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成長讀後感隨筆作文
《完整的成長》告訴我們,迷惑於現在,不如在童年尋找答案。以下是“完整的成長讀後感”,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篇一:《完整的成長》讀後感】
昨天晚上,我終於讀完了孫瑞雪老師的《完整的成長》。這次這本呢書讀得這麼慢,跟開學了、工作比較忙、晚上不願動有關係,但我覺得更多的是這本書實在讓我沒有多大的動力去讀。
當然我這樣講,並不是說這本書不值得一看。這是一本有點像散文的書,當你認可了蒙氏教育理念,就會覺得這是一本閒來無事讀來消遣的書。書中對於蒙氏的理念講得很模糊,很理想化,甚至是有點誇張。至少對於我現在的理解程度,我認為有點誇張。不過我也想再多說一句:或許再過一段時間,我也會不覺得有多麼誇張。因為曾經我也以為蒙氏的理論很誇張,直到我看到那一段日本的蒙氏幼兒園的錄影。有點扯遠了。即便我無法理解這種散文式的理論,但我仍然認為這本書值得一看。這是因為,這本書給讀者提供了大量的兒童行為的例子,關鍵是還與理論講解相結合。更加清晰明瞭。
這是我隨意擷取的關於一個孩子的兩個例子。一個是他八歲時,因為邏輯讓老師抓狂的對話過程。面對這樣一個孩子,我會覺得他的人生樂趣在哪裡呢?可是看完他在四歲時的那個例子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孩子是他父親教育的正常結果。
這本書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這樣的例子中,我們會發現自己原來對自己的孩子犯過這樣的錯誤。或許對於目前的我而言,這就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吧。
【篇二:讀《完整的成長》讀後感】
兒童的成長應該是完整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幼兒的成長卻是不完整的,如何使幼兒做到完整的成長,這需要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那我們運用正確的方法。而這本書,透過大量的例子來告訴我們如何使一個兒童從出生到成年完整的發展給了我很大的啟迪和思考。
情緒在兒童完整發展中是個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要理解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情緒;我們要接納孩子,就要接納孩子的情緒;我們愛孩子,就要包容他的情緒。
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難免會有害怕的情緒,最直接的反應便是哭,孩子為什麼哭呢?是因為這時的她心裡有種強烈的不安感這種不安是他感到很難過,這時候老師應該瞭解幼兒心理的情緒,才會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
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更多自主的機會,提供更多自主的空間,讓他們盡情展示,盡情創造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從出生開始,就是自己身體的主人,自己情緒的主人,自己感覺的主人,自己心理的主人,自己認知的主人,自己精神的主人,才能真正完整的成長。
【篇三:《完整的成長》讀後感作文】
利用假期時間,把孩子從他姥姥家接回來,自己照看了幾天,同時也細細品讀了孫瑞雪的《完整的成長》這本書,對照自己的孩子,感悟頗多……
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體會到了一個孩子看世界的視角,有了一個奇妙的經歷,每時每刻每頁,都有新的驚喜,原來孩子的世界是這樣。
總感覺自己的孩子身上有一種力量,讓他一會兒也閒不下來,只要是醒著,就不停地爬呀~找呀,站起來,坐下來,再爬~再找……一直到困了,餓了,才嚎出不耐煩的叫聲,來表達他的不滿。看了書中一個小例子,我會心的笑了,原來天下的孩子都一樣呀。例子是這樣的:
有一次一個長輩問我:“你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實驗,模仿一個4歲孩子一天的活動,他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他接著說,“我做了,但我模仿的時間都沒有超過一個早晨。他彎腰我就彎腰……他蹲下我就蹲下……他跑多遠我就跑多遠……最後我累得都不能動彈了,但他什麼事都沒有,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
原來,兒童在開始發現自己的身體,探索、開發自己的身體的時候,也和成人一樣著迷,也會充滿挑戰和探險精神。當身體的一種功能被喚醒,兒童就會盡情地重複使用,反覆練習,一直到他自己困了累了,才會躺下。
同時,兒童的生命特質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對於兒童,身體就是認知、是感覺、是情緒、是心理、是精神,他們是一體的,並透過身體的活動來體現渾然一體……當兒童在做某種身體活動時,他不僅在發現和探索身體,也在用身體的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感覺、心理、認知和精神。
在教育和成長的歷程中,我們必須從對生命的真正瞭解開始,這也許會使我們更驚喜地發現兒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