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讀後感600字
論語的讀後感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 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著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著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著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著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著明確的方向指引,因著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儲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慧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慧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說。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
論語的讀後感
真理並不在於它有多麼的深奧晦澀,恰恰相反,真理是最樸實無華的,《論語》語言簡練,但千百年來卻作為儒家學派的經典名著深為文人志士所尊崇,其表述的孔子學說迅速傳播,從倫理道德、政治、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社會前進的方向。其人文思想的光華,已然灼照了千古。
論語的哲思博大精深,所闡述的內容包羅永珍,富含著先哲的睿智光芒。試想在兩千多年前,人們無不在為了自己的私慾而追求物質富足時,孔子,這個有著堪比宇宙般廣闊思想的聖人,他捋著髭鬚行進在蒼茫的天地之間,這是怎樣的睿智者與開拓者,他為人類開闢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有了禮法、信仰與思想的社會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率性而為、追尋自我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孔子是勇敢的,他敢於直言不誨,他放任精神在天地間自由馳騁,他將小我融入大千世界,於是
他明白了“修身,齊家,治國,方平天下“的道理。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是屬於孔子的時代,孔子該是驕傲的,他有一個民族的追隨者,這世間不會有一個明星可以做到如此。可我又深知他該是平淡的微笑吧,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即使是射箭這樣的.比賽,也必然是互至揖讓之禮。君子之心,與世無爭;君子之行,與人無爭;君子用世,與名利無爭。這便是孔子,他稱自己是君子,他便按著君子的準則要求自己。君子,豈名利所能驅使也?
“大音希聲,大道無形”《論語》中最令我折服的是《述而》一章,述而述而,只是闡述而已,述而的開章寫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孔子說:“我只是闡述前人成說,而沒有建立新的理論,我深信並喜愛古文化,只是力求像老子和彭祖那樣謹慎的延續傳承古文化精華的工作。”孔子沒有建立新的理論麼?答案是肯定的:他建立了,並且發揚光大了。他將自己的言行思融入了他所傳承的古文化,他發覺了古文化與人的聯絡,可以毫不懷疑的說孔子是偉大的,他與
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可孔子不會急切的立論或誇誇其談。真理是樸實的,聖哲從不故作高論來炫耀才華,也不刻意危言聳聽來驚世駭俗。大道至道,莫不以極簡潔極明晰的語言緊扣其真諦精髓而道出,“夫大道不言,而致遠也。雀噪聒聒,何所見也。”文化的傳承不在於刻意的標新立異,而在與繼承和發展。
孔子73歲歸逝,算得上長壽之人,其實在我心裡,若不是仔細的看過孔子的生卒年月,怕是我會相信孔子是修行已滿升級做了神仙,孔夫子的精神世界始終是安詳平淡的,有文為證:“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孔子在生活中神態也總是保持安詳快樂的,這便是生活的深度,所謂獨處見操守,居家見性情,賦閒見德行。生活是一種境界,不疾不徐,不慍不火,始終保持一種從容恬靜,淡泊寧居,安享生活的樂趣與美好。心憂天下不需要整天一副憂心忡忡的苦相,表面的憂形於色,是做給人看的,無助於現實問題的解決。承擔文化傳承的重任,為道德文化奠基,並不與生活的快樂相矛盾。既能夠平靜的高居榮盛的熱鬧,也能夠安然的靜處退居的寂寞,超脫於凡塵的瑣碎與卑下,顯示出的方是人生的境界與深度。
《論語》開篇講《學而》,強調‘唯學習為人生的第一要務’,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孔子主張對崇高思想的執著,對豐富健全精神的嚮慕,應遠在物質追求之上。高行微言,所以修身;博學澈文,所以廣知;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才有高下,德無止境,學而無涯,不學則無以立於社會。因此古人說:學是立世之本。《論語》二講《為政》,三講《八佾》,四講《里仁》……這便是孔子所主張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自我完善與修養
孔子創造了一種學說,然後用這種學說改變了一個民族,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傳奇,延續了兩千年之久的傳奇,舊時的《論語》作為封建士大夫走向仕途的敲門磚,而今作為人們約束自我的行為準則,《論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淵源,教給人們為政以德、清廉守節、做事勤奮、生活節儉、待人誠信、交友謹慎、精忠報國……這些智慧的睿智語言,對中華民族精英群體有著巨大的影響。《論語》的教化早已不侷限於儒學派,它已經成了一種深刻的、歷史性的文化標誌。在中華民族不斷探索的進步中,常有後人研究《論語》時將其神秘化、宗教化,流於其表面的註解,對於其思想精神的把握有所偏差,便對《論語》肆意菲薄,進行牽強附會式的批判,我們不能否認其內容具有一定的封建傳統性質的道德偏
差,例如:歧視女性等。但那是一種時代下的思想產物,帶有一定的時代標誌,而《論語》對思想的弘揚,經久而彌新。《論語》表現的是一種文化的歷史,一種歷史的文化,你無法去否決它的價值。從不同的視角出發,不同人品讀《論語》自有不同的體會,這便是其傳承千古的內在品質。
文化的傳承是嚴正的文化是一種觀念,一種氛圍,一種素質,一種生活態度。任何豐功偉業都只是暫時的,只有文化能夠流傳久遠《論語》便是一種文化,一種深刻的,值得人們不斷學習理解探索追尋的文化。一個沒有文化傳承的民族是危險的,而一個擁有良好禮儀文化底蘊的民族必定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偉大民族,論語就是這樣的傳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