的內容體現出幼兒對運算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可以透過小組競賽激發幼兒的學習 興趣;可以透過幼兒在操作時的表現(如取放用具的動作輕、快等)體現教師平時對幼兒學習習慣方面的要求 ;還可以透過對幼兒運算時的速度、準確性等的要求體現對幼兒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和敏捷性方面的培養; 透過幼兒飽滿的學習情緒、積極參與運算競賽的熱情體現教師對幼兒身心和諧的重視程度。當然,不是每一個 活動都能體現總目標的方方面面,如其中的“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這一條,在上述活動中就不可能全部 體現。但是,每一個具體的數學教育活動,都應該或多或少地體現總目標涉及的各方面的內容,都不應該違背 總目標提出的在知識、技能、興趣、學習習慣、智力、身心和諧發展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教師要了解有關的幼兒數學教育的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並在此基礎上了解具體活動目標可能 包括哪些目標。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是教師設計具體活動目標的參照物,教師可根據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 目標來確定具體活動目標,瞭解自己需要設計的具體活動目標在單元目標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應該考慮哪些 方面的內容;具體活動目標在本年齡階段應該達到哪些要求,在其他年齡階段有哪些相關的要求等等。如上述 的“複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這個活動的設計,就可以根據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瞭解到,這個活動是在大班 下學期進行的,可包括以下的目標:透過複習使幼兒進一步理解6以內加減的含義,正確、熟練、靈活地進行“ 6以內的加減運算”,複習加法交換律。

最後,根據具體目標所包括的內容選擇適當的目標。再以上述“複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為例,教師可根據 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參照以前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選擇合適的目標容量。如可將這個活動目標定為:(1 )進一步理解6以內加減法的含義;(2)培養幼兒正確、熟練、靈活地進行6以內的加減運算能力;(3)熟練掌握加 法交換律。其中,第2條目標是本活動的重點目標。為什麼把第2條列為本活動的重點目標呢?這是因為,這個 活動的名稱是“複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因此,使幼兒透過複習熟練掌握6以內的加減運算無疑應成為本活動 的重點目標;此外,第1條目標和第3條目標已在其它一些活動中列為教學的重點進行過了,而幼兒雖然已經學 過了6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但沒有將這二者結合起來進行過加法和減法的練習。

三、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

在選擇了合適的活動目標以後,教師就可以根據活動目標和各章的教法提示,先考慮教學內容的範圍。還 以“複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為例,這方面的教學內容應包括:(1)交替出現加減運算的式題,讓幼兒進行運算 ,要求算得又快又準確;(2)請幼兒列出得數不超過6的加法算式,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加法交換律;(3)在進行 6以內的加減運算時,注意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在確定了教學內容以後,教師就可以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了。在設計時,要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來 進行。如幼兒的大腦皮質在學習開始時,活動能力較低,以後會逐漸提高。根據這一點,在設計活動時要由易 到難,循序漸進。在開始的活動時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興趣,以後再逐漸提高難度,把活動引向 高潮。又如,根據大腦神經活動的兩個基本過程——興奮過程與抑制過程的運動規律,在安排和設計活動時, 難度和份量適當的內容才有利於興奮與抑制的集中;相反,難度過大或過小,份量過重或過輕的內容不利於注 意力的集中,會加重大腦皮質機能活動的負擔。由此,在設計和安排活動時,教師應該注意教學內容的適當( 不多也不少),難點不要大多;難點應該安排在活動的中間部分,不宜安排在活動的開始部分和結束部分。

在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時,還要考慮活動的新穎性,併力求使自己教學的特點和優勢體現出來。如有的教 師善於用語言引導幼兒,在安排活動時,就可以多考慮如何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啟發和引導幼兒去理解和掌 握數學知識。需要提醒的是,設計的新穎性不是要教師玩花樣,不是要教師絞盡腦汁想出什麼驚人之舉。新穎 性是與合理性、可行性相結合的,離開了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新穎只能導致教學活動的失敗。

在上述的例子中,我們不妨這樣設計:(1)根據教師口頭應用題的題意列出得數不超過6的加減算式,在列 出算式後必須說出算式中的加數與被加數、減數與被減數分別表示題目中的哪一個數字,表示什麼意義;然後 請幼兒算出算式的答案,並說說這個答案表示什麼。例如教師可出這樣的一道題:“小平吃了3顆糖,小明吃了 2顆糖,小平和小明一共吃了幾顆糖?”請幼兒列出算式:3+2=,請幼兒說出算式中的3和2分別代表什麼(3代 表小平吃了3顆糖,2代表小明吃了2顆糖);然後請幼兒算出算式的答案:3+2=5,請幼兒說出5代表什麼(代表 小平和小明一共吃了幾顆糖)。透過對算式中各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的分析,幼兒就進一步瞭解了6以內加減運 算的含義。(2)出現許多得數不超過6的加減運算式題,讓幼兒分組,以競賽的形式進行運算。這部分的內容要 多一些,時間要長一些。一旦幼兒出現運算錯誤,教師就要引導幼兒分析,看看錯在哪裡,為什麼會錯。在運 算過程中,引導幼兒看清加、減符號,以免算錯。(3)請幼兒列出得數不超過6的加減運算式題,然後將其中的 加法式題找出來,請幼兒寫出交換加數與被加數以後的加法式題。如幼兒寫出3+2=5,教師就請幼兒將3和2互換 ,問幼兒答案有沒有變,為什麼不變(因為它們只是交換了位置,數字並沒有變)。

四、考慮活動設計的合理性,進行必要的修改與充實

在活動基本設計好了以後,教師就要考慮設計的是否合理。此時,除了要考慮是否遵循了前面已提及的幼 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外,還要考慮時間的長短是否合適。在小班,數學活動以20~25分鐘為宜。在中班和大班, 數學活動以30~35分鐘為宜。教師要考慮自己的活動設計是不是難點太多,如果太多,就有可能超出預定的時 間;如果沒有難點或難點太少,就可能達不到預定的時間。

此外,教師還要考慮在活動設計中,是否注重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是否安排了幼兒操作活動、 參與探索活動的內容,如果沒有,勢必影響幼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發揮。

最後,教師還要再一次考慮自己對幼兒的發展水平是否估計正確,預定的教育目標能否達到,教育內容是 否合適,活動設計是否體現了自己的特長,是否合理,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