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心理學練習題
體育運動心理學是研究體育活動和競賽活動所涉及的心理特點的科學。以下是“體育運動心理學練習題”,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填空題:(每空0.5分)
1.體育的產生是一個長期孕育演變的過程,其發展更是一個長期( )( )、、( )、( )、( )和( )的過程。
2.1913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始人顧拜旦在《 》一書中論述了體育運動中的美學問題。
3.1925年,美國運動心理學之父的( )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建立了第一個運動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運動心理學誕生了。
4.1926年我國著名體育教育專家馬約翰先生撰寫的《 》一文是我國體育運動心理學最早的專論。
5.認知運動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人類學習、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能更多地是依靠“軟體”系統的能力,而不是“硬體”的生理功能。
6.本體運動感知覺包括( )、( )、( )、( )、( )。
7.表象運動技能練習的優點是( )、( )。
8.表象在體育運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 )( )、( )、( )。
9.運動表象包括( )、( )( )和( )。
10.體育運動中的動作記憶的特點有( )、( )( )。
11.我國學者許尚俠對動作操作程序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 )、( )。
12.心理敏捷性涉及以下各因素( )、( )、( )( )和( )。
13.體育運動中所要求的智力為( )、( )、( )、( )( )和( )。
14.奈德弗對體育中的注意進行研究時將注意力分解為( )和( )兩個緯度。
15.根據奈德弗注意方式理論將注意方式分為( )、( )( )和( )。
16.在體育運動中,時常會產生特殊的感受,主要有( )( )和( )。
17.自我效能對行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 )、( )( )和( )。
18.體育參與的動力調節系統包括( )、( )、( )( )和( )的成分。
19.體育參與動力調節系統的功能( )、( )( )和( )。
20.體育活動動機產生的條件( )和( )。
21.對於所有的體育運動參加來說,參加體育運動的需要可概括為( )、( )、( )、( )( )和( )。
22.對所從事的活動的成功和失敗的各種原因的解釋分析可歸納為( )( )、、( )和( )。
23.目標設定可從( )、( )、( )和( )四個方面影響練習者的心理。
24.推動學生參與運動學習與身體鍛鍊的內部心理動因是( )。
25. 運動動機對學生的體育活動和鍛鍊行為起著發動、選擇、( )和( )的功能。
26. 根據學生參與運動學習和身體鍛鍊的心理動因是以生物性需要,還是以社會性需要為基礎的,可將運動動機分為( )和社會性動機。
27. 根據學生參與運動學習和身體鍛鍊的心理動因是以生物性需要,還是以社會性需要為基礎的,可將
運動動機分為生物性動機和( )。
28. 為了獲得刺激、運動愉悅感覺和渲洩身心能量,滿足個體的生理性需要,而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屬於( )。
29. 為了在體育活動中與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認同,發展友誼,追求完美,施展才能,獲得成功,贏得榮譽,滿足個體的社會性需要,而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屬於( )。
30. 根據學生運動學習和身體鍛鍊參與的心理動因主要由自身內在需要轉化而來還是由外界條件誘發而來,可以將運動動機劃分為( )和外部動機。
31. 根據學生運動學習和身體鍛鍊參與的心理動因主要由自身內在需要轉化而來還是由外界條件誘發而來,可以將運動動機劃分為內部動機和( )。
32. 來自於學生自身好動、好奇或好勝心理,如渴望從體育活動中獲得身體上的快感、樂趣、刺激,以及希望滿足自尊心、上進心、榮譽感、義務感、歸屬感和自我實現等心理需要的動機,屬於( )。
33. 由學生自身之外的誘因轉化而來的動機,如教師的表揚、同學的賞識、競爭獲勝的獎勵、榮譽,或因為迫於壓力、避免懲罰與升學考試等原因而參加體育運動活動的動機,屬於( )。
34. 根據學生參與運動學習和身體鍛鍊的心理動因指向於體育活動過程還是指向於體育活動的結果,可以將運動動機分為( )和間接動機。
