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科學填報高考志願攻略

科學填報高考志願攻略

這兩天,部分省市高三學生開始正式填報高考志願。從全國來看,目前有的是考前報志願,有的是考後報,還有的是知道考分後再報。雖然進度不同,但如何填報一個適合自己、滿意度高而最終又能獲得成功的志願,已經成為壓在考生和家長心上的一塊石頭。那麼,如何填報出一個好志願呢?專家認為,科學填報是關鍵。

相關政策早知道

政策是方向。作為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之前首先要了解今年高考招生在政策上有哪些新變化。

記者從教育部瞭解到,根據日前釋出的《2XXX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簡稱《規定》),2XXX年高招政策至少有五大變化——

一是民辦高校招生章程須備案。《規定》特別強調不僅是普通高校,還有民辦高等學校的招生章程及廣告,必須經高等學校的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招生政策規定進行稽核備案,並要求招生章程在5月1日前向社會及考生公佈;

二是綜合評價第一次進入電子檔案。《規定》增加了有高中新課程畢業生的實驗省區要提供應屆高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資訊這一項要求;

三是明確“依法受過處罰的考生”,凡受過刑事處罰、治安管理行政處罰或違紀處分的考生,要提供所犯錯誤的事實、處理意見和本人對錯誤的認識及改正錯誤的現實表現等翔實材料,並對其真實性負責;

四是中外合作辦學不再單獨錄取。《規定》要求:“高等學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應與本校在同一地區招生的其他專業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

五是本科錄取在7月底結束。《規定》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應於7月10日至15日開始。本科錄取應在7月31日之前結束,高職(專科)錄取應在8月20日之前結束。

另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還有一些自己的招生政策,如北京今年高考考生可4次補報志願,這些都需要提前瞭解,做到有備無患。同樣,各招生院校會有一些新的招生政策,也要密切關注。

量身填報很重要

“我的'小孩能考×××分,該報什麼學校?”這是招生諮詢會上,家長們問得最多的問題,而在多年參加招生工作的一些專家看來,這是最讓人難以回答的問題。

“孩子喜歡學什麼?能學什麼?適合學什麼?這些家長應該跟孩子商量,從而確定大概的方向。”連續20年參與北京大學招生工作的孫東東教授有著這樣的經驗。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根據考生的身體狀況、高考總分、相關科目成績、興趣特長、志向抱負等,量體裁衣,量身而定,是科學填報的基礎。

首先,要了解考生的身體狀況。學生身體有無殘疾,眼睛近不近視、身高多少、有沒有傳染病等,都要提前有所瞭解。在檢查孩子身體狀況時,要對照一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最好是提前一年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儘量不要因身體原因而影響錄取。身體有殘疾的考生,一定要根據殘疾程度,迴避受限專業。

其次,對考生的實力要有一個準確的把握,擺好自己的位置,科學填報——

如果某考生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在學校乃至省市都處於前列,高考成績在省內能達上等,那麼填志願時所有學校和專業都在其挑選之列;

如果某考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尚可,平常學習成績處於中等水平,高考成績雖能達到普通本科分數線,但到不了重點線以上,那麼適合該考生的學校志願是普通本科院校,重點學校不適合該考生,可免予考慮;

如果某考生平時學習成績平平,估計高考成績在本科線附近,那麼他選擇志願的學校就大受限制,重點名牌大學和省級重點院校都不合適,志願填好了可以上普通的本科院校、普通的專業。

第三,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與志向。家長要與孩子充分溝通,探討孩子的興趣點和志向所在。這對考生填報志願、選擇學校和專業非常重要。志向、理想是激發人們奮發努力的動力之一,也是事業成功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不過也要注意,一個人感興趣的東西未必適合他去從事。所以選擇專業時,要明確進入大學後學什麼,畢業後幹什麼,是否適合自己的能力。同時,還要把自己的志向和願望同社會需求結合起來,把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避免脫離實際。

關鍵幾點要把握

在填報志願時,還有一些關鍵點要準確把握。

首先要調查研究,縱橫對比,分析考取某一院校的可能性。四川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李蓉軍向記者介紹了這樣的經驗:考生先要了解所報考院校近3年在當地的錄取分數線,確定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錄取的大致分數範圍;然後要了解考生所在學校近3年高考達到所報考院校調檔線(或考取)的人數,大致確定本人就讀中學的水平。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再考慮本人所處的競爭地位,即考生在班級、學校、地區所處的學習水平,高中階段歷次重大考試的成績、名次及發展趨勢,特別是地區模擬考試及預選考試的名次,這是本人競爭實力的重要標誌。對於高考後根據估分成績或出分成績填報志願的考生,自己高考成績的相對位置至關重要,更需要認真調查分析。

其次要科學合理地選報專業志願。李蓉軍介紹說,考生報考的專業志願是高校錄取的依據,因此在選擇專業志願時應當認真、慎重。首先對該專業的學科內容、研究現狀、發展趨勢、在國內同專業中的地位、有無博士和碩士點以及就業情況等有所瞭解;其次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特長來選報。若考生第一專業志願是屬“熱門”專業,第二、三專業志願應選擇“非熱門”專業,一般來說,最後一個專業都應該選擇如果高考發揮欠佳的情況下可以“保底”的專業,這樣的志願從考分要求上由高到低拉開檔次,形成合理的“梯度”,對考生的錄取有利。李蓉軍還特別強調每個考生都應慎重對待“是否服從調配”的填寫,必須明確表態,不可含糊不清,也不可空著此欄不填。凡“空白”者,計算機均作為“不服從調配”處理。

第三,要理智對待“冷門熱門”、“大年小年”。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通訊、經濟、法律、新聞等專業一直是考生報考的熱點。近年來,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和人們對學科認識的改變,一些基礎學科,如物理、數學、歷史、中文等越來越受到考生的青睞。但是,在填報專業時,切忌一味求熱,而要結合考生的學科特長、專業愛好、學習興趣以及考生自身的條件、性格等諸方面來考慮,否則,學生進校後,學非所願,缺乏動力,勉強就讀,對其今後的發展非常不利。另外,從報考成功的角度看,如果考生特別愛好某個專業,而所考的分數又上不了好學校的這個專業,這時就要考慮稍差一點的學校;如果是特別嚮往某個院校,在專業選擇時就要做出一定讓步。

所謂“大年小年”,是指每所高校錄取分數可能一年高一年低。對此,一些專家指出,報考志願時可以參考利用“大小年”,但“大小年”現象只能視做是一種人為造成的現象,並不絕對。所以,有實力的人可以賭一把,但沒實力的人則不建議依賴於該現象。

第四,對於家庭經濟不富裕或是困難的考生,所報考院校的助學條件,包括收費標準,獎、貸學金髮放辦法,勤工助學措施,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