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送楊氏女》賞析韋應物《送楊氏女》賞析 韋應物的《送楊氏女》情真語摯,淚滿詩行,愁慘悽惻,樸實無華,骨肉之情,躍然紙上。 《送楊氏女》 作者:韋應物 永日方慼慼,出行復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
韋應物 東郊韋應物 東郊 韋應物的東郊以真情實感訴說了官場生活的繁忙乏味,抒發了迴歸自然的清靜快樂。人世哲,經驗談,話真情真,讀之教益非淺。 《東郊》 作者:韋應物 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韋應物 夕次盱眙縣韋應物 夕次盱眙縣 韋應物的夕次盱眙縣富有生活氣息,侃侃訴說,淡淡抒情,看是寫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令動情。讀來頗為動人。 《夕次盱眙縣》 作者: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聽鍾未眠客。
長安遇馮著 韋應物長安遇馮著 韋應物 韋應物的長安遇馮在敘事中寫景,借寫景以寄託寓意。情調和風格,猶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委曲宛轉,讀來一覽無餘,品嚐則又回味不盡。 《長安遇馮著》 作者:韋應物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 問客何為來,採山因買斧。 冥冥花正開、揚揚燕新乳。 昨別
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是一首寄贈詩,這首詩透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註解】: 全椒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韋應物《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韋應物 韋應物的《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是韋應物由洛水入黃河之際的即景抒懷之作,寄給他從前在洛陽縣丞時的僚友。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①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②。 寒樹依微遠天外③,夕陽明滅亂流中④。 孤村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韋應物 韋應物的《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寫離別之情,全用景物烘托,氣氛渲染。詩中景物悽迷,色彩黯淡,鐘聲哀遠,詩人把自己的感情藏在輕紗帷幕後面,觸之不能及,味之又宛在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鍾,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
韋應物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韋應物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韋應物的《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是作者由洛水入黃河之際的即景抒懷之作,寄給他從前在洛陽縣丞時的僚友。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①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②。 寒樹依微遠天外③,夕陽明滅亂流中④。 孤村幾歲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韋應物 韋應物的《淮上喜會梁州故人》寫相聚、痛飲和歡笑,寫環境、形貌和心思,是詩的主體。全詩結構細密,情意曲折,重點突出,韻致悠遠。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韋應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⑴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賞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賞析 韋應物的《寄李儋元錫》詩起於分別,終於相約,體現了朋友間的深摯友誼,感情細膩動人,同時章法嚴密,對仗工整,用語婉轉,堪為七律名篇。 寄李儋元錫⑴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⑵。 身多疾病思田裡⑶,邑有流亡愧俸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韋應物 韋應物的《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詩人聯想到世事的難測,寫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自己被罷官以後的心情。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⑴ 悽悽去親愛⑵,泛泛入煙霧⑶。 歸棹洛陽人⑷,殘鍾廣陵樹⑸。 今朝此為別⑹,何處還相遇⑺? 世
韋應物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韋應物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韋應物的《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寫離別之情,全用景物烘托,氣氛渲染。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鍾,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賞析】 開啟《韋蘇州集》
韋應物 《幽居》韋應物 《幽居》 韋應物的《幽居》在思想內容上雖沒有多少積極意義,但其中有佳句為世人稱道,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 幽居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⑴。 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⑵。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⑶,鳥雀繞舍鳴。 時與道人偶⑷,或隨樵者行。
《賦得暮雨送李曹》 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 韋應物 韋應物的《賦得暮雨送李曹》 是一首詠暮雨的送別詩,雖是送別,卻重在寫景。全詩一脈貫通,前後呼應,渾然一體。 賦得暮雨送李胄⑴ 楚江微雨裡⑵,建業暮鍾時⑶。 漠漠帆來重⑷,冥冥鳥去遲⑸。 海門深不見⑹,浦樹遠含滋⑺。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新秋夜寄諸弟》 韋應物《新秋夜寄諸弟》 韋應物 韋應物的《新秋夜寄諸弟》 表現出了一位憂國憂民的政府官員的矛盾心情,詩文內容由恩弟至優民,由家事至國事,情緒沉重悽惋,令人動容。 新秋夜寄諸弟 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①。 高梧一葉下,空齋②歸思多。 方用③憂人瘼④,況自抱微痾⑥。 無將
《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韋應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韋應物 韋應物的《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從嘉陵江兩岸景物,險崖與急流等景象,讓人聯想到水性與石質,從禪的角度去思考人生,顯得十分自然。 聽嘉陵①江水聲寄深上人 鑿崖洩②奔湍,古稱神禹跡③。 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 水性自④雲靜,石中本無聲
《秋夜寄邱員外》 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韋應物 韋應物的《秋夜寄邱員外》是一首懷人詩。全詩以其古雅閒淡的風格美,給人玩繹不盡的藝術享受。 《秋夜寄邱員外》 作者: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註解】 ①邱員外:指丘丹,當時隱居臨平山,與韋應物常有唱和
《聞雁》 韋應物《聞雁》 韋應物 韋應物的《聞雁》描寫了由遠飛的大雁引起遊子對故土的懷念,表達了詩人思鄉之情。全詩語言質樸自然,意境悽切古澹。 聞雁 故園眇何處1?歸思方悠哉2。 淮南秋雨夜3,高齋聞雁來4。 【註釋】 故園:指作者在長安的家。眇(miǎo):仔細地察看。 方
韋應物 《長安遇馮著》韋應物 《長安遇馮著》 韋應物的《長安遇馮著》透過描述韋應物與友人馮著在長安相遇時的所見所聞,來表達詩人對失意沉淪的馮著的理解與同情。 長安遇馮著⑴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⑵雨。 問客⑶何為來,採山⑷因買斧⑸。 冥冥⑹花正開,颺颺⑺燕新乳⑻。 昨別⑼今已春,鬢絲⑽生幾
韋應物 《賦得暮雨送李曹》韋應物 《賦得暮雨送李曹》 韋應物的《賦得暮雨送李曹》全詩一脈貫通,前後呼應,渾然一體。 賦得暮雨送李胄⑴ 楚江微雨裡⑵,建業暮鍾時⑶。 漠漠帆來重⑷,冥冥鳥去遲⑸。 海門深不見⑹,浦樹遠含滋⑺。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⑻。 【註釋】 ⑴賦得:分題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