35. 根據學生參與運動學習和身體鍛鍊的心理動因指向於體育活動過程還是指向於體育活動的結果,可以將運動動機分為直接動機和( )。
36. 指向於運動學習和身體鍛鍊的內容、方法或組織形式等當前、直接特徵的動機,是( )。
37. 指向於體育活動可能帶來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延遲、間接結果的動機,是( )。
38.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將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等稱為( );而將心理需要稱為( )。
39. 個體對自己能夠完成某一行為任務的實際能力的推測與主觀評價是( )。
40. 影響體育學習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直接經驗、間接經驗、( )和( )。
41. 促使學生從沒有體育活動動機到形成活動動機的過程是( ),而將學生已經形成的潛在動機充分調動起來的過程是( )。
42. 個體積極主動地從事自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活動,併力求達到完美、取得優異成績的心理傾向是( )。
43. 學生對運動學習和身體鍛鍊所持有的認知評價、情感體驗和行為意向的綜合表現是( )。
44. 學生為避免懲罰或得到獎勵,而從表面上接受社會、學校的規定、要求,聽從體育教師的說教,在體育行為表現上與他人保持一致的過程,是體育態度轉變的( )。
45. 學生逐漸自願地接受他人的體育觀點和群體規範,使自己的體育態度與社會、學校和體育教師的要求逐步接近的過程,是體育態度轉變的( )。
46. 學生真正從內心深處相信和接受他人的體育觀點、信念,並把這些新的觀點、信念納入自己的價值體系之中,徹底轉變了自己體育態度的過程,是體育
47.人們的一切活動都是由( )引起的,它是人們一切活動的起點。
48.成就目標定向不是具體要達到的行為的數量標準,而是個體內心所追求的( )。
49.喚醒有三種表現,即( )、( )和( )。
50.一般來說,運動技能越複雜,其適宜的喚醒水平就相對( )。
51.漸進放鬆訓練分為三個階段實施:第一個階段是( );第二階段是( );第三階段是( )。
52.漸進放鬆訓練的方法首先是( ),然後( ),透過對比可更深刻地體驗放鬆一剎那間的肌肉感覺。
53. ( )是在催眠術的啟發之下,於1890由德國生理學家沃格特年提出、由德國精神病家舒爾茨完成,後來又由舒爾茨的學生加以完善,並使之廣為流傳於各國的一種自我調節的方法。
54.自生訓練主要包括六個部分,有( )、( )、( )、( )、( )、( )。
55.模擬訓練可分為( )模擬和( )模擬兩大類。
56.幾種常用的模擬訓練方法包括( )( )、、( )、( )( )、( )。
57.模擬訓練是針對( )或( )進行模擬實戰的反覆練習。
58.運動技能是指透過練習而鞏固下來的,自動化的、完善的( )。
59.所有的運動技能都包含( )過程和( )過程,不同運動技能的這兩個過程的強弱和方向是不同的`。
60.運動技能都包含有以下心理過程:⑴( );⑵( ),在哪裡及何時做;⑶( ),並實施行動。
61.運動技能的學習從意識性向( )過渡。
62.根據技能操作中環境背景的穩定性特徵將運動技能分為( )和( )運動技能;根據動作操作過程中的連貫程度可將動作分( )、( )和( );9.當個體學習某項新技能時,練習曲線一般有五種共同趨勢:( )、( )、( )、( ) 和( )。
63.影響運動技能學習的內部因素有( )、( )、( )、( )和( )。
64.注意的主要特徵表現在( )、( )、( )、( )等方面。
65.常見的4种放松訓練方法是:( )、( )、( )和( )。
66.體育活動中的預測思維包括對運動客體和對( )的預測兩種。
67.最佳競技狀態的結構成分( )、( )和( )。
二、單項選擇題(將備選答案中正確的一個程式碼寫在題後括號內)
1.體育教學中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在體育教學效果方面有著獨特作用並且能夠滿足各年齡階段學生的需要的練習方法是 。( )
A遊戲法 B預防和糾正錯誤動作法 C分解和完整練習法 D講解法與示範法
4.有利於教師因人而異和提出練習的不同教學要求和標準,更有利於因材施教,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的分組形式是 。( )
A能力分組 B興趣分組 C友伴分組 D性別分組
5.在體育教學之前為了瞭解學生對學習新內容應具備的基本條件而進行的評價是指 。( )
A漸進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準備性評價
7.貫穿體育學習策略的教學始終的動力系統是 。( )
A學習興趣 B學習動機 C學生的智慧 D學生的技能
8.射擊專案是 型別的動作技能。( )
A. 開放性技能 B. 連續性技能 C. 系列性技能 D. 不連續性技能
