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學期傳統文化教案
六年級下學期傳統文化教案1
《中庸》(二則)
一、經典回放:
默讀課本11—13頁原文和文意
二、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文意註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三、結合註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
2、學生自讀。
(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
(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透過練習加以糾正。
(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溫馨點選:第14頁
六、活動廣角:第15頁
七、成長階梯:第16頁
八、課外延伸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3、課外蒐集資料,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後與老師、同學交流。
《列子·湯問》(二則)
一、經典回放:
默讀課本17—21頁原文和文意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範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文意註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三、結合註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
2、學生自讀。
(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
(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透過練習加以糾正。
(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溫馨點選:第19頁
六、活動廣角:第19、20、22頁
七、成長階梯:第20、23頁
八、課外延伸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
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
3、課外蒐集資料,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後與老師、同學交流。
六年級下學期傳統文化教案2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以新課程理念為行動指南,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根本目的,立足現實,著眼未來,遵循規律開發和利用好校本課程,引領廣大學生閱讀經典、閱讀思想、閱讀文化、閱讀精神,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
教學目的:
1、喜歡經典文章,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為熟讀成誦奠定基礎。
2、初步掌握經典誦讀的方法,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
3、基本瞭解誦讀內容,提高語文素養。
4、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
第1課《論語》(八則)
一、經典回放:
看課本第1—3頁原文和文意
教學過程:
二、簡介《論語》。
三、教師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範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註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四、結合註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註釋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
五、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
2、學生自讀。
(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
(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透過練習加以糾正。
(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六、溫馨點選:第3頁
七、活動廣角:第4頁
八、成長階梯:第4頁
九、課外延伸:
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
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
3、課外蒐集資料,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後與老師、同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