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評估個人工作總結
篇一:納稅評估20xx上半年工作總結
稅源管理科20xx上半年工作總結
區局:
20xx年以來,稅源管理科按照區局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 在
區局的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局、市局對稅收風險應對工作部署,以稅收風險管理系統應用為依託,不斷提高稅收管理質量,強化稅源管理,進一步夯實了稅收管理基礎,有效的帶動了納稅評估工作的開展,不斷的促進納稅評估工作的科學化、專業化和精細化發展。現將20xx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20xx年上半年主要的工作
1、堅持風險管理為導向,做好風險應對工作。稅源管理科
依託稅收風險管理系統,積極開展日常評估、專項評估和重點評估,20xx年上半年,已完成各類風險應對任務計 戶(次),發
現有問題戶(次),評估入庫稅款 元,徵收滯納金元,抵頂留抵 元,彌補虧損元,合計增加稅收 元。
2、有效開展納稅評估,化解稅收執法風險。在納稅評估過
程中我科嚴格要求按照現行檔案規定、規程展開工作,確保文書資料齊全,程式合法有效;強化評估人員的內功提升,熟練掌握納稅評估工作流程,堅持兩稅聯評,紮實提高評估質量;強化對納稅人的申報資料的梳理、分析,利用第三方的情報資訊,發掘問題,找準疑點,促進納稅評估工作有重點、有計劃,做到有的
放矢;強化納稅評估建議的應用,針對發現的問題,向企業和稅源管理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企業財務、稅收核算水平和徵管質量的提升。
3、完善風險應對規章制度,制定並實施《臺兒莊區國家稅務局納稅評估操作規程》。20xx年,我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和國家稅務總局《納稅評估管理辦法》、山東省國家稅務局《納稅評估管理操作規程》,結合我區稅收徵管工作實際,制定並實施《臺兒莊區國家稅務局納稅評估操作規程》。透過制定本規程,詳細梳理納稅評估工作流程,明確納稅評估中的工作流程、崗位責任、工作銜接及流轉文書等事項,使各環節的工作範圍更明確,職責更清晰。
二、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人員不足問題突出,納稅評估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工作,需要對評估物件進行詳細的、全方位的分析,這些工作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可一完成的,需要一個完整的團隊來協同作戰。我科專職納稅評估人員少、工作量大,實際納稅評估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嚴謹、不規範的情況,滿足於淺層次解除預警資訊,存在應對數量多、應對不深不透的問題。
2、現有的從事納稅評估工作的人員專業能力存在欠缺。目前,稅務評估人員雖然有一定的業務基礎和工作經驗,但未進行過相應的專業學習和培訓,評估沒有技巧,加上評估人員平時不瞭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在評估時很難抓住企業的關
鍵點,造成了評估工作費時費力,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3、納稅人提供的財務資料不完善,利用價值很低。納稅評估應該透過對納稅人的各種財務指標,結合各(轉載於:納稅評估工作總結)稅種申報情況進行案頭分析,發現疑點。目前,稅務機關對企業財務人員疏於管理,財務人員隊伍混亂,水平參差不齊。許多會計人員責任感不強,給稅務機關報送的資料不完整、不真實。這種情況導致評估人員在案頭分析階段得出的結論無法反映企業的真實問題,發現的疑點也不好落實。
4、在評估過程中,存在企業不配合、阻撓、躲避等現象,造成評估工作被動,特別是當前評估部門缺乏有效的強制手段,更加凸顯了評估部門“身單力薄”“孤軍奮戰”的工作局面。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20xx年下半年,我科仍要以年初確立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和總體目標為基準,切實抓住稅收風險應對工作為根本,為提高評估質效作出積極努力。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做好風險應對工作:
1、健全稅收風險管理體制,加強風險應對過程控制。制定風險應對規範,做好風險應對事前監控;規範風險應對流程,加強風險應對事中管理;加強風險應對複審,實現風險應對事後監督;建立風險應對評價體系,加強風險應對績效考核。具體說來,就是制定風險管理各個環節切實有用的、具體的操作規程和工作標準,並落實到日常工作中。
2、完善評估企業的後續管理,爭取做到“評估一戶、處理一戶、規範一戶”,做好被評估企業的跟蹤服務,在處理企業問題的同時,規範企業財務制度,杜絕同類問題的再次發生。加強風險聯動各部門之間的資訊共享,堵塞管理漏洞。
3、加強納稅評估方面的知識培訓與學習。從當前幹部隊伍的現狀來看,幹部的知識結構、適應能力、管理水平與當前徵管改革的要求、資訊化應用的要求還不相應,稅務幹部的管理理念、知識結構、管理技能需要加快更新,幹部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這就需要加強納稅評估方面的知識培訓與學習,讓每一名國稅幹部職工都“懂評估,會評估,能評估”,從而使納稅評估成為日常稅收工作的重要手段。
總的來說,今年上半年取得了一些成績,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和創新。但有些工作做得還不夠,如建立風險管理聯動工作機制方面落實不夠,風險管理聯動機制配合有待加強等等。20xx年下半年,將把這些工作作為重點加以突破,力爭取得更好成績。
特此報告!
