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實訓實習報告
測量實訓實習報告篇一
6月20日我們正式開始了為期一週的“工程測量實習”,在此之前,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首先,說明了測量任務和測量的實際意義及重要性,我們跟隨老師來到測區地點,依次看了學校的七個控制點,在老師的講解中我們知道了測區是我們學院校區,雖然測區比較大,基本上是我們整個學校,測繪圖也是我們整個學校的平面圖。在這個已經是夏天的時節,天氣非常熱,但我們還是安安心心的測量,抓緊時間實習,為了儘快完成任務,我們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儘管很累,很辛苦,可我們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同時我們也在實習中感覺到了充實,
在此之前,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工地上進行實地勘察,但那畢竟是理論的,實際操作對我們來說還是模糊的,所以,這次實習就是對我們整個學期以來本科目的一次大檢驗。我們把這次實習當做我們以後工作的一次磨練,把我們學到的知識與實際聯絡起來,從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彌補我們的缺陷。
測量是一項務實求真的工作,半點馬虎都不行,我們在測量實習中必須保持資料的原始性,這也是很重要的。為了確保計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我們得反覆校核對各個測點的資料是否正確。我們在測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錯誤,比如讀數不夠準確,氣泡沒居中等等,都會引起一些誤差。因此,我們在測量中內業計算和測量同時進行,這樣就可以及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同時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測量也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透過測量學的學習和實習,在我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測量學的輪廓。測量學內容主要包括測定和測設兩個部分,要完成的任務在宏觀上是進行精密控制,從微觀方面講,測量學的任務為按照要求測繪各種比例尺地形圖;為哥哥領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務,建立工程控制網,輔助裝置安裝,檢測建築物變形的任務以及工程竣工服務等。而這一任務是所有測量學的三個基本元素的測量實現的: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程測量。
在這次實習中,我們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同時也認識到小組團結的重要性以及測量的步驟。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光學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的方法;其次,在對資料的檢查和校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方面:儀器誤差、外界影響誤差(如溫度、大氣折射等)、觀測誤差。瞭解如何避免測量結果誤差,最大限度的就是減少誤差的出現,即要做到: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3、透過各種處理資料的數學方法如:多次測量取平均數等來減少誤差。除此之外,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帶區域性”、“先控制後碎步”、“由高階到低階”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透過工程實踐,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和碎步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一週多以來,我們都堅守在自己的“陣地”,觀測、記錄、計算、描點......我們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務。在測量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和疑難: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同時並菲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時間浪費,而且會因點多而產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全站儀測量的過程中,氣泡的居中也會產生誤差,十字絲的對準的等
(3)計算問題。計算必須兩個人來完成,一個初步計算,一個校核。在此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但我們不斷的重複檢驗中算出了正確的資料,儘量的減少了誤差的出現。
這次實習,我們學到很多的東西。讓我更好的掌握了測量的基本功和測量的一些要素,同時也促進了與同學間的交往,使我懂得了團結互助的重要性以及儀器使用的正確方法等很多知識。
測量實訓實習報告篇二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測量實習是測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使學生鞏固、擴大和加深從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獲得實際測量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進一步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會認識地形圖,能夠根據給定的地形圖在實際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並在實習的過程中增強其獨立工作與團隊協作意識,為今後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有關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透過本次實習應達到如下要求:
1. 掌握經緯儀、視距尺等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
2. 掌握地形測圖的基本方法,能夠具有初步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
3. 能夠根據給定的地形圖在實際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
