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

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無窮的智慧,中國傳統文化讓我們更加堅定一顆對父母的孝心,對師長,對朋友的恭敬之心。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歡迎欣賞。

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範文1:

首先非常感謝公司給予了我這次培訓的機會,也感謝南京居美馨的各位老師、學長,蘇園的霍總及其他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因為大家的支援與配合,讓傳統文化的培訓首次在蘇園拉開了序幕,並圓滿地告一段落。

在為期五天的培訓過程中,我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也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知識,這些都不是在學校的課堂上所能學到的,學習涉及到的面較為廣泛,有蔡禮旭老師的《家和萬事興》、《百事孝為先》,周永杉老師的《新世紀健康飲食》,劉芳老師的《生為女人如何經營好幸福美滿的家庭和事業》等精典課程。另外還分享了大片《暖春》,這些課程圍繞的主題都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以此來提醒教導我們在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要平等博愛,並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之後如有多餘時間和精力再兼顧其他有益的學問。

弟子規中提到,“百事孝為先”,教導我們要行孝,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們賦予了我們新的生命,他們辛勤哺育了我們,讓我們長大成人,就像老師所講的,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最基本的孝敬之心也沒有了,那麼他又如何會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朋友、同事呢?看到父母鬢髻銀髮時,想想他們一生為家庭,為社會付出了青春與勞力,此刻,正是兒女回饋孝敬之時,哪怕只是輕輕的一聲問候與關懷,都是父母最大的歡喜與欣慰,若能在茶餘飯後,讓兒孫圍膝他們左右,那又將是他們最難得的天倫之樂。我很慚愧,因為我覺得自己做得不是很好,特別是自己心情不好時,還會對家人發發小脾氣,但家人都用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自己,沒有過多的斥責與報復舉措,同樣會時時刻刻地關心呵護著我們。也許行為更能勝過千言萬語,家人用行動告訴我,“暴躁不能解決問題,不會控制情緒的人,無法經營好自己的未來。”我的媽媽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很樸實、勤儉,也很善良,但對我和妹妹方面卻比對待自己要大方得多。每當過年過節時,或者平時做新衣服,有什麼好吃的時候,都是我和妹妹各持一份,不會偏向於任何一方,對母親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聽外婆說,我媽媽因為我和妹妹曾受了很多委屈,但即使我和妹妹長大成人了,她也從不放在嘴上說,總是埋藏在心裡,媽媽只希望我們能夠和她分享快樂,不想因為一些不開心的事,讓我們也跟著受影響。媽媽為了我曾經被鐵釘扎傷過。

記得那年我二十歲,因為家庭方面的需要,我到了福州的表哥家長住過一段時間,那也是第一次離開家,離開媽媽,也許是因為血溶於水的親情,也許是因為長期的思念,媽媽讓妹妹寄住在小姨家,與姑媽一起來到福州看望我,出於姑媽的好意,經與表哥商量後,讓我媽在表哥的食堂內幫忙,雖然也付工資,但說實話,我媽做事責任心很強,就把那當作自己的事情一樣努力,每天起早貪黑,不辭辛苦地幹著,一天凌晨兩三點的樣子,媽媽做早飯的時候,不小心被灶堂口木柴上的鐵釘給紮了,據現場工作人員講,當時流了很多鮮血,但還是忍住疼痛,還不停地說“沒事,小傷”。如果不是那些好心人的幫助,我媽也不一定會去打疫苗針,如真是那樣,結果將不堪設想。當我聽到這個訊息時,我哭了,那種感覺很酸楚。隨著時間的流逝,媽媽的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胃藥、感冒藥、消炎藥等不停地交替服用著,今年又患上了醫學界被稱為的“富貴病”,也稱“消渴病”。那種病如果控制不好,結果會很嚴重,會失眠、腦中風、心腦血管病、有的還要截肢等,真可怕,而且現在得這種病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所以這需要我們平時就要合理的控制飲食,保持適當的運動,擁有一份愉悅的心情來加以預防。但媽媽卻還是堅持每天起早貪黑地騎單車去單位上班,單程約五十分鐘左右,風雨無阻。我和妹妹看到媽媽疲憊的身影時,勸阻媽媽休息下來,不要去上班了,每個月由我們補貼生活費,但媽媽卻說“我已習慣了,上班可以充實生活,沒關係的。”接下來也不會說太多解釋類的言語,但我和妹妹能夠深刻體會到媽媽的'別有用心,是不想給我們太大的負擔與壓力。

