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英語教學心得
三年級英語教學心得
英語教學和其他學科一樣,有嚴謹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學生在初一、初二段所獲得的語言技能,能否在初三年級得到繼續發展,是防止分化的又一個問題。這就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學搞“實”、搞“活”。所謂“實”就是講究實際效果,把課程標準化為具體的要求,落實到教和學上,對每課時的教學計劃逐項落實。課堂上,少講空話,多做實事,精講多練,以學生為主;對每個單元進行考查、總結,分析存在問題,及時補缺補差,幫助學生過關。平時作業或測驗得到好
成績或有進步的,一定在班上進行表揚,給予肯定;對作業錯漏較多的當面批改,及時訂正。所謂“活”就是側重知識的活用訓練,把英語課由“講演課”變成“實踐課”。採用任務型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一上課就置身於一個講英語、用英語的環境中,在既緊張而又活潑的氣氛中學習英語。教學一開始就寓於情景,設定任務,如unit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的教學目標是讓同學們理解哪些事情是他們能允許做的,哪些是不允許他們做的。第一個課時,我先把完成任務所需的語言寫在黑板上,從而引出新單詞,然後設定任務,要求同學們討論他們能做的和不該做的。這學期我們搬遷到了宏村學校,大家置身於美麗而又潔淨的新的學習環境中,是不是都想為她做些什麼呢?我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很自然地,同學們就理解了what
they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and what they teenagers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學生在情景中大量實踐,用已知的學習未知的,很容易掌握所學內容。
英語和其它功課一樣,需要多練多做。這一個月以來,我給同學們補充了許多練習,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拓寬了他們的知識視野。同時良好的師生關係對培養學生的興趣大有幫助,因此,教師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普遍關心學生,尤其差生,同他們交朋友,不歧視他們,不動輒呵斥他們,常鼓勵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熱情。讓他們在自信中學習,在快樂中進步。
新課程改革不是紙上談兵,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今後我要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在課改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
三年級英語教學心得
一 幫助學生從思想上提高對英語這門語言的認識只有認識提高了,學習一門語言才有越來越濃厚的興趣,進而逐步提高主動性、自覺性。在教學過程中就是按照這一要求、這一認識去組織教學、去教育學生、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
任何人對外界事物的認識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受他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而形成的,如:父母的言傳身教,電視、網路、身邊的廣告等對英語的宣傳作用、課堂英語教學、老師平時的綜合影響等。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我們這一代人經歷的對英語學習的認識:初中—基本不認識英語,師資,水平較低;高中—為了升學,當作一門知識課去學,拼命地背誦語法知識,詞的用法(usages),英語知識記錄了許多本子;如果不是從事英語這一專業、這一行業,那麼我們的認識也就到此為止。現在我們的師資都是英語專業,受過專門的聽力、口語、語法、閱讀、英語教學法、英語國家文化等系統的訓練或薰陶。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我們的認識是:學習一門或多門外語是每個公民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在北京,懂英語已不算是什麼外語。這是國家的號召。世界交流的頻繁,資訊交流的加快就促成了語言交流的緊迫性。
二 解決好英語用法(usages)與運用(using)的問題
先舉一個例子:--Have you ever been to Hong Kong? --Yes, I have.
--When did you go there?--I went there in 2002.