4. 各小組分工明確、透過合作完成測量任務,增強獨立工作能力與團隊協作意識。
二、實習任務及內容:
(一)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1.測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龍泉山地球科學學院011081班測繪區域
2.任務:透過3天的地形圖測繪實習,每小組要取得200個左右的測點資料,並根據得到的資料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 m 的20 cm*20 cm的地形圖。
3.內容:
(1)校正儀器(經緯儀),工具及用品的準備(包括測量記錄計算手簿、2H繪圖鉛筆、三稜尺、半圓儀、圖板、膠帶等基本物品);
(2)按照使測繪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則,根據測區位置,在圖板上佈設控制點;
(3)過程:
為期3天的測繪實習是在江夏區的龍泉山進行。這裡的山算不得山,站在這山測那山,高差不過幾米,地形圖居然可以用等高距為2米的等高線來描繪。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種--枯草、高矮不同的樹和最難纏的荊棘。對於我們的測繪而言,草是極具積極作用的,它們可以為我們的休息提供軟墊。而樹具有極強的阻擋視線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這裡的手機訊號也受到樹兒們的強烈阻擋,以致於山間迴盪著彼此聲嘶力竭的呼喊。至於萬人的荊棘,它不僅刮壞了弟兄們的衣服褲子,劃傷了同志們的手,還嚴重阻擋我們前進的道路。
控制點是已知高程(海拔)的點,我們需要在這些控制點上架設經緯儀,以它們為基準來測它與其他位置點的高差,進而推算位置點的高程(海拔)。因為控制點的個數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點更是稀少,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搶佔有利控制點的意識與衝動。只有如此,我們的測繪才會更加高效。實習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搶佔有利控制點上做了充分準備。
第一天,大家都沒有一點經驗。到達指定區域後,各組殺向各方,去尋找前一日展在圖上的控制點。不論是基地班、地質一班還是地質二班,絕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尋找控制點,而基地班的點對於我們是沒有意義的。我延著似乎有人走過的小路獨自前行。在路邊發現了“地大I17”,短暫的興奮後,我繼續前行,I17並不是我們要找的點。走了大約80米,“地大I15”的樁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樣不是我的目標。旁邊的山上似乎有片草叢,那裡或許有控制點吧。看了看周邊,還沒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決定上山。拿著圖板,穿過了一片荊棘,累得滿頭大汗,終於到了山頂。這裡果然有點,“地大I05”,這不是我們的點。又一次抬頭時,我已經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斷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時的'路了。沒路了怎麼辦,開路唄。戴好手套後,我用20分鐘開了一條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這樣找到的,它在I15對面的山坡上。估計這座山上還會有控制點,我就爬了上去。這時的我已有些疲憊。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叢裡的一塊大石頭吸引了我。經過一番與荊棘的鬥爭,我到了那個地方。這裡果然有控制點,“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們6組展在圖上的點。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連召集全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難。在幾乎喊啞了大家的嗓子後,我們7個人總算湊齊了。對前一段的尋點做了短暫總結,我們決定在控制點旁邊架設支點,代替控制點。實際證明,這是多麼英名而偉大的決定啊!這次會議成為了6組測繪全程的轉折。一切就緒後,已經10點多了,離當日結束測繪時間還有2個半小時。經過我組同志的全力奮戰,我們後來居上,當日測得50個點,為後兩日測繪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我組對困難預計不足,導致全組成員在當日的實習中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找控制點上。當日測繪工作結束後,我們6組成員聚在一起交流了經驗,並對第二天的測量做了更加具體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勵,要在後兩日的測繪工作中發揚今天我組在找控制點的過程中表現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質量地完成測繪任務。
12月17日早,大家吃過飯後坐中國地質大學校車又一次前往龍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經變得熟悉,大家都沒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著圖板和記錄本為即將開始的工作做著積極的準備。40分鐘後,我們到達龍泉山。一下車,我們測量6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隨大部隊,直接前往我們的控制點--“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兩個山之間的鞍部,周圍高樹較多,短暫地商量後,我們果斷地放棄了它,決定在其附近視野更加開闊地地方建立支點I06-1。將經緯儀對中整平、消除視差後,我組的測繪工作正式開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狀態。負責選點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國同學先是圍繞著I06-1樹立視距尺。我讀取的資料經檢驗出現多次出現“零誤差”。負責計算的辛悅和孫軍同學也加快了步伐,一組組資料很快傳遞給負責繪圖的江曉斌和劉超同學手裡。整個小組緊張而忙碌。I06-1的支點位置之優越,視野之開闊很快得到驗證。我們在這裡所能測到的最遠的點就是011081班測繪區域的邊緣。在中午補給的時間,組長召集全組交流上午工作經驗,負責各項工作的組員都提出了相應建議,決定接下來先繼續在I06-1進行測繪,結合上午描出的圖上點的位置,在測區邊緣進行補點,然後轉到“地大I16”控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