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小班幼兒家長育兒心得體會一:
我們每個人呢,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聰明、活潑、愉快地度過他們難忘而幸福的童年生活。幼兒園的生活是培養孩子一生生活習慣的最好時期。我很慶幸,入園近兩年,添添擁有的都是非常盡責的老師和阿姨。他們不厭其煩地對我強調一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的問題,也毫無吝嗇地為我描述孩子的童言趣事……作為家長,我們不只是要求為孩子提供好的物質生活,我們更需要的是多給孩子時間,和他們一起交流、玩耍。
現在,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增強自信。
在日常生活中,我會努力的鼓勵孩子,以至於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也不切生。大家都知道很多事情都是相聯絡的,他的膽量越大,孩子就會越自信,越自信得到的誇獎也就越多,並且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越多,長期以往孩子的性格相對會更開朗、更活潑一些。
在我們家,添添做錯了事,我們通常不會刻意的批評他,而是會告訴他,他錯在哪裡,讓他自己體會,自己的確是做錯事情了。一旦,他做了好事我們也會及時豎起大拇指,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孩子從小懂得父母不但是愛他的,而且對他是有所要求的,我想這種觀念的養成,不但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而且會使孩子更加有成就感。
(二):培養興趣。
在孩子還是很小的時候,我就常常給他朗讀,選擇一些內容生動有趣、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書籍,或是兒歌,或是謎語,或者是一段美麗的童話故事,這樣不但能增長孩子的知識,還能培養他的閱讀興趣。我呢,還儘可能地提出一些故事中的問題,讓孩子去思考,讓他養成愛思考的習慣,這個方法不僅擴大了添添的詞彙量,而且激發了他的想象力,豐富了他的情感,我覺得,更加有益的是,他也學會了主動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
記得,在添添三週歲的時候,詩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裡有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他就問,“媽媽這裡面的‘揚州’是我們這裡的揚州嗎”,還有一句“唯見長江天際流”他就問,“‘長江?’長江是什麼樣子?”然後我就和他爸帶著他一起去了江邊,讓他感受到了祖國的飲水源頭的浩瀚和偉大……我們不是想讓孩子都能有所理解,我們只是想讓孩子能親自體驗,讓他在生活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三):隨機教育
我的添添四歲多,好奇心也特別強,什麼都想知道,對於孩子的提問,我儘量滿足他。
比如,他每每遇到一些他認為有趣的事情,都特別的喜歡問,我想這一點也是每一個孩子最大的吧,但我的添添每次都不只是提出一個問題,而且他的問題一般都是很連貫,他會一直的問下去。這些問題都很急性,有些甚至很尷尬,尷尬到難以啟齒,可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大人越難回答的問題,越是要刨根問底。我一般不會敷衍他,我就告訴他:“這個問題現在媽媽也不懂,等媽媽知道了再告訴你吧……”然後,我們會共同努力得來找出答案。同時,使他懂得多問、多想、多看書,才能使我們獲得更多知識的道理。因為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正是在努力思維的一種方式,千萬不要小看他們,其實他們的思維能力真的超出了我們大人的想像。
在這裡,我也說一下我們家孩子在學校裡因為他的好奇心,把老師和他自己都嚇出冷汗的一次非常驚險的經歷吧:那是午睡時間,很多小朋友都已入睡,突然聽到添添大哭。老師聞聲趕來,問他,他說“一個小珠珠被他弄到鼻子裡了。”我的天!這可把老師給嚇壞了。一位老師立即去喊校醫,另一位老師首先幫添添捏住一個鼻子,讓他使勁往另一個鼻孔出氣。校醫也來了,可惜,可能孩子把珠子往裡面推得深了,無論怎麼弄都不行。如果再往裡面推,萬一腔到氣管,後果不堪設想……汗學校通知他們一起去了醫院。還好救得很及時,終於把一小拇指大的珠子捏了出來。頓時,老師和孩子老鬆了一大口氣……後來,我問他小珠子是哪裡來的,原來是他在地方檢到然後拿到床上玩的。玩的時候是睡著的,手一鬆珠子一下子就鑽到他的鼻子裡面了。雖然,從小對他的很多安全教育也強調過不少,但很多意外都是我們大人無法預料的,我想到當時的情景到現在都很後怕
(四)多陪孩子“玩”
平時,我們的工作的確很忙,但在休息日我一定會陪他,其實任何形式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在“玩”。我們會更多的走進大自然,爸爸踢足球,我們一起去操場、或是郊遊、放風箏或者是一個小小短途旅遊……這樣,不但會讓孩子開闊眼界、增長知識,而且他們也會結交到更多新的夥伴;發現更多新的事物,我們也可以隨機得教育他們要愛護環境、綠化環境。讓他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五)遵守諾言
對孩子來說,遵守諾言也是愛與被愛的一種表現。他們認為:“大人說過的話,一定得做到!”要不然就是在說謊,或者是不愛他了。當然,如果我們做到言出必行,孩子也一樣能做得到勇敢、誠實的,我深知言傳身教的道理!
