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端午節

端午節民俗與民間文化知識

端午節民俗與民間文化知識

民俗與民間文化

端午節原是五毒並出之日?

端午節,人們普遍認為起源於屈原投江,端午節知識。其實在中國先秦時期“端午”之名就已存在,這個節日的真實意義卻遠沒有那麼浪漫.......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端午節的習俗可以分作下列七項來介紹:

其一,廣泛採用菖蒲、艾蒿。菖蒲、艾蒿長期被相信具有巫術和藥用的雙重價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習俗。艾蒿歷來被製成艾人、天師艾、艾虎等厭勝之物。艾人早見於宗懍《荊楚歲時記》,該書記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天師指道教法師張(道)陵,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俗傳他善於捉鬼降妖。吳自牧《夢粱錄》記南宋行都杭州端午的天師艾說到,“以艾與百草縛成天師,懸於門額上,或懸虎頭白澤。”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畫天師》引《歲時雜記》說:宋代的端午節,京都的人們除畫天師像販賣外,又作泥塑的張天師像,以艾為須,以蒜作拳,置於門上,稱“天師艾”。蘇轍《學士院端五貼子·皇太妃閣》詩之三雲:“太醫爭獻天師艾,瑞霧常縈堯母門。”此外,更著名的是艾虎。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葉編成的,有的則是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艾葉。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說:“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彩絲系虎》也談到艾虎:“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葫蘆、櫻桃、桑葚之類,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古詩云‘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作為厭勝之物,艾製品通常是與蒲製品並用的,而尤以艾虎配蒲劍最為常見。《夢粱錄·五月》記菖蒲厭勝物說,重午“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師馭虎像於中,四圍以五色染菖蒲懸圍於左右”。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雲:“端午刻蒲劍為小人子,或葫蘆形,帶之辟邪。”古俗以蒲葉似劍,稱為蒲劍,謂可辟邪;艾葉也可驅邪,多紮成虎形,或剪綵綢作虎形,上粘艾葉,稱為艾虎。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雲:“端五日,用菖蒲、艾子插於門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劍之遺意。”直到現代的日本和韓國,都仍然保留著這個方面的習俗。

其二,纏掛各種端午索。端午期間歷代沿襲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線、縷、索作為驅邪辟兇的節物,可以概稱為端午索。端午索有許多別稱,從材料的色彩著眼,稱朱索、五色絲、五彩縷、五色縷、五彩繒等;從闢兵的角度著眼稱闢兵繒;從延壽的角度著眼,稱壽索、長命縷、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百歲索等等。不管名稱如何,端午索的形制和功用則是大體相同的,或繫於小兒手臂,或掛在床帳、搖籃等處,或敬獻尊長,以闢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它的形制大體有以下幾種:一是簡單地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二是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三是五彩繩折成方勝或結為人像等,四是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鳥獸等物。① 這種習俗形成甚早。《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東漢《風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者,闢兵及鬼,令人不病溫(瘟),亦因屈原。一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五色絲,一名朱索,又有條達等組織雜物,以相贈遺。”南朝《荊楚歲時記》也有類似的記載。明代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記曰:“(五月)五日之午前,……項各彩系,垂金錫,若錢者,若鎖者,曰端午索。”此俗直到近世仍然廣為流行。現在日本在端午節為家裡的男孩子懸掛五彩旗幟,是此俗流傳到今天的一種變異。

其三,用符圖驅邪。《後漢書·禮儀志》雲:“五月五日,朱索一色印為門戶之飾,以止惡氣,作文素材《端午節知識》。”宋代及以後大行“天師符”。道家把自己的符歸在張天師的名下,叫天師符。舊時,道教宮觀端午節有用硃砂筆在黃表紙上畫符饋送或出售的習俗,供民間端午貼在門楣上辟邪。吳自牧《夢粱錄》記南宋行都杭州端午習俗,除了沿襲北宋情形,還流行符圖,“諸宮觀亦以經筒、符袋、靈符、卷軸、巧粽、夏橘等送饋貴宦之家。如市井看經道流,亦以分遺施主家。所謂經筒、符袋者,蓋因《抱朴子》問闢五兵之道,以五月午日配朱靈符掛心前,今以釵符佩帶,即此意也。……或仕宦等家以生朱於午時書‘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句。”《燕京歲時記·天師符》載北京此俗雲:“每至端陽,市肆間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畫天師、鍾馗之像,或繪畫五毒符咒之形,懸而售之。都人士爭相購買,粘之於中門,以闢祟惡。”1929年的調查所記錄的廣州午時符有兩種圖,一是天師像,一是太極八卦圖,所配的文字是一樣的:中間是“敕令五月五日午時書破官非口舌鼠蟻蛇蟲一切盡消除”,兩側是“艾旗迎百福”和“蒲劍斬千邪”。

