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小學美術作業寫評語攻略

小學美術作業寫評語攻略

一、小學美術作業評價存在的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小學美術教學在目標制定、課型設計、美術課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當前美術作業評價研究與實踐相對滯後,小學美術作業評價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美術作業評價過於簡單

很多人認為美術教學評價就是教師評價。課堂上,學生作業剛完成,教師便憑主觀意識給出一個等級評價,比如“優”、“合格”或“不合格”。打上“優”的學生固然高興,但不知好在哪裡,打上“不合格”的學生心裡難過也不知差在何處,導致學生未能及時掌握學習資訊。

(二)美術作業評價過於單一

教師除了只重視作業評價外,對學生期末美術成績的評定也採用簡單的“一畫定成績”的做法。即讓學生臨摹一幅畫,然後給出一個成績,未能很好地體現培養學生多方面素質的要求。

(三)美術作業評價不夠全面

教師以傳統的眼光看待作品,以畫面乾淨、比例適當、塗色均勻為評價標準,忽視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表現力。評價形式單一,影響學生個性與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生美術作業評價策略研究

針對小學美術作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幾條解決策略。

(一) 評價標準要多元化

“評價應多幾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將會多一批好學生。”美術教學評價也不例外。美術課程標準中的“評價建議”中強調:應以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事實作為評價的基礎。注重評價與教學的協調統一,尤其要加強形成性評價既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以及內在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教師的評價觀也要多元化,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對學生的發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我在上低年級手工課《閃閃的星星》時,根據低年級兒童好動、手工課課堂紀律較差等特點,採用多種評價標準、發各種星星給學生,激發學生積極性。

A“聰明”星:對課堂上積極思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積極回答問題。

B“創意”星:對在課堂上能提出有創意的想法或者有新意的問題者。

C“進步”星:對在教學各環節中有進步表現的學生髮“進步”星。

D“示範”星:對課堂上遵守紀律的學生,發給他“示範”星。

E“畫家”星:對作業完成質量高的學生,將作品展出,併發給他一顆星。

F“口才”星:在評價自己或他人的作業,能夠積極主動發言並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學生。

在這堂課中,我頒發了各種各樣的星星,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照顧到各類學生。達到了“美術課不是在培養一個個小畫家,而是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奠定五項基礎”的目標。

在評價學生作品時,我盡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並加以渲染,增強學生自信心、形成自己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以及交流表達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評價方式要多樣化

評價方式可以靈活多樣,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採用檔案袋評價、展覽評價、評語評價、等級評價等幾種作業評價方式。

1、檔案袋評價。成長檔案評價是給學生每人設立一隻檔案袋,由學生自己負責把作品放在檔案袋裡,收集美術學習全過程的重要資料,包括研習記錄、構想草圖、設計方案、美術作業、相關美術資訊、自我評價以及他人評價的結果。教師定時對每一次的作品進行篩選,選擇最得意的作品或能代表學生美術學習的作品存入檔案。

檔案袋評價不僅關注所提交的內容,更要關注檔案袋建立過程中,瞭解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檔案袋不僅僅是學生美術學習的記錄,更是一本精美的畫冊。透過檔案袋評價,原來不喜歡美術的同學漸漸的喜歡上美術了。

2、展覽評價。展覽過程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過程。教師應利用學校的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展出學生美術作品,如分為時間段(課後、期中、期末)在不同的地方(教室內、外牆,宣傳櫥窗)進行展出。美術作品展覽會的形式要生動活潑。比如把課堂作業貼在教室後的展板上,還可以以個人作品影集、個人畫冊、公佈校園網站等方式進行展出。展覽評價能讓學生之間相互觀摩、相互交流,有利於激發和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

3、評語評價。美術透過線條、形狀、顏色、紋理等形式表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審美觀點,也產生了不同的美術效果。教師除了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之外,也應嘗試給學生的作業打評語。以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在學生完成《兒童面部表情》、《人物寫生》作業時,在學生美術作業本上寫著:“線條很流暢”、“頭部寫生的感覺很好,抓住了人物特徵,觀察很仔細”、“表情很生動”、“自信一些會更好”、“有進步”等評語。透過評語評價,學生更容易掌握美術知識技能,對美術學習興趣更加濃厚了。

(三)評價主體要多角色化

評價應尊重學生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美術作業除了教師評價外,還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可以採用建立學生學習檔案袋等形式進行。學生與學生間的相互評價,用學生的眼光欣賞學生的作品,是美術老師不可替代的。學生之間更能瞭解彼此的興趣、愛好,更能溝通情感,更能讀懂其美術作品的內涵。筆者在國畫課《金魚》作業講評時,展出全班學生的作業,請每位學生製作一張像名片一樣的“友情卡”。要求學生參觀了同伴作品後,對最喜愛的作品寫出評語並送給同伴。評語要求寫出對評價物件喜愛的理由並提出修改建議。每位學生都興奮收到“友情卡”,非常注重同伴的評價,並珍藏收到的“友情卡”,作為自己勞動最好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