(六)遇事可以讓他有所選擇
對於孩子的無理要求,我一般會堅持原則,有時候為了達到某些目的,他會用哭鬧、撒賴,一副不達目的'就決不罷休的樣子。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和添添爸爸是一致的幾乎是“冷”處理。我們的原則就是:說到做到,無理的哭鬧是決不會得到滿足的。當然,孩子必竟還是孩子,過份的要求或限制他,只會適得其反,我們就透過改變語調、以平等、象與朋友談話的口氣與他交談,讓孩子有所選擇。
其實,對於像我們家添添這種,比較固執,脾氣比較“犟”的孩子來說,提供他選擇,也許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生活中,孩子往往有自己的看法,這時,如果父母過分地強求,甚至是強制性地使孩子服從,不但不能使孩子聽話,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
我發現,讓他選擇,不但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而且還能促進孩子的思維能力,豐富他的想象。
前幾天放學,常常看到添添帶回來一張正方型的摺紙。我就問他,“吳添翼,你的紙是從哪裡來的?”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讓我猜,居然還提示了有6條答案的題目,讓我選擇,而且裡面的答案一個和一個不一樣。“1、老師喜歡我,所以給我了;2、老見我淘氣,所以送給我的;3、我今天的表現很好,老師才送給我的;4、我用玩具和老師交換玩的;5、我幫老師做事,老師才給我的;6、老師看到我一個人沒有玩具玩了,她就送一張摺紙給我嘍!”這個選擇題讓我和他爸感到非常驚訝。四周歲的小朋友居然會有如此舉止,這另我和他爸著實激動了一番。老公在誇兒子的同時,也毫不吝嗇的給我豎起了大拇指,當時的我呀,真是特有成就感……
看到孩子一天天的進步,我真的很欣慰,這些都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其實在培養孩子方面我沒有其它家長經驗豐富,但我懂得常常與孩子溝通,和孩子一起體驗生活並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讓他學會熱情大方的交往,積極創新的展現自己,正如老師們所說的“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我們也會及時藉助老師的力量來培養孩子,其實老師更多的時候比我們做家長的更瞭解孩子,從老師那裡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於孩子的答案……希望在坐的各位朋友一定要相信溝通的魅力……也在此衷心的感謝兩位老師長期以來對孩子的培養與愛護,在此真心的向你們道一聲:謝謝!!
小班幼兒家長育兒心得體會二:
賀xx今年4歲了。這幾年也積累了一些育兒心得,以下我就從五方面談談自己幾年來的育兒心得:
一、先傾聽再出主意
孩子會經歷很多“危急時刻”,並非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無憂無慮。不僅要幫孩子走過這段時刻,而且幫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氣、失望、尷尬、傷心這些情緒,對於父母來說是很關鍵的。先是應該多傾聽孩子,確定她的感受,然後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境中和他人溝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會跟孩子說一次“我愛你”,每天都會給孩子一個擁抱
我跟好好爸爸約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說一次“我愛你”,無論是什麼時候都行,有時候是她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她放學的路上。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說“我也愛你”。我們總認為愛是應該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應該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三、善用表揚和鼓勵
由於好好吃飯有包飯的習慣,而且吃一口飯要非常久的時間,以至於吃頓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我每次餵飯都催她要吃快點,不能慢吞吞的,再後來我就只有誇獎她了,她吃進一口我就表揚一下。可是到現在已經誇成了習慣,她也不以為然,無所謂了。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該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類)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做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
好好的膽子不夠大,很多時候很多事都不敢嘗試。在家的時候什麼事都依賴我們給她做,這樣什麼事都指望我們怎麼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時候試著鼓勵她,她平時在家也喜歡畫圖畫剪紙,可她拿著筆又不知怎麼畫,於是就老叫“媽媽你給我畫”,我就把筆拿在她手上,鼓勵她說“你一定會畫得比媽媽好”就聽了這句話,她會很快的畫好。現在她已經會拿著筆沒事就畫,畫圓呀,三角形,還會一一把畫的圖案剪出來。
四、避免批評和指責
過多的批評和指責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沒有好處的。特別是當已經有人對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評的時候,再在旁邊橫加指責,我認為是非常錯誤的,那樣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從而產生逆反心理。這種時候,就應該心平氣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她自己對故事中的行為進行評判,然後將故事中的行為與他的行為進行對比,讓她知道自己的過錯,最後表揚一番她的長處,告訴她這件事雖然做錯了,但是沒關係,只要能改正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棒,是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那樣不僅使她找回自信,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一定會改正的。
五、讓孩子幫忙做事
平時在家我總是讓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擺好餐具、餐後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雜事,有時在我洗東西時,就會讓她幫我端只小凳子。這些事可能在我們家長眼裡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這種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養出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只要我們多留心這種小事,就會讓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初淺的育兒心得,相信各位家長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兒方法。當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個家庭齊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時還要配合幼兒園老師,做到家園共育,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