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吉林高考平行志願錄取的規則
高考結束後,令所有高三考生和家長頭疼的事莫過於高考志願填報了,而在高考志願填報中,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是要能準確把握高考的錄取規則。在當下,高考的平行志願錄取模式已經在全國大面積鋪開,那麼,平行志願的錄取規則有哪些?考生和家長應如何理解?高考志願填報中如何應對?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考生和家長該從何入手呢。本文小編就試圖對平行志願錄取規則做全面解讀,並介紹一些報考技巧和策略,以期能為即將進行高考志願填報的考生和家長提供有益的參考,為考生和家長的高考志願填報貢獻綿薄之資,以饗讀者。
一、錄取規則解讀
1.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原則
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含義是對同批次同科類整體而言,高分考生優先獲得投檔機會(即分數優先),對於考生個人來說,則依照考生填報志願的順序依次進行投檔(即遵循志願)。
“分數優先”就是指省招辦把所有符合錄取條件且報考同一所院校的考生首先按分數進行排序(總分相同的考生按事先規定的單科成績順序排隊,總之,一定要排出先後次序才行),然後按照分數高低依次進行院校投檔。“即分數高的考生較分數低的考生優先獲得投檔機會。所以,平行志願對高分考生有利。在傳統順序志願(等地誌願)“志願優先,遵循分數”的錄取模式下,高分考生在志願填報中不一定有利。因為大學錄取在這樣的規則之下很容易出現‘大小年’,若上一年報考某院校的人數多,導致錄取分數高,致使來年考生不敢填報該院校,報考人數減少,從而導致今年錄取分數低,如此現象交替出現即為“大小年”。“大小年”的現象對考生報考極為不利,並且,傳統順序志願博弈成分大,一所學校錄不錄取第二志願考生,由錄取結果決定。從統計資料看,95%以上的重點高校都在第一志願完成錄取。這就意味著只要考生第一志願定位不準確,即便你是絕對高分,落榜的可能性也極大,所以,傳統的順序志願很難做到讓考生“分盡其用”。而平行志願“分數優先”的錄取原則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在平行志願錄取模式下,各院校錄取分數呈現“扁平化”特點,對高分考生更是一種無形的保護。所以,對於線上的高分考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分數優勢,讓自己的高考志願填報利益最大化,儘可能避免高分低就。
“遵循志願”就是在處理考生的志願表時,每一批次都按照平行志願的邏輯順序依次進行計算機檢索,一旦計算機檢索到考生符合某院校的投檔條件,即進行投檔,之後的院校志願不再檢索,本批次的投檔結束。這就告訴我們,平行志願並非絕對平行,所報院校之間也是有先後順序的。譬如,雲南省每個批次設定5個院校志願,意味著考生可在每個批次填報5所院校,而這5所院校是有先後順序的,計算機按先後順序依次進行檢索。因此,考生在填報院校志願時,應從可能性和喜好程度上做出科學排序,讓自己的志願填報科學、合理、有層次。
2.一輪投檔原則
“一輪投檔”即一次性原則,每次填報的平行志願只在該輪次投檔中有效;最為重要也是最容易被考生忽略的一點是對每次填報的同輪次同批次平行志願只進行一次投檔。如前文所述,雲南省每批次能填報5所院校志願,而在“一輪投檔”的原則下,考生只能向一所學校投檔,即“一投檔四作廢”,一旦考生的分數達到首先被檢索到的院校投檔線,其檔案將投到該院校,不再對後續志願院校進行檢索,即使考生的分數達到後續志願院校的投檔線,也不會再投。只要考生檔案被省招辦投出,其餘填報院校不再有投檔的機會,本批次的.投檔結束。如若考生投檔後沒有被錄取,即被退檔,就只能等待本批次後續的徵集志願或參加下一個批次的填報。因為受平行志願這一名稱的“迷惑”,考生會認為只要自己符合所有填報院校錄取條件,就一定會被錄取,不會落榜,因而麻痺大意,草草了事。一輪投檔原則往往被考生和家長忽略,而這一錄取原則卻對考生志願填報具有決定性意義,因此,考生在志願填報中務必慎重對待這一原則,否則造成的後果往往是致命的。
高考志願填報是門大學問,每年都有大批考生高分落榜,提醒高考生及家長們高度重視!高考考得好,還要志願報得好,不然一切都是浮雲,報好高考志願等於多考50分。要填報好高考志願,需要對高招政策爛熟於心,有效規避報考風險,避免陰溝裡翻船,造成終生遺憾!