9.駕駛賽車是 型別的運動技能。( )
A. 是一種決策很少而運動技能成份較多的運動技能
B. 是一種有著較多決策和較多運動技能的運動-認知性技能
C. 是一種有著較少決策和較少運動技能的運動-認知性技能
D. 是一種有著較多決策和較少運動技能的認知技能
10. 明顯需要練習者根據目標個體的動作進行反應應答。( )
A. 閉鎖性技能 B. 開放性技能 C. 不連續性技能 D. 連續性技能
11.射箭和彈鋼琴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能,但根據環境穩定性來進行分類,它們可歸為 。( )
A. 閉鎖性技能 B. 開放性技能 C. 不連續性技能 D. 高策略性技能
12.運動技能的組成包括 。( )
A. 智力過程和心理過程 B. 心理過程和生理過程
C. 心理過程和技能實施過程 D. 智力過程和技能實施過程
13.以下哪一規律不屬於技能練習過程中的一般規律有 。( )
A. 先慢後快 B. 一蹶不振 C. 高原現象 D. 起伏現象
14.影響技能遷移的客觀因素是 。( )
A. 技能間的相似性 B. 心理定勢 C. 認知技能與策略 D. 學習的態度
15.以下陳述不正確的是 。( )
A. 基本運動能力無法遷移 B. 技能的分解練習不利於技能間的遷移
C. 在運動技能學習的後期,不要希望從相似的技能中獲取更多的遷移
D. 一般而言,運動技能間的遷移很小
16.由於對體育活動本身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如對參與體育活動、觀看體育比賽等方面的興趣,即 。( )
A. 物質興趣 B. 直接興趣 C.中心興趣 D. 間接興趣
17.對踢足球感興趣的人,滿足於透過足球運動來鍛鍊身體的興趣是。 ( )
A. 廣泛興趣 B. 直接興趣 C.中心興趣 D. 間接興趣
18.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必須首先由 開始。( )
A.樂趣 B.直接興趣 C. 有趣D. 物質興趣
19.在廣泛興趣的基礎上,對某一類(項)體育運動(如球類運動)或體育運動的某一方面(如運動心理)有特別濃厚而穩定的興趣是 。( )
A.中心興趣 B.核心興趣 C.重點興趣 D.唯一興趣
20.20世紀初期 提出了漸進放鬆訓練法。( )
A. 雅各布森 B. 舒爾茲 C. 戴維斯 D. 馬約翰
21.在漸進放鬆訓練中,首先應體驗最適宜的 。( )
A. 暗示 B. 回憶 C. 感應 D. 喚醒水平
22.下列哪種訓練屬於自生訓練 。( )
A. 放鬆訓練 B. 系統脫敏訓練 C. 肢體發暖訓練 D.生物反饋訓練
23. 。( )
A.運動動機 B. 體育習慣 C. 運動興趣 D. 體育態度
24. 的作用。( )
A. 驅動 B. 引誘 C. 阻礙 D. 定向
25. 體育活動的願望達到一定水平,推動採取學生行動,投入到體育活動之中。這是運動動機對學生體育學習和身體鍛鍊行為所發揮的 功能。( )
A. 始動 B. 選擇 C. 強化 D. 維持
26. 學生的體育活動行為具有特定的內容,趨向一定的活動目標。這是運動動機對學生體育學習和身體鍛鍊行為所發揮的 功能。( )
A. 始動 B. 定向 C. 強化 D. 維持
27. 學生體育參與行為的努力程度、注意力水平、克服困難的決心大小等有所不同。這是運動動機對學生體育學習和身體鍛鍊行為所發揮的 功能導致的。( )
A. 始動 B. 定向 C. 強化 D. 維持
28. 功能造成的。( )
A. 始動 B. 定向 C. 強化 D. 維持
29. 為了獲得刺激、產生眩暈、運動愉悅感覺和渲洩身心能量,滿足個體的生理性需要,這種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屬於 。( )
A.內部動機 B.外部動機 C.生物性動機 D.社會性動機
30. 為了在體育活動中與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認同、發展友誼,追求完美、施展才能、獲得成功、贏得榮譽,滿足個體的社會性需要,這種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屬於 。( )
A.內部動機 B.外部動機 C.生物性動機 D.社會性動機
31. 來自於學生自身好動、好奇或好勝的心理,如渴望從體育活動中獲得身體上的快感、樂趣、刺激,以及希望滿足自尊心、上進心、榮譽感、義務感、歸屬感和自我實現等心理需要的動機,屬於 。( )
A.內部動機 B.外部動機 C.生物性動機 D.社會性動機
32. 由學生自身之外的誘因轉化而來的動機,如教師的表揚、同學的賞識、競爭獲勝的獎勵、榮譽,或因為迫於壓力、避免懲罰與升學考試等原因而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為 。( )
A.內部動機 B.外部動機 C.生物性動機 D.社會性動機
33. ( )
A.內部動機 B.外部動機 C.直接動機 D.間接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