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外國文學論文開題報告

外國文學論文開題報告

20世紀80年代以來,外國文學作品和理論的湧入,對中國當代文學創作的面貌和走向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外國文學論文開題報告,供大家參考。

外國文學論文開題報告

《 高校外國文學教學方法探索 》

內容摘要:外國文學涉及大量紛繁複雜的文藝思潮、文學現象及作家作品,較之其它課程,教學難度相對更大。而傳統的文學教學大多依據文學史的發展脈絡對學生進行課堂講授;這種教學模式以教材教師為中心,難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精神。本文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方面進行探討,主張在調整課程內容體系的同時採用主體性研討式教學方法,以期為外國文學教學的探索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文學教學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主體性教學

外國文學課擔負著傳播引介民族文化,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任務。由於它源於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態,具有異質文化性質,在精神心理、價值建構、審美追求等方面均顯示出與中國文學不同的特點,學生在理解上往往產生距離感、陌生感。同時,外國文學涉及的範圍廣,作品多,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文學思潮和現象紛繁複雜,同一思潮在不同的國家的表現形式有很大的差別,即使在同一國家裡,不同的作品也同時存在相同點和獨特性。因此教學難度相對較大。

傳統的外國文學教學“一般依循文學史發展脈絡,做史選結合的綜合描述:內容上厚古薄今,詳遠略近”;方式上基本以教材教師為中心,進行課堂講授。這樣的教學內容和方式無疑難以實現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文學作品進行深層次、多向度的研究,建立跨學科跨文化研究的大視野的教學任務。因此,對傳統的外國文學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調整教學內容體系

目前,大多文學教材採用“時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節選”的三段式套路,因其“史”和“編”的特點,長期以來在學術理念上形成了誤區:教材定位的非學術化,文學史知識的純客觀化,操作方式上的集體化。於是,教材忽視了文學自身規律和特性,重點不夠突出,缺乏創新性和學術價值。實踐證明,教學內容的選擇應反映文學發展的基本規律和時代特性:

第一,從縱向上,根據“厚今薄古”的原則調整課程內容體系。整個西方文學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中世紀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文學,17-18世紀的古典主義和啟蒙文學,19世紀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文學,20世紀的現代主義文學,以及20世紀中期出現的後現代主義文學。傳統的文學教材及教學內容往往側重於19世紀及以前的經典文學,對於20世紀尤其是20世紀中期以後的現代主義文學則無暇顧及或只是匆匆帶過。於是便形成了這樣的弊端:知識陳舊,即時性差,資訊獲取滯後於當代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動態。因此,在教學中對課堂教學內容應做適當調整,“本著詳近略遠原則,把重點從古代移到現代”,尤其是20世紀後的現代主義文學,體現文明成果的發展和知識的更新轉換,使學生了解現當代重要的研究成果、文學思潮、批評方法。

第二,從橫向上,壓縮文學史教學,開展專題教學。在以往的文學教學中,我們多采用“古代、近代、現當代”的分段式教學模式。這種文學史教學內容涉及的範圍寬,作家作品多,文學現象紛繁複雜,面面俱到,給教學增加了不少困難,容易影響教學效果。此外,基礎課程佔用的時間過長,既不利於教師的科研探索和學生的自學研討,也影響課程體系的建設。所以,在保留外國文學史教學中必要的基礎知識的同時可對其大力壓縮,並推出一系列專題選修課,比如:英美文學經典、西方文學思潮、現代主義文學、西方小說敘事研究、西方詩歌藝術研究、西方悲劇藝術研究、比較文學研究、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專題研究、西方文化概論等。這樣改革,極大豐富了本學科的教學內容,使課程體系趨於完善,尤其是為我們的研討式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有利於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鑽研和思考,完成文學的創造性閱讀和闡釋。

第三,重視文學理論在教材中的作用。文學理論是用於詮釋文字的普遍理論,原是對文學創作經驗的總結,但反過來又影響和指導創作。具有歷史重要性的文學理論學派包括有:新批評、形式主義、馬克思主義、心理分析批評、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女性主義等。學生掌握了不同的`文學理論,便有可能採用多種文學批評方法從新的角度和層面對作品進行分析和闡釋。現代文學教育正是要形成多元化的闡釋格局,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閱讀。

