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日記1000字
很喜歡江南水鄉端午時賽龍舟,那一條條龍舟猶如一條條巨龍,暢遊在江河之中,載著勇士們勇往直前。比賽時選手按著鼓點的節奏奮力地向前劃去,一條條龍舟又像一匹匹脫韁的野馬,箭一般的衝向終點。大家都奮力地划著,差距越來越小,終於一艘龍舟以很小的優勢勝出。大家都為他們歡呼、吶喊,這種場面令人十分振奮。
但家鄉的端午卻和江南水鄉有所不同,沒有水自然也就看不到賽龍舟這樣的大場面,不免讓人有些失落。曾經幻想自己有一天能親自參加一次賽龍舟,可對我來說,那只是一個夢了,漸漸地也就淡忘了。
家鄉的端午習俗大多與外地相同,吃粽子、帶香包、喝雄黃酒等。
我家住在鄉村,家鄉的端午節早已沒有了節日的那種熱鬧。人們幾乎不再親自包粽子,因為這時候大街小巷都有得賣。然而,每到端午,母親還是會自己動手包粽子。可我並不喜歡吃粽子,便覺得母親沒有必要自己做,一來太麻煩,二來路邊就有賣的,買一個多方便。於是我便問母親為什麼不買粽子吃,非要自己做呢?可母親卻總是說:“外邊買的沒有我們自己做的好吃。”是嗎?我懷著疑問買了一個粽子來,可最後吃完兩個不同的粽子卻沒有發現有什麼差別。可母親為什麼這麼說呢?唉,真搞不懂。
今年的端午節,母親依舊買了做粽子的食材。我正好閒來無事便來到廚房,母親正在包粽子,只見她用粽葉做了一個漏斗,然後舀了一勺糯米再放上一顆紅棗,然後兩隻手靈巧的`翻轉包好再用繩子紮好,不一會兒桌上便擺放了好多粽子。這一個個粽子像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一個個綠色的小三角矗立在那裡,讓我人感到莊嚴、肅穆。
看到母親熟練的手法和包粽子的過程,我也想一試身手,便拿了一片粽葉,也捲了一個漏斗,剛舀了一勺糯米放進去,沒有想到它真成了漏斗,滿地的米粒鼓著白白的肚皮嘲笑我。母親笑著說:“算了吧,你歇去吧,我包好了叫你。”看著滿地的糯米“殘骸”我便不甘心:“不!媽,我一定要包一個粽子。”我又拿起了一片葉子。媽媽看出我已經下定決心,便鼓勵我說:“彆著急,慢慢來,你一定可以。”我這次很小心地終於包好了一個,可放在母親包的一堆中它卻”原形畢露“了。它不方不正,真看不出是什麼模樣。“別灰心,下一個一定能包得更好”,母親又說。我又開始包第二個,第三個......終於我包了一個和媽媽包得幾乎一模一樣的粽子。這時母親說“:“不錯呦,徒弟都超過師父了嘛!”聽了母親的誇讚我都笑得合不攏嘴了。
粽子煮上了鍋,我心裡卻有了一種莫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