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暑假培訓機構社會實踐報告推薦
大學生暑假培訓機構社會實踐報告
炎炎夏日,暑假生活已經開始了,在以前的這個時候,我們總是東奔西波的上各種暑假班,每天早出晚歸,有時甚至比在校上課還忙。此情此景,不得不由我們深思:我們是自願的嗎?我們快樂嗎?因此經過我們一組的商討,我們決定了這次實踐活動的課題是:暑假是否是學生的第三個學期?
作為同齡人的我們一路走來,有太多的感想需要訴說,面對這個話題首先我們去了常州市第十五中學找了相關部門進行了瞭解,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們拒絕了我們,我們滿懷希望就像是被冷水潑過了一樣,多少有些失望。但是我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緊接著我們去了文化宮,兩年前我在文化宮上過一個多月的課,沒想到兩年後的今天我會以不同的身份來這裡進行調查,並認識到了教育參事徐琰先生。
我們大致的說了我們來的目的,他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並對我們在暑假中參加這種活動表示支援並鼓勵。經過半小時的交流,我們明確了目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寫好調查問題,我們才能做後面的工作,經過我們一組的共同的努力,在兩天中就完成了這項任務,等待他們的答覆,我們信心十足,但又一次的失望:調查問卷沒有得到他們的批准,這等於在告訴我們這幾天的努力都白費了,又必須重頭開始。其實我很能理解他們,作為培訓機構如果接受了我們對學生的調查,很容易影響到他們的教育、利潤問題,這是非常現實的,這給我們的調查又增加了難度,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辦?不知道是否能夠繼續堅持這個主題?
但是我們又非常想了解整個過程,想聽聽同齡人的新聲。這不僅是學校讓我們進行實踐活動,更重要的這是我們想要的答案。小時候就聽說過上海知青把莊稼地裡的`青青麥苗當作韭菜的笑話,因為生長在大都市初出校門的年輕人,他從來沒有走過三月的麥地,所以他們不知道麥苗和韭菜的區別是情有可原的。由此我想到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一個能得到博士、碩士文憑的人,他們能透過各種考試,也許他們能把書上的東西倒背如流,無人能敵,但是他們未必能透過王小丫這一關。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最後竟然在陰溝裡翻了船。
現在的教育是不是一種誤區呢?教育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們體會到做人的道理。“誠實、聰明、勤奮”,如果給現在的學生選,我相信他們一定會選擇“聰明”,他們認為現在的社會善人是做不得的;他們不懂什麼叫做競爭,不知在競爭面前要叫一個條件:“公平、公正、公開”,如果沒有這三點,就不叫競爭,叫“自私”。
其實我們的要求並不高我們需要空間;需要輕鬆的環境;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天空。現在父母總是幫助我們安排著一切,不去考慮我們願不願意,把我們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都掩藏起來,去讓我們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因此讓我們叛逆心理越來越大、厭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因為他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們沒有明確自己的目標,所以他們的潛力沒有爆發出來。記得正衡中學陳玉萍老師講過這樣一句話:每一個人的潛能都像一個無底洞,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大,只有自己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的時候,才是真正爆發實力的時候!作為學生的我們既不是老師也不是教育人事,我們無法改變這一狀況,但是我們所能做的只有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瞭解一些日常知識,增加自己的課外知識和內涵。
雖然前期工作以失敗告終,但我們已經朝這個方向努力了,已經盡到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去做過了,我們並沒有後悔當初定這個話題,也沒有後悔當初做過的努力,有時失敗離成功只有一步。失敗也是一種“成功”,失敗會讓你成長,失敗會讓你獲得更多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