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 -如何守望孩子的幸福
今天,6月1日,國際兒童節。這一天,純真、快樂、雀躍、夢幻,充斥於每個孩子的心田。在這個草長鶯飛的季節,讓我們一起祝福天底下所有的孩子。無論你身處城市還是農村,無論你擁有卑微抑或偉大的理想,無論你是否正遭遇著學習、生活的困境,還是已經跨越了心目中的難關,我們都深深地祝福你們,祝福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一個幸福、快樂、偉大的童年。
之所以說童年是偉大的,是因為,兒童純真、質樸、天真爛漫這些人類身上的優秀品格,太容易隨著年齡增長而轉瞬即逝。豐子愷先生就曾寫就《送阿寶出黃金時代》一文,為十四歲的女兒走出黃金時代而悲喜交加,其悲者正在於“舊日天真爛漫的阿寶,從此永遠不得再見了。孩子終究會不可避免地長大,而童年時代特有的優秀品質卻值得大人們永遠去傳承和緬懷,比如不欺不瞞,誠實守信,友愛善良。
遺憾的是,當我們作為過來人教育孩子的時候,這些孩子身上具備的優秀品質,卻在不知不覺間被我們遺忘。回頭看看孩子們身處的世界,從問題奶粉到血鉛中毒甚至校園安全事件,當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席捲而來之時,我們這些擔負孩子教育之責的大人,卻正尷尬地成為其中的始作俑者。這不僅是能不能以身作則的問題,更多的反思還應在於,這樣充斥著欺瞞、不義、暴力的成人世界,又該如何守望孩子童年的幸福?
孩子是每個家庭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其實也往往因為童年也是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許多人渴盼回到童年,渴盼回到那個只有知了、池塘、鞦韆的童年,也正因為那樣的安謐、寧靜、快樂、無欺,正在成為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價值追求的重要旨歸。但要擁有這樣的快樂和寧靜,要給予孩子無憂無慮的幸福童年,在這個屬於孩子的.節日裡,大人們要做的,除了感動於孩子們的純真無邪,以及回望自己的童年,更多的或還在於如何省思自己,省思自己的行為、品格以及對家庭、社會的擔當。
近百年前,魯迅先生就曾感慨“如何做父親。社會發展至今,這樣的話題依然不過時。除了思索如何做家長,更多的人還應該思考,如何做教師,如何做食品生產者,如何做玩具生產商,如何做化工企業家,如何做一個大人,一個對弱小生命充滿憐惜,有責任有擔當有良心的大人。這樣的思索,其實往往拷問的只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線,我們更期待的,還在於成人世界能有那樣的“麥田裡的守望者——當孩子們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時,他的職責就是在懸崖邊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奔來,他就能呵護孩子,使其免遭跌落懸崖的危險。
這或許正是兒童節的真正價值所在。當孩子們無憂無慮地玩耍時,有那麼一群大人,能夠踐行孩童最優異的質樸純真、善良無欺的品格,能夠甘做“麥田裡的守望者,時時守護著孩子的安全,確保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擁有生存、健康、玩耍、公平受教育的權利——這其實正契合了國際兒童節設立的本意——一個保障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生活,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節日。這樣一個兒童權利的節日,理應透過尊重並保護孩子的具體權利,讓孩子們感到自己是快樂、幸福而偉大的。這樣的感受,也理應透過不斷的兒童權利價值重申與祝福,一天天、一年年、一代代地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