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錄

馬未都經典語錄

馬未都經典語錄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語錄都很熟悉吧,語錄具有語言簡潔樸素、生動形象、明白易懂的特點。那什麼樣的語錄才算得上是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馬未都經典語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這好事也得往名人身上賴,當然了這壞事也得往名人身上賴。

2、你跑得再快也沒有用,前面是一個井!

3、說蘇軾在院子裡乘涼的時候,首先,古代沒有電視,要是有電視也不出去了,就在屋裡看電視劇了,看百家講壇了!我們現在也可以有這樣的生活,出去讓蚊子咬的全是包

4、馬老師說他買了個桌子12000美金,和賣方倒兩杯酒,咱倆一人一杯,咱倆這生意就算做成了,現在我告訴你,我是花60塊錢買的!

5、我們的民族一定要到最後時刻,才會爆發出超常的力量。

6、人的壽數是以生命的形式體現的,生卒兩個時間是人的壽數。中國古人尊重生命的開始,遂將年齡加上懷胎十月的一個虛數,就是我們常說的虛歲,其實虛歲不虛,實實在在的一個生命。

7、今天我們漸漸知道人定勝天的侷限,這個侷限有兩個座標,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空間。在時間前,我們的勝利是短暫的一瞬;在空間面前,我們的勝利是渺小的一點,知道這些,就感嘆天之偉大,人的願望可笑。

8、我們讀古書,常常困難重重,障礙多多。這不是古人笨拙,而是今人無知,歷史的長河中,文明在篩選中淘汰,多數消亡,少數滯留;這滯留下的包括抽象符號組成的書,後人的`任務是將書再度翻譯,重現歷史真實,審視文明。

9、年輕的時候"伏案急書"——不是睡著了就是寫檢查呢、

10、這個椅子沒想到今天毀他手裡了。

11、馬先生,我那椅子現在特新。

12、牌桌,四面有抽屜,把準備輸的錢都放到裡頭

13、說屏風的時候,晚上一伸懶腰,給捅地上去了

14、到門口一人發一小紙條上面寫著“此塔是紫檀的”

15、我估計現在能買個電視廠我估計。

16、奧迪的車標抄的是我們明朝的床的圖案。

17、你看著女孩挺漂亮,但是脾氣大。追,追到家,天天摔鍋砸碗,你受不了!

18、據說人類開始進入讀圖時代,這是非常可怕的行為,會讓人類進步的腳步就此終止,甚至倒退。人類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自身看不見自身的困境,如同我們自生到死,從哪一天走下坡路的,誰也不知。

19、當你在一人獨處時,手捧一本心愛的書,所獲得的樂趣無法用語言描繪。

20、書本身是知識的載體,當知識攀上高枝,依賴網路或其它能更好地生存時,書作為文物,會像竹簡一樣載入史冊。

21、一個人在學校學習的知識百分之八十終生用不上,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在學校孜孜不倦地學習呢?我們實際上一直在學習一種學習的方法。

22、你今天所處的社會不是專門為你一個人設計的,除了你爹媽,頂多還有個物件,沒有人哄著你玩,把你舉上天。凡是舉你的人,一定懷有不良動機,而這類人更不易相處,人心叵測。

23、對於茶,解渴解暑解乏解膩是第一位的,解憂解悶銀愁解悟是第二位的,但第二比第一享受。

人物經歷

馬未都,早年下過鄉,插過隊,回城後當了幾年機床銑工。

1980年開始文學創作。

1981年,《中國青年報》用一個整版發表了他的小說《今夜月兒圓》,小說發表後調為《青年文學》的編輯。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與王朔、劉震雲等人一起組建了“海馬影視創作室”創作了頗有影響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等。8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陶瓷、古傢俱、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1992年至今出版多部有關收藏的著作。

1996年10月,在馬未都的奔走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終於獲准成立了。

1997年1月18日,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1999年為配合世界建築大會,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同建築報合作,舉辦了中國古建築門窗及陳設展,精美的展品和獨特的展覽設計給20萬來自全世界的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協主席李瑞環在開幕時也參觀了展覽,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0年伊始,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遷至朝內南小街,依然沿襲過去的展覽方式和風格,力求將更好的展覽展現給大家。2002年,馬未都創辦了全國首傢俬立博物館分館——觀復博物館杭州館。

2003年10月,遠赴巴黎展出中國古代門窗,受到各界好評,當地的歐洲時報並以大幅文章報導展出盛況。

2004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遷至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2005年,創辦觀復博物館廈門館。

2007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更名為“觀復博物館”,正式實行理事會制。

2010年6月9日,觀覆文化基金會成立儀式在銀泰中心舉行了盛大慶典,熊曉鴿、周全等任理事。[3]基金會將募集社會資金用於解決觀復博物館“永續生存”的問題。基金會資金將首先用於觀復博物館新館建設,而在新館建成時,他將捐出名下所有文物。

2011年,馬未都在接受南方週末的採訪時提出:“二流的制度比一流的人強”。他指出“現在文物鑑定根本沒有形成一個行業,也就沒有行規。文物知識很深奧,不是誰都能勝任的。文物收藏又很火爆,不少專業工作者或“疑似專業工作者”的機會就來了,電視裡的好多“專家”連基本的專業知識都不具備。”他的話再次提醒收藏愛好者,人眼已經不可靠,光憑經驗太不科學。專業的鑑定工具和一流的監管制度才能更好地規範收藏界。

2016年11月17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心籌備儀式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巡禮》叢書發行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馬未都獲得“大國非遺工匠文化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