3.有效性原則
有效性即在院校對民族、單科成績的條件控制下進行投檔,不符合投檔條件的,不參與投檔。考生要讓自己的院校志願有效,就必須符合院校的錄取條件和要求,因此,考生在院校選報過程中切忌粗心大意,要注意細節,避免志願填報的失誤。例如,2015年四川大學在雲南的招生計劃中,金融學類、經濟學類都要求高考英語原則上需達到滿分的75%,如果考生英語成績沒有達到75%但又只填報了川大的金融學類、經濟學類專業,即便考生分數達到川大的投檔線也不會被投檔,考生的該院校志願即為無效志願,失去了向該院校的投檔機會。鑑於高考投檔的有效性原則,考生要注意報考的細節,要認清自己是否符合該院校的錄取要求,否則不可輕易填報,以免浪費填報的機會。
4.省內照顧分處理原則
省內照顧分處理是指享受填報省內院校高考加分照顧的考生,如成績(含加分)達到填報院校的最低投檔線,則不受投檔比例的限制,可直接向該院校投檔。以上是雲南省的平行志願投檔原則之一,其他省份可能另有規定,存在差異。這項錄取規定對雲南省享受加分的考生報考省內院校無疑是利好的訊息,該類考生可充分利用這一優惠政策,為自己贏得更好的機會和可能。
二、應對策略
即便在推行平行志願錄取規則的大背景下,每年各地的高考錄取也免不了有部分學生高分落榜。以雲南省為例,2015年雲南省的理工本科一批控制線為500分,本科二批控制線為425,而該省在7月31日參加理工二批徵集志願的學生中依然有547、525的“高分考生”,這類同學就屬於典型的報考失誤考生。這樣的報考失敗案例每年都屢見不鮮、層出不窮,這就告訴我們高考志願填報存在較大風險,考生務必樹立風險意識,特別是對於高分考生,要儘可能避免高分落榜的悲劇。只有考生樹立報考的風險意識,積極應對、統籌謀劃,才能把高考報考的風險降到最低,提高自己志願填報的有效性。
(1)退檔風險客觀存在
在現行的錄取體制下,政策規定允許院校投檔數略大於高校招生計劃數,“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這樣的規定可供高校從中擇優錄取,因此,被投出的低分考生將面臨退檔的風險。而按照“一輪投檔”原則,考生檔案一旦被某院校志願退檔,將不再進行後續院校投檔,本輪投檔結束。故而,考生一定要謹記“投檔不等於錄取”的黃金法則,投檔是省招辦向高校投檔,而錄取是高校進行的專業錄取,投檔和錄取是兩個環節,是分開運作的。即便考生檔案被省招辦投向某高校,如果考生分數不佔優勢依然會被退檔,因為投檔比例是105%,多餘的考生檔案自然被退檔。有鑑於此,考生在院校選報時要充分權衡自己的分數和位次,儘量做到讓自己的分數與報考院校匹配,不要心存僥倖,妄想低分高就。
(2)合理定位最重要
要讓高考報考的風險降到最低,根本的解決途徑是準確定位,即讓自己的高考分數與報考院校的錄取分數達到最匹配的狀態。要達到這種理想的狀態,需要考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深入細緻的研究近年報考院校的錄取分數和趨勢,才能保證志願選報的準確性。但由於受種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要做到高度的匹配並不容易,即便認為自己的志願填報很合理了,也要採取一定的防患於未然的措施和策略。
(3)慎重對待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正如前文所言,投檔和錄取是兩個不同的環節,“投檔不等於錄取”,投檔後被退檔的現象也很常見。而投檔後被退檔主要有兩種原因,其一是在現行105%的投檔比例政策下,導致投檔風險的存在成為必然;其二是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而被退檔。每個學校的專業之間本身存在實力懸殊,加之受各種因素造成的熱門冷門專業的社會認知,致使每所學校的專業錄取分數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如2014年東北大學在北京地區的專業錄取平均分最高的建築學為614,錄取平均分數最低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548,最高與最低錄取平均分之差高達66分之多。因此,填報哪所高校的何種專業需要全面考量,在認清自己興趣愛好、性格特徵、職業規劃的前提下,還要能讓自己的高考分數滿足報考院校的專業錄取分數,如果自己的分數不佔優勢,應考慮填寫專業服從調劑欄,降低自己落榜的風險,基於這樣的認識,志願填報專家建議,考生儘量報考學校時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4)設定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願模式下,通常每一批次能填報5所左右的院校,那麼,如何選擇同批次院校?同批次院校之間如何排序?這些都是考生在志願填報中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如果考生把低分學校填在前,高分學校填在後,低分一旦錄取,就失去了向高分學校投檔的機會。顯然,這樣的填報策略是不合理的,那如何才能科學排序呢?
通常而言,平行志願排序的基本原則是“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具體來說,考生應按學校層次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填報志願,院校之間形成合理梯度。“衝一衝”即考生可把較心儀但錄取分數偏高的高校放在首位作為衝刺的院校,在分析近3-5年錄取分數的前提下,考生可適當填報一所錄取平均分高出自己高考分數20分左右的院校,在高考這種“盲報”的現實下,歪打正著的可能性也是有的。“穩一穩”即應保證自身高考分數與院校可能的錄取平均分數相當,儘量做到分數與院校的匹配,這類院校應當是自己最理想且最可能被錄取的高校,所以,考生在這一類院校的選擇中要深思熟慮、綜合權衡,保證中間層次院校選擇的科學性,保證報考利益最大化。“保一保”即為避免考生落榜,考生應至少選擇一所錄取可能性極大的院校最為保底院校,可考慮填報錄取平均分低於自己高考分數15分左右的院校,選擇這類院校的好處是能保證自己在本批次被錄取,不至於參加徵集志願或降到下一批次報考,從而失去選擇的主動權。以上的策略很大程度上能保證考生報考的主動性,只要自己準備充分、科學搭配、合理預估,相信這樣的報考策略能給考生帶來理想的報考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