這是一個涉及到時態知識的小對話。從用法的角度說,我們每個人都能詳細說出用了現在完成時態和一般過去時態。那麼老師是不是講完了這個知識、這個用法,就是教完了?學生是不是知道了這個知識、這個用法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用現在的英語教學觀念去說:這種知識的教學只佔1%,還有2%的任務是學習英語詞彙,有97%的任務就是要去用英語。例如:對剛才這種知識的教學,我們這樣做:先講清楚它包含的新知識點,再集體做小幅度的替換練習,再後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際的會話練習,並且要加入一些舊的知識,這樣學生會很自然地在熟悉的環境中很好地運用這種新的知識。這樣掌握的效果會更好一些。這個例子說明:這不僅僅是學習新知識,更重要的是在運用,在運用中不斷提高自己。如果有人對英語說“不懂”,那麼這能說這1%內有不知道的東西,語言是一種工具,不存在懂不懂的問題,只有沒有用到熟練程度,進而掌握這門語言的境界的問題。
三 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的問題
不斷加強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1)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上課一定要開口朗讀英語、說英語;我們想象我們課堂上上課大聲讀英語,開口、清晰、標準、說英語的人有多少?認真聽課的習慣;積極思考的習慣;積極發言的習慣;提出問題的習慣,等等)。2)持久的英語興趣的培養的問題。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
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並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信心,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自己學習的優勢與不足,樂於與他人合作,養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透過英語課程,增強祖國意識,拓展國際視野。透過一系列課堂活動的參與,學生逐漸地獲得自信心和成功感,並且使其不斷強化,進一步增強持久的興趣。3)面對挫折,堅持學習英語的耐力的培養。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每天接觸英語。人人都會遇到挫折,這時老師的作用尤為重要,做學生堅強的後盾,永遠做學生的支持者。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我們相信:在學生的一生中總有一天他會成功的。
四 加強理論學習,把向優秀學習、向好的做法學習作為一種自覺行動
學習課程標準是學習,與同行共事是學習,與他們交談是學習,給學生上課更是很好的學習,如果沒有課堂教學,就不會有我今天的進步與提高,向外界一切自覺地學習、自覺地提高,做一名學習型的教師。因為樂於學習者才善於施教。
關於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我們是連續第五年不斷深入地學習了。透過學習,我的教學觀念、教學思想有了很大的變化。在學習課標以前我經歷過五年的較為傳統的英語知識性教學的階段,以考試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為考試尋找合適的學生。現在,我們真正認識到怎樣才算是以學生為中心,一切教學活動的設計要考慮是否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出發,讓學生在課堂活動的體驗中學習英語。這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去選擇、實踐更好的方法。
五 在具體教學中我們對課本的處理深度和做法
1課堂組織教學,基本全用英語。老師在講解有關知識、背景材料時,學生能聽到大量的英語,極大增加了語言的輸入量,學生在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是都使用英語、學生之間互相借鑑,互相取長補短。
2 關於課文分層次要求。大多數學生能夠在讀熟的基礎上背誦,並且進行有實際意義的會話表演。少數困難學生理解、讀熟。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在我們的英語課堂上消除了不開口、不能說的‘啞巴英語’現象。
3 關於口語教學。以課文中的話題和課標中規定的話題為主,在課堂教學中,在實踐練習課中,鼓勵全體學生參與討論,發言鍛鍊。
4 課堂上,誰用的時間多。如果說‘課堂是學生的課堂,要把時間還給學生’這樣一句理論距離我們比較遠的話,那麼,下面我的做法你認為據
我們遠不遠?我舉幾個例子:
1)詞彙教學:在學生具備了基本的認讀詞彙能力後,全班分成六個組(安排小組時,要安排一個能夠主持得了這個討論的同學,否則這一組將會沒有效果),組內的學生互相學習,互相糾正,並且進行造句運用。之後老師要讓每組的部分學生彙報學習結果;不同的組之間互相借鑑。老師的作用是評委、指揮、在學生說完後進行糾正。
2)對話或課文教學:老師先介紹本課的課題,發動學生,瞭解他們關於這個話題知道多少。然後,給出一系列的問題,觀看Video或聽錄音,繼續小組內討論。檢查不同的小組的討論結果。可以發動學生來領讀一些重點、難點知識。老師知識在學生不會的情況下才‘出動’。但這與‘增大語言輸入量’並不矛盾;而是根據上課內容和需要靈活安排。3)小段寫作或作文。我們要求高年級學生能夠攜句子、小段、80字以內文章。方法;舉個例子:Koala 1)讓學生來說一個詞(短語),想到什麼說什麼。very lovely; in Australia; leaves; sleep; lazy; small; famous; etc 2)圍繞這些詞(短語)說句子;3)調整句子順序:Today, I wan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famous animal in Australia—koala. It only eats the leaves of eucalyptus. It never drinks. Newly born koalas are very small, only 2cm…. This is my favourite animal—koala. Let’s make friends with them, OK? 4) 學生親自動筆。不同的學生能夠做出不同水平的文章來。有的他要照抄,很好,有的小改,很好;也有的,你讓他放些,他不幹,一定要大改,太好了! 這樣訓練了學生的思路,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增強了學生的信心,到了第二天,學生都交上了自己寫的作文。老師開始詳細地批改,哪些地方有什麼問題。在此幫助學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