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通訊工程認識實習報告
通訊工程認識實習報告
學院: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
姓名:
班級:通訊1003
學號:
作為學習通訊工程專業的學生,瞭解通訊基礎知識,掌握通訊專業的學習方法,明白通訊行業最前沿的科技知識,是關係到自己前途,關係到自己人生價值能否實現的人生大事。透過這兩天的認識實習,我們從感性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對我們將來的學習和研究方向的確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透過這次參觀實習豐富了本人的理論知識,增強了本人觀察能力,開闊了視野,並使我對以後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認識,真是讓我收穫頗多。現將本次實習就參觀實習內容、實習收穫、以及未來自己努力的方向等作以總結。
1數字行動通訊
數字通訊包括gsm、cdma等。
gsm--gprs--edge--wcdma。在制式上則有分時多重進接(tdma)(如歐洲的gsm系統)和分碼多重進接(cdma)兩種。二者均能夠實現高速分組的3g資料業務,但從空中通道調製、核心接入網路和終端使用者等多個方面比較,兩者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區別。
gsm是世界上
標再定規範然後研製裝置。這樣就可以按最完善的方式設定未來通訊網要求的系統和裝置。sdh是國際電信聯盟ccitt於1988年正式推薦的,並稱為同步數字體系。sdh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標準,它不僅適用於光纖通訊,原則上也適用於微波和衛星通訊。被譽為”光纖通訊之父“的高錕(英籍華人),在光電話的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減少介質雜質方面,馬瑞,卡譜隆,凱克在1070年將噪音減少到20分貝/千米,更令人興奮的是在解決光電話產生的'2個根本問題上發明了能夠產生理想光源的半導體鐳射器。1974年光雜質噪音減至1分貝/千米。1979年降低到0。2分貝/千米。1977年美國芝加哥和聖塔磨尼卡之間首次建成商用光纖通訊系統,頭髮絲粗細的玻璃絲能同時開通8000路電話。到1990年光纖通訊的發展取得重大進展:1由多模光纖過度到單模(只傳一種模式,沒有色散,傳輸的頻頻寬,能載送的資訊量比多模光纖大的多)2由短波長(0。85微米)過度到長波長(1。31微米)。90年代光纖傳輸的的速率達10000兆位元/秒。相當於1/10的頭髮絲的光纖裡可以同時開通1250000部電話。光通訊每隔幾十千米,增設一個“再生中繼器”(光——電——光)以增大傳輸的訊號,1985年“摻洱光纖放大器”誕生。光瓠子通訊:使光脈衝變寬,變窄的兩種效應相互抵消,就成了一個保持不變的光瓠子。我國光纖的發展:1977年
津建立多模光纖通訊。1986年動態單縱模鐳射器誕生。
光纖通訊的原理是:在傳送端首先要把傳送的資訊(如話音)變成電訊號,然後調製到鐳射器發出的鐳射束上,使光的強度隨電訊號的幅度(頻率)變化而變化,並透過光纖傳送出去;在接收端,檢測器收到光訊號後把它變換成電訊號,經解調後恢復原資訊. 光纖通訊是現代通訊網的主要傳輸手段,它的發展歷史只有一二十年,已經歷三代:短波長多模光纖、長波長多模光纖和長波長單模光纖.採用光纖通訊是通訊史上的重大變革,美、日、英、法等20多個國家已宣佈不再建設電纜通訊線路,而致力於發展光纖通訊.中國光纖通訊已進入實用階段.
光纖通訊就是利用光波作為載波來傳送資訊,而以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實現資訊傳輸,達到通訊目的的一種最新通訊技術。
通訊的發展過程是以不斷提高載波頻率來擴大通訊容量的過程,光頻作為載頻已達通訊載波的上限,因為光是一種頻率極高的電磁波 ,因此用光作為載波進行通訊容量極大,是過去通訊方式的千百倍,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光通訊是人們早就追求的目標,也是通訊發展的必然方向。
光纖通訊與以往的電氣通訊相比,主要區別在於有很多優點:它傳輸頻頻寬、通訊容量大;傳輸損耗低、中繼距離長;線徑細、重量輕,原料為石英,節省金屬材料,有利於資源合理使用;絕緣、抗電磁干擾效能強;還具有抗腐蝕能力強、抗輻射能力強、可繞性好、無電火花、洩露小、保密性強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