總之,在編訂外國文學教材時,我們應堅持“以史為經,以論為緯,以作品研究為中心”的原則,編寫出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有大學特點的外國文學教材。

二.採用主體性研討式教學模式

大學的教學任務,不僅僅是為了替學生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透過教學傳授給學生基本的學習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為此,外國文學課堂應採用“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體性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閱讀和闡釋能力。

第一,更新觀念,建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體性教學模式。依據當代詩學闡釋學思想,“作品包括文字和讀者理解兩部分,那麼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才是文字自身意義得以實現的唯一途徑”。所以文學教學應當徹底改變以往以老師講解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採用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式教學方式。

在主體性教學模式中,教師由原來的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教師在學生主動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引導”主體的作用,使教學活動具有發展學生主體性的功能。為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當堅持“精講、少講、不講”的原則,即重點、難點的地方精講;參考資料多的內容少講;簡單易解的部分不講,儘量把時間留給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這一教學模式使學生從單一的專業知識學習中解脫出來,達到“一課多能”的教學目標。學生既能掌握專業知識,提高文學鑑賞、文學批評的能力,又能在思維方法、學習態度、表達技巧等方面得到綜合訓練。

第二,提倡獨立思考、大膽創新的“沙龍式”研討。長期以來,我們的文學教學多采用單一的社會學歷史學批評方法,以是否“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作為衡量作家成敗、作品優劣的重要標準。然而一部經典作品,無論在文化容量還是美學內涵上,都是博大精深的,因此我們應注重從文化、哲學、宗教、社會心理及科學等諸多方面進行探討,透過多角度、多層面、多方法的闡釋,構建多元化的闡釋格局。“在教學中將語言的輸入和文化的匯入”,就可以使學生體會和接受不同民族文化間的生活方式、社會習俗、價值觀的空缺和不同,在沙龍式的研討中更好的實現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為此,我們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大膽探索、勇於創造。對於一個問題的認識,不給標準答案;對於不同的觀點,也不作統一結論。學生依據不同的文學理論、批評方法和個人經驗可以讀出不同的意義。比如弗吉尼亞伍爾夫的短篇小說《邱園記事》,有人說它暗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淡漠和隔膜;有人說它反映了一戰給人們帶來的悲觀和彷徨;也有人說它表現了人們對生死的不同看法;更有人分析了其中的生態主義思想。這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研討模式容易營造自由活潑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活躍敏捷的主動思維。於是,學生在各抒己見中得出了不同而又深刻的個人感受,甚至不放過作品中的一個詞一句話,文中出現的一些細節場景(花、蝸牛、機器轟鳴等),都作了細緻而深入的探討和推敲。

第三,論文寫作是課堂討論的結果。經過閱讀準備、教師引導、全員參與和互動的課堂討論,每一位學生對作家作品的把握都達到了比較全面的程度,能夠確定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提倡學生深入探索、大膽創新,啟發和引導學生查詢資料,運用新的批評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層面對作家作品進行新的解讀。透過論文寫作,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鍛鍊,成就感和滿足感自然而來,學習的積極性也就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當然,這種主體性教學模式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及時瞭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學術動態,深諳教材的同時還要熟悉學生,在討論時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有備而來。

三.結語

雅斯貝爾斯曾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指出:“所謂教育,不過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尤其是老一代對年輕一代),包括知識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範,並透過文化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教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自由地生成,並啟迪其自由天性。”我們教學改革的出發點和目的是為了培養和輸送社會所需要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合格人才,而教育所擔當的重任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更為重要的是涵養豐富健全的人格,塑造完美高尚的靈魂,使人的潛能得到極大的挖掘和拓展,使人的個性得到自由的發展和張揚。由此可見,教是為了不教,著力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精神,才能使學生終生受益。這便是我們的文學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的任務所在。

參考文獻

[1]程丹、米建榮.中日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比較研究[J].語文學刊,2013(12): 143-154.

[2]蔣承勇.世界文學史綱[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3]孫靖.高校外國文學課程教學改革之我見[J].台州學院學報,2005(2):69-72.

[4]張隆西.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評[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

[5]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M].北京:三聯書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