其四,飲用藥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黃酒)。作為端午節俗的.藥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黃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華酒等,古代民間常在端五製作、飲用,俗雲可避瘟氣。宗懍《荊楚歲時記》載:“端午,以菖蒲生山澗中一寸九節者,或鏤或屑,泛酒以闢瘟氣”。唐代殷堯藩的七律《端午日》有“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的詩句。雖然蒲酒之名史不絕書,但是近世民間以雄黃酒最普及,飲雄黃酒既是家喻戶曉的《白蛇傳》情節,也是大家都遵行的習俗。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端陽》記曰:“午前細切蒲根,伴以雄黃,曝而浸酒。飲餘則塗抹兒童面頰耳鼻,並揮酒床帳間,以避毒蟲。”用雄黃酒塗抹小兒面頰耳鼻俗稱“畫額”,通常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字似虎的額紋)以鎮邪。

其五,吃粽子的習俗可謂源遠流長。《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晉代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與夏至同。先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以慄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加鹽豉秋蓼,名曰俎龜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包裹未(分)之象也。龜表肉裡,陽內陰外之形,所以贊時也。”據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雲,當時的粽子已達數種之多:“端五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錐粽、茭粽、筒粽、秤錘粽,又有九子粽。”關於粽子的起源及其形制有幾種傳說,其中最流行的是屈原的傳說。

其六,划龍舟或賽龍舟是民間過端午節的高潮,是會讓整個地方狂熱起來的競技。競渡之俗早見於南方(吳越、荊楚)。宗懍《荊楚歲時記》提到“是日,競渡,採雜藥”。隋代杜公瞻注曰:“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故並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軍,一自以為水馬。州將及士人悉臨水而觀之。”

隋代的舟楫競渡頗具規模,只是尚無“龍舟”之說。唐代的競渡使用龍舟,並有奪標的制度,與近世無異。唐人無名氏(一作張建封)有《競渡歌》詠到:“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執空揮橈”。儲光羲的五律《觀競渡》也有“標隨綠雲動,船逆清波來”的句子。所謂“奪標”、“奪錦標”,有的是在前方終點處,先泊一船,叫“標船”,賽船到達時,標船上有人把錦標(如活鴨或活鵝等)投入水中,賽船上選一水性極好的人屆時跳水奪標。傳統龍舟之制,皆以杉木,取其質輕,船長有達十一丈的,由八十橈划行,次者九丈,坐六十餘橈,短的也有七丈多,坐橈手四十餘人。唐代還有多位著名詩人吟詠過競渡,如駱賓王《揚州看競渡序》,劉禹錫《競渡曲》,張說《嶽州觀競渡》,可見競渡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盛唐風俗。

關於龍舟與競渡,清代李鬥所著《揚州畫舫錄》有更加詳細的描述:

龍船自五月朔至十八日為一市。先於四月晦日試演,謂之“下水”。至十八日牽船上岸,謂之“送聖”。船長十餘丈,前為龍首,中為龍腹,後為龍尾,各佔一色。四角枋柱,揚旌拽旗,篙師執長鉤,謂之“跕頭”,舵為刀式,執之者謂之拿尾。尾長丈許,牽彩繩令小兒水嬉,謂之掉梢。有“獨佔鰲頭”、“紅孩兒拜觀音”、“指日高升”、“楊妃春睡”諸戲。兩旁槳折十六,前為頭折,順流而折,謂之“打招”。一招水如濺珠,中置戽斗戽水,金鼓振之,與水聲相激。上供太子,不知何神,或曰屈大夫,楚之同姓,故曰太子。小船載乳鴨,往來畫舫間,遊人鬻之擲水中。龍舟執戈競鬥,謂之“搶標”。又有以土瓶實錢果為標者、以豬胞實錢果使浮水面為標者,舟中人飛身泅水搶之……送聖後奉太子於畫舫中禮拜,祈禱收災降福,舉國若狂。

這裡除了賽龍舟奪標的描述,還說到請神、供神的做法,看來這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習俗。廣東東莞的李建青在1929年敘述家鄉端午習俗時說,“我鄉的龍舟競渡,是和附近各鄉聯合舉行的,由五月初一起至十五止,每鄉輪值一天,如今天是某鄉當值,那麼,各鄉的龍舟,都要扒到某鄉去競渡了。競渡那天,各鄉都有請菩薩看龍船的舉動,禮節很是隆重,由鄉中的耆老們聯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