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證券談創業創業板的最後一根稻草
創業板,天空才是你的盡頭嗎?
在喊了無數次創業板見頂之後,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卻一路絕塵,2015年年初至今創業板指、中小板指、上證綜指、滬深300、上證50漲幅分別為58.7%、46.6%、15.9%、14.6%和6.7%。與此同時,創業板指成份股的平均PE從年初的53.5倍升至85.5倍,創業板指PE/上證50PE從4.88倍升至7.87倍。
然而,泡沫往往在樂觀中破裂,歷史上的股災爆發前更多的是毫無徵兆。在創業板整體PE即將達到100倍的時候,即便未到曲終人散時,投資者至少需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保持一份清醒而不是沉迷於泡沫中才能全身而退。
創業板為何強
在東方證券看來,經濟資料依然疲弱、穩增長政策頻出,貨幣政策穩中有松、改革深化預期強烈,助推了改革牛的牛氣。而房地產量價回落、無風險收益率穩中趨降,催化家庭財產的再配置以及信用交易、網際網路金融等金融創新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熱度,財富效應為資本市場帶來的鉅額增量,促使股票市場大漲,而創業板更是成為資金追逐的熱點。
海通證券從機構行為角度解釋了創業板屢創新高的原因。
從新成立基金的分類統計上,也驗證了海通證券的判斷。根據基金產品介紹和比較基準的設定,海通證券將相關基金投資風格分為三類:成長投資、消費醫療、價值穩健。其中成長投資型基金的數量及規模佔比分別為46%和57%,反映大部分新成立的基金依然偏愛成長股。
此外,正在發行的53只基金中,成長投資型達到28只,佔比53%,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新基金對成長股的熱度依然不減。機構投資者在創業板上的賺錢效應驅動增量資金進一步投向創業板,推動創業板“升升不息”。
危險的徵兆
進入4月份,創業板指數一舉突破2500點大關,再次創新高。
東方證券表示,市場目前的走勢已經超出基本面研究的範疇。我們警惕風險卻難以否認市場在加速上漲,市場的走勢甚至無視利空訊息。創業板再度復活且再創新高。這個時候作為投資者應該怎麼辦?
就目前的創業板行情來看,無論是成交量,還是漲幅,仍然看不出明顯放緩的跡象,當前還不是股市泡沫破裂的時候。但要提醒的是,泡沫往往在樂觀中破裂,歷史上的股災爆發前更多的是毫無徵兆。
東方證券認為,從內部情形來看,當前的創業板估值來看,創業板整體估值近90倍,許多個股甚至超過100倍,整個創業板的市值已經接近4萬億元。創業板的漲幅已經基本超出現階段基本面,更多的是預期且這種預期已經提前半年以上。許多投資者將這輪估值比作市夢率!有夢固然好,萬一實現呢?因此,之前也一直鼓勵投資者享受泡沫下的'盛宴。
但東方證券也同時提醒,創業板在即將達到100倍估值的時候,投資者需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這個時候更多的是需要清醒而不是沉迷於泡沫中。
從外部情況來看,東方證券認為,觀察納斯達克指數具有前瞻性意義。但近期納指在5042點高位後低位震盪,特別是美國經濟低於預期後,納指也出現回撥跡象。納指的停滯不前也讓全球的投資風格短暫出現擺動,這時候的創業板至少失去進一步突破的來自外部的強推力!用許多投資者們私下術語來說,這階段很可能是加速見頂的訊號。如果缺少進一步推動力的話,創業板指數很可能掉頭向下。
最後一根稻草
什麼是壓倒創業板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經濟基本面,還是新股發行?似乎都不是。
目前股市已經基本脫離了基本面,經濟基本面只要不大幅低於預期,很難對市場帶來衝擊,更何況目前政策寬鬆預期不改。顯然,經濟基本面已經很難衝擊市場,特別是創業板。
新股發行為什麼會壓倒創業板?理論上新股上市造成市場擴容,另一層意思就是新增資金可能跟不上。但證監會公佈30家新股時市場也並未買賬。大量社會資金加緊進入股市,按目前這個節奏,未來半年裡新股上市很難壓倒創業板。
資金湧入股市主要還是因為資金目前無處可去。房地產進入歷史週期的大拐點,很難再恢復到過去。實體經濟依然困難,這個時候資金不可能大規模加大實體經濟領域的投資。理財的收益率也在下降,資金可配置的選擇似乎只有股票資產。
在東方證券看來,資金南下流入港股市場有可能是壓倒創業板,甚至是整個A股的最後一根稻草。
然而,據東方證券最近了解,許多私募機構之所以未全面參與港股交易,主要是銀行在資金額度上還未全面準備好。按照估算,要到5月中旬左右,銀行對私募機構投資港股的資金將全面對接。目前港股的價值窪地還並不意味著資金開始分流,但未來港股分流資金將是壓倒創業板,甚至是整個A股的最後一根稻草。時間上,主要是在4月底到5月中旬。
東北證券也表示,目前市場過度偏向創業板的風格不具有持續性,二季度創業板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創業板2014年四季度盈利的高增長率不具有持續性;創業板本身100倍的市盈率中長期看將形成壓力;成交過大、零和博弈、引發監管的風險也在加強;尤其重視中證500期指推出對現有盈利模式的衝擊。 還能走多遠
預測創業板何時見頂似乎是一個愚蠢的行為,因為市場的瘋狂往往會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期,但並不妨礙我們從歷史上曾經的股災來探尋這輪行情的未來。畢竟,有可供參考的謹慎怎麼都強於盲人騎瞎馬般的“勇猛”,在市場中活下來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