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海倫凱勒的讀後感
《海倫凱勒》這本書寫的是一個真實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寫海倫凱勒的讀後感,歡迎參考借鑑。
寫海倫凱勒的讀後感【一】
在88年中,她僅在生命的頭19個月中像正常人一樣享有光明和聲音,88歲,有87年是在黑暗中度過的。雖然失明失聰,但她不屈不撓,努力、刻苦學習,不但學會了讀書,學會了說話,而且還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的學業,成為人類歷史上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第一位盲啞人,並被《時代週刊》評選為“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她,就是海倫·凱勒。“十九世紀有兩個值得關注的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美國作家馬克·吐溫這樣說。
海倫的一生是一個傳奇,即使她是一個重度殘疾人,她都沒有想過放棄自己的生命,也沒有埋怨過。有海倫這樣的對待生活態度,生活中還有什麼可以稱為不幸的呢?其實,幸運與不幸運,絕對不是命中註定不可以改變的。有時,幸運可能會成為不幸,關鍵是你對待生活的態度。——生活就像一塊冰,你對她冷淡,她彙報你的必然是冷冰的;但是如果你用火一般的熱情去對待她,她就會化做溫柔的春水來報償你。
一個殘疾人竟如此堅強,而我們這些健全的人,經常因為小小的挫折而放棄,沒有海倫那種堅強的意志。這又讓我聯想到了自己。
有一次,我在院子裡騎腳踏車,急轉彎時,不小心撞在車庫門上,一下子連車帶人倒在地上,我的.膝蓋磕破了,我疼得哭了起來······現在想起這件事,我有些慚愧,當時我的膝蓋也不算疼,就為此大哭,跟海倫比起來,她堅強得多,我應該向她學習。
時隔100多年,當我們穿過悠長的時光隧道,回眸凝視這位度過了87年無光、無聲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我們不由的讚歎:生命的奇蹟究竟是如何誕生的?海倫給的答案是:“身體上的不自由中就是一種缺憾,我不敢說沒有怨天尤人或沮喪的時候,但我更明白這樣根本於事無補,因此,我總是極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腦子不要去鑽這種牛角尖。”對,海倫說的沒錯,只要抱著樂觀的心情去面對生活,生命就會產生奇蹟。來吧,讓我們懷著樂觀的心情,去面對生活,像海倫·凱勒一樣堅強,去描繪我們生命的奇蹟吧!
寫海倫凱勒的讀後感【二】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海倫·凱勒》。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名叫海倫·凱勒的小姑娘一歲半時,雙耳失聰,雙目失明。她由於不能傾訴新中的煩惱和不能喊一聲“媽媽”,所以脾氣變得暴躁起來。正在這時,沙利文老師來到了海倫身邊。沙利文老師教海倫拼單詞、摸盲文,海倫學會了基本的單詞。後來,海倫的父母送海倫進了聾啞學校,經過一年的努力,海倫終於學會了發音,和一個普通人差不多了。
讀完了這篇課文,我覺得這個看似微弱的女子,內心是多麼地堅強!她既不自暴自棄,又不嘆息自己的缺陷,而是以不斷地學習來證明殘疾人也是和普通人一樣的,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學習。當時誰能想到,一個失聰失明的弱女子,居然學會了說話,並且考上了著名的哈佛大學!
她一生寫了14部著作,其中《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她的自傳,令人感觸最深。在這本書中,她向人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展示了她是如何創造出這個奇蹟的,同時也表示出她多麼想用自己的眼睛、耳朵來感受這個世界。
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殘疾兒童們想方設法地想要讀書,而我們這些健全兒童們卻想方設法地躲避讀書。
寫海倫凱勒的讀後感【三】
她,是一位平凡的女性,但卻為幾千萬殘疾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她,是一位又盲又聾的殘疾人,但卻取得了哈佛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她,雖然眼前一片黑暗,但心裡卻是無限光明;她,與拿破崙並稱,但是,她的影響卻遠遠超出拿破崙;她,就是美國著名女作家、慈善家———海倫·凱勒!
海倫出生於美國的一個小鎮,她出生時天真可愛,但是卻在一場大病中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她就這樣生活在一個黑暗而寂靜的世界裡。7歲時,父母給海倫請來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教師——安妮·沙莉文。在莎莉文的幫助下,海倫終於學會了手語,這段期間,海倫努力學習,刻苦奮鬥,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拉德克里夫學院,而且還獲得了哈佛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哈佛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對於一般人來講都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然而卻在一個殘疾人身上實現了!海倫用自己艱苦奮鬥證明了什麼叫“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海倫把自己的大半生投入到了慈善事業。她走遍了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聾啞人學校募集資金;她還呼籲各地人民愛護身體;她不顧一切到世界各地去演講……她終生致力於殘疾人事業,很快傳遍了世界。我們不能不說海倫確實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海倫雖然是盲聾人,一生只能生活在黑暗與寂靜中,但是她的內心卻充滿了陽光,她不相信宿命,所以終於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海倫用事實證明了“人一定要靠自己”這個真理,她用努力為自己創造了一片多姿多彩的天空。讓我們以海倫為榜樣,共同學習她的堅強、勇敢、自信、善良,讓我們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