篇二:納稅評估工作崗位年度個人工作總結
納稅評估工作崗位
=個人原創,絕非網路複製,歡迎下載=
轉眼之間,一年的光陰又將匆匆逝去。回眸過去的一年,在×××(改成納稅評估崗位所在的單位)納稅評估工作崗位上,我始終秉承著“在崗一分鐘,盡職六十秒”的態度努力做好納稅評估崗位的工作,並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擺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態度。在各級領導們的關心和同事們的支援幫助下,我在納稅評估工作崗位上積極進取、勤奮學習,認真圓滿地完成今年的納稅評估工作任務,履行好×××(改成納稅評估崗位所在的單位)納稅評估工作崗位職責,各方面表現優異,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肯定。現將過去一年來在納稅評估工作崗位上的學習、工作情況作簡要總結如下:一、思想上嚴於律己,不斷提高自身修養
一年來,我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並用以指導自己在×××(改成納稅評估崗位所在的`單位)納稅評估崗位上學
篇三:納稅評估工作總結
學習先進技術 積極開展自主評估
20xx年初,按照所領導安排,由我負責我所的稅政員崗和納稅評估員崗。起初接觸納稅評估工作是新鮮和陌生的,經過長期的學習和摸索逐步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下面就我對納稅評估的一些做法和經驗向各位領導和同事們彙報如下:
一、結合日常徵管,採集評估基礎資料。納稅評估需要藉助大量的資訊資料和經濟指標來進行科學地測算,全面採集和掌握涉稅資訊是納稅評估工作的基礎。在日常管理中,我特別注意對納稅人各項涉稅資料的採集,保證系統資料庫的動態更新。今年4月,區局要求重新維護納稅人基礎資訊,面對大量繁瑣的工作,我不嫌煩不嫌累,按戶發放基礎資訊採集表,收回後逐項核對錄入,保證資訊的完整準確。此外我特別注重督促納稅人按時填報真實完整的財務報表,杜絕弄虛作假敷衍了事。8月份在進行納稅評估時,發現個別納稅人申報的每一期財務報表均只是在一些必錄項上填寫0.1,針對此情況我嚴肅告知納稅人報送虛假涉稅資料觸犯《徵管法》的嚴重後果,並及時督促其補報了往期財務報表,為後續的評估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在工作中學習業務,積累經驗。今年4月,區局評估科兩次下發印花稅核查通知,共涉及我所437戶企業。根據所長按標準評估流程辦事的指示,我和所裡的同事們一起研究國稅總局《納稅評估管理辦法》和《天津市地方稅務局納稅評估工作規程》等檔案,按照規範的評估流程統一向納稅人出具評估文書,並根據不同情況採取書面回覆、約談、實地核查等不同的方法開展核查。最終106戶企業查補稅款及滯納金55萬餘元。今年7月,評估科下發對納稅人新購置土地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情況的核查通知,共涉及我所67宗土地交易。我所利用機會再次熟悉評估的流程及規範,共查補16戶企業稅款及滯納金60萬餘元。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和同事們不僅熟悉了評估的規範和流程,更加學習了評估的技術和經驗,掌握了對印花稅、房產稅、土地稅等批次評估的方法。為今後定期自主開展此類評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透過日常評估工作的開展,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全面紮實的業務素質是做好納稅評估工作的保障,為此我堅持註冊稅務師的學習全面提高業務水平,並且注重對我局網站和網際網路上經典評估案例的蒐集,學習先進的經驗和方法。
三、積極實踐,科學開展自主評估。按照區局和所領導的要求,我積極主動的開展自主納稅評估工作。前期主要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領購發票企業開展評估。在工作中,我透過津
稅系統、稅管員平臺、契耕系統和資料回放系統等軟體的配合使用,按不同的需求調取入庫稅款、開票明細、財務報表等大量資料,再對各種資料之間的勾稽關係,稅負與財務報表資料間的邏輯關係,或對比評估指標、同行業指標、歷史同期指標等方法,發現了大量的疑點。我和同事們一起對發現的疑點逐戶逐項排查。截至目前,房地產開發企業中對4戶企業糾正了不能按專案申報營業稅及土地增值稅的問題,追繳了6戶企業稅款及滯納金1266萬元,向3戶企業下發了土地增值稅清算通知書。領購發票企業中,對30戶企業已繳銷發票未取消領購資格資訊進行了清理,對18戶企業發票開具專案不明確等不規範行為進行了糾正,追繳了9戶企業稅款及滯納金2.65萬元。
四、評管結合、促進納稅服務。在開展評估工作的過程中,我透過發放資料、約談等形式向評估物件宣傳稅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宣傳誠信納稅的必要性及認真做好自查自糾的重要性。對納稅評估中發現的納稅人計算和填寫錯誤、政策和程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問題,及時給予輔導建議,提出糾正措施,並督促企業根據建議及時改正,為納稅人提供及時而有效的預警服務,降低其稅務風險。促進了徵納關係更加的穩定和諧。
10月份我所先行先試“稅源管理專業化徵管改革”,根據所領導的統籌安排我加入了“納稅評估組”,肩上納稅評估的責任更重了,我深知自己在納稅評估工作中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我將繼續鑽研和探索納稅評估的新方法新思路,以更好的服務納稅人。以上是我對納稅評估的一些體會,有不妥之處請指正,謝謝!
徵收所:劉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