除此之外,媽媽看到家裡水果不多了,會經常買些蘋果、桔子、香蕉類的水果。瞭解糖尿病症狀的人,應該知道,他們這類人群是不可以吃帶有甜份的水果的,會影響血糖的升高。但媽媽這麼做的動機是什麼呢, 難道真是為了解饞嗎?如果真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之前,聽說蘋果能減肥,桔子能補充維C,香蕉能觸進腸胃蠕動,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所以平時,我會吃得多一點。這些小小的細節,全都被媽媽看在眼裡,記在了心裡,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這些孩子啊。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而我又為他們做了些什麼呢?與媽媽在一起,真覺得自己太渺小了。幸虧遇到了中國傳統文化,鞭策提醒了我,我會堅持學習弟子規,並將一言一行落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有句話說得好,我們不在於擁有了多少,而在於我們珍惜了多少,不要等到失去機會時,再去珍惜,那就為時過晚了。

幸福的家庭演繹著同樣的一個故事,而不幸的家庭卻演繹著一個個不同的故事。如何經營好幸福美滿的家庭,貴在一個“和”字。所謂“家和萬事興”。同樣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懂,但真正能夠深刻體會,並付諸於行動的人卻較少。培訓過後,容易犯的一個課後綜合症就是:上課激動,想想感動,回去後一動不動。在一個家庭中,我們扮演著一個個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都體現出一種道德規範。平時經常聽到一些朋友說自己的丈夫、婆婆或者其他人怎麼怎麼的不好,難道我們自己就沒有一點過錯嗎?夫妻之間相處,總有一個磨合期,這需要我們用包容、寬恕、謙讓、忍讓、禮讓、仁愛去經營。如果總以為自己做得好的人,往往是隻看到對方缺點的人,那關係又怎麼能處好呢?透過傳統文化的學習,我不但認識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還有幸於知道了一些為人處世方面的藝術性。發生問題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解決處理,那才是問題的根本與關鍵。與朋友相處也是如此,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對待於你。也許不能立即得到回報,但相信,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因為努力,所以回報。當別人對我們不好時,是否也曾想過我也曾欺負、刻薄於人,同樣的道理,在面對委屈、受侮之時,只有能完全放下怨恨的人,才能從中體悟出寬恕、包容的偉大。

健康是革命的本錢。也是家庭事業的基礎,沒有了健康,一切皆為零。正如周永杉老師所說的“錢能夠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現在的疑難雜症卻越來越多,這和我們的健康飲食密切相關。比較慶幸,一直以來我都是以素食為主,但偶爾也吃些小葷,所以戒葷食素,對我的困難會小些,我會努力的,並且有一種讓素食從我家起航的想法。很多人都擔心吃素會導致營養不良,特別是對待一些特殊人群,但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這恰恰相反,反而堅持吃素的人更容易擁有健康,據一些資料顯示長壽者均是吃素者。身邊有很多案例,原來飲食雜亂的人,各種指標都不合格,且體重也超標,但透過堅持吃素,這些症狀都沒了,變得更健康了。我自己也深有感觸,平時小毛小病不多,且很多人都說我面板很好,由於工作的需要,以前,包括現在經常要在外風吹日曬,羨慕之時,並詢問我是怎麼保養面板的,其實我也沒刻意地去美容院做護理,和一些人一樣,也只是用些適合自己的化妝品而已。我想也許是因為我吃素的原因吧,不過保持一顆愉悅的心態也很重要哦。所以吃素不再是一種宗教行為,而是一種超越,一種高尚生活的表現。

要談的感受不是僅侷限於一些文字篇幅的表達,更重要的是付諸於行動,《弟子規》、《中國傳統方化》將成為我人生的一堂必修課,相信精典就是生活。並且會把這份享受帶給我的家人、朋友們,也讓他們也一起學習精典。只要人人心中充滿愛,哪個人不可愛?就讓我們一起把愛傳出去。

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範文2:

中國傳統文化,對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聽了專家們的真誠講座後,在座的老師都留下了感動的眼淚。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無窮的智慧,中國傳統文化讓我們更加堅定一顆對父母的孝心,對師長,對朋友的恭敬之心。聽完講座,我的心裡是沉甸甸的感覺,心靈得到了深深的淨化。

對照弟子規,自己身上太多的缺點,很多都沒做到過,沒有想到過。回來後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反思自己的過錯。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知恩圖報,尊老愛幼,待人誠懇……這些優良的傳統從古至今都為人所熟知,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於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

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著更多的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我在細細品讀《弟子規》的同時,也帶走了我心靈上的塵埃。

我想起了曾經有人說過這樣的話:若你----

播下思想的種子,便收穫文字;

播下文字的種子,便收穫行為;

播下行為的種子,便收穫習慣;

播下習慣的種子,便收穫人格;

播下人格的種子,便收穫命運。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回想起來,我真的很幸運,有幸學到傳統文化。曾經的有恃無恐、狂妄等等阻礙人生路上的絆腳石。在沒有學習弟子規之前,萬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責任。

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對於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我知道人要有著豁達心胸才可以寧靜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塵世的浮華與虛無,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揚;但它更需要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體悟。我們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規範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只有運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髓。

學習傳統文化不是就學一堂課、就看一本書後就回去激動幾天以後就淡忘了,必須持續學習並從小事做起,找到在生活中踐行傳統文化的切入點,才能持之以恆,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