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健康

於心理健康的小知識

有關於心理健康的小知識

而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病,而且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這裡健康的概念就包含了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兩個方面,而在後者中還包含著良好的社會功能。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心理健康的小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國際疾病分類體系,把智力發育不全或阻滯視為一種心理障礙和變態行為。

善於協調與控制情緒,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緒穩定性好。

具有較強的意志品質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點:目的明確合理,自覺性高;善於分析情況,意志果斷;意志堅韌,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強;自制力好,既有現實目標的堅定性,又能剋制干擾目標實現的願望、動機、情緒和行為,不放縱任性。

人際關係和諧

其表現:一是樂於與人交往,既有穩定而廣泛的人際關係,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觀評價別人,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寬以待人,友好相處,樂於助人;四是交往中積極態度多於消極態度。

能動的適應和改造環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標誌是:

①人格的各個結構要素都不存在明顯缺陷與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

③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並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為;

④有相對完整統一的心理特徵。

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的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隨著自然科學的飛速發展和資訊時代的到來,我們所處的社會也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工業化、現代化、社會化、一體化程度在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時間越來越寶貴,人越來越為效益所趨使;自主的、創造性的勞動和高階的智力勞動越來越多;人們的活動範圍在不斷拓展,人與人的交往越來越多,處理微妙複雜的人際關係為每個人所不可避免;各種各樣的'競爭強度也越來越巨大,人與人之間的收入、社會地位等差異越來越顯著。

生活在這樣一個紛繁複雜和撲朔迷離的大環境裡,就要求人必須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來適應時代與社會的要求。現在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來越關注自己及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親友的心理健康狀態。

現在對心理健康的標準是這樣定義的: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瞭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八、能適度地發洩情緒和控制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健康的心理源於愛

大家都知道,儘管先天因素會對一個人未來的心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後天社會環境及教育對人心理的發展也有直接的作用,健康的心理源於愛。我們雖然不能改變孩子的遺傳基因,但是我們透過改善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環境促進孩子的健康。要想使你的孩子將來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素質,每一個父母首先要知道如何教育你的孩子。

準備養育一個健康的孩子之前,你要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要做父母就意味著責任和付出。你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你要有耐心和細心。你要放棄你過去習慣了的生活方式和享受,家長之友《健康的心理源於愛》。然而,你只要努力地做了這些,你的生活也就來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它充滿著快樂和幸福。

“愛”就是教育的開始。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對於年輕地父母來說一切是那麼新奇,當你仔細地端詳著他(她)時,當你把綿軟地嬰兒摟在懷裡時,當你對著一個似乎什麼也聽不懂的小傢伙自言自語時,教育也就開始了。請相信,你地笑容,你的溫暖,你地聲音,你地快樂、幸福地感情他(她)都能感覺的到。你只要懂得了這些,你也就會知道了憂鬱的表情,緊鎖的眉頭,大聲的吼叫,以及擔心焦慮的情感對於一個嬰兒來說是多麼的不公平。

只有接納才會有“愛”。所有人的心裡都向往著美好,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美麗、聰明、學習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裡最優秀。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只有當我們真正接納了這個事實,我們也就知道了把成人的願望強加給孩子是多麼的不合適。只有你理解了孩子,你也就有了關懷、鼓勵、積極向上的“愛”。

給孩子更多的機會讓他(她)去親自去體驗生活是最好的“愛”。從嬰兒觸控泥土到在泥地上打滾,從學齡前的過家家到小學生的社會活動,他們在體驗中會學到很多本領。給孩子過多的限制或替孩子做他們能做的事都會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樣做,我們是在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我們應鼓勵孩子去體驗一次勝過你口頭教他(她)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