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作文

端午節見聞作文600字

關於端午節的見聞作文600字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書,包羅永珍,在這美好的日子裡,世間萬物,千姿百態,需要我們仔細觀賞,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才能看到它的美麗,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道,話不多說,那麼,下面快來欣賞下列文章吧!希望給您帶來回味無窮的體驗和感受哦!

端午節的見聞作文(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難得這次六一遇上了端午,所以我們連放了三天假。於是,媽媽決定帶著我去外婆家感受一下過節的氣氛,由爸爸開著車,來到了外婆家。

一進門,我便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粽香味,我來不及脫下鞋,“飛”一般地衝進了廚房,只見鍋裡放著一串小巧玲瓏的粽子,我順手拿了一個,剝開粽葉,兩三口就把它吃進了肚子裡。不一會兒,外婆回來了,見著垃圾桶裡的粽葉,笑吟吟地對我說:“等一下咱們來包粽子吧!”我開心地說:“贊成。”

過了半個小時,外婆端來了洗淨了的粽葉,我好奇地摸了摸,問:“這是啥呀?”媽媽嚥下去的一口茶差點噴了出來,說:“這是粽葉啊……”我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忘了嘛。”不一會兒,外婆拿了三盆材料走了過來,我看了看,哦!原來是香菇、竹筍炒肉還有糯米呀。我們來到了陽臺上,拿了兩把椅子坐了下來。外婆拿起兩片粽葉,弄成勺子狀,用湯勺打了一些糯米、少許的香菇和竹筍炒肉,最後再用一勺糯米把餡料都蓋住,壓了壓,把它弄成小三角,綁在了粽繩上。我見了,也學著外婆的樣子,拿了兩片粽葉,左翻翻右掰掰。粽葉好像和我作對一樣,不是漏洞,就是分開。我氣壞了,使勁地一掰。啊哈!弄好啦。我的臉比翻書還要快,馬上做出了勝利的表情。接著,我把料一樣一樣地裝進了“粽子殼”裡,把它給包好,笨手笨腳地把粽子綁在了粽繩上。一看外婆,哇塞!外婆已經把那一把的粽繩給綁滿了!那粽繩看上去就像是一棵長滿了粽子的樹。我也加油起來,一鼓作氣包了三個。這三個粽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媽媽見了,對我說:“不錯嘛,你的粽子能評上一個‘形態各異獎’喲!”我笑了笑。

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那一盆滿滿的粽葉一下子就精光了,而我也吃上了我包的'粽子。嗯!還是覺得自己包的粽子比較好吃呀!

我愛端午節,更愛我的外婆和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的見聞作文(二)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節日的習俗之一是吃粽子,所以這一天,全校組織了一個活動——包粽子。

那天下午,我來到學校時,看見我們班同學已經在一棵樹下站得整整齊齊了,同學們有的帶著糯米,有的帶著長長的、清香的粽葉。

進了教室,有一些媽媽、奶奶己經忙上了,我們趕緊參與勞動,鋪上一次性桌布,擺好了糯米、粽葉、勺子等。隨後,老師宣佈:“包粽子開始。”我一頭霧水,不知從何下手,只好站在張奶奶旁邊觀察,只見她左手掌攤著粽葉,右手左一折,右一撓,一個錐體粽窩就形成了,接著她往窩裡裝了些棕米、紅棗、花生米,然後用粽葉的長端封蓋住粽窩的窩口,又用粽繩捆紮結實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誕生了。差不多七、八分鐘她就包好了五個粽子。再看看周圍的其他家長和同學,有的在清理粽葉,有的在摺疊粽窩,有的在填裝食材,有的在捆綁,整個一片繁忙的景象。我也興奮地操作起來,可“看花容易繡花難”,我笨手笨腳地好不容易折成了一個窩,慌忙地往裡填裝滿了食材,但是,這小小的粽葉太調皮了,一點兒也不聽話,當我捏住左邊,右邊張開了,捏住右邊,左邊張開了,我著急得滿頭大汗,這是怎麼回事啊?一旁的張奶奶說:“鬥窩裡面裝得太滿了,要少裝一些,”我恍然大悟,這次只裝了7分滿,一下子就蓋住了窩面,用粽繩捆了個結結實實,雖然那形狀不怎麼好看,但我很開心。接著我又連續包好了四個粽子,一個比一個好看,看著張奶奶投來讚賞的目光,我心裡別提多得意了。

晚上,媽媽把我親手包的粽子煮熟了,端上飯桌,一陣清香撲鼻而來,爸爸媽媽嚐了粽子以後,向我伸出了大拇指,我的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

這次集體活動,我不僅收穫了快樂,還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這個端午節是我過得最有意義、最快樂的節日。

端午節的見聞作文(三)

我的家鄉在湖北,時至五月,家鄉的空氣裡瀰漫著粽子的香味。是啊,端午節到了!端午節在湖北俗稱端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喝黃酒,龍舟下水喜洋洋!正如這首民謠所唱,在每年的端午節,湖北各地均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黃酒、懸艾草的習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歸縣端午龍舟競渡,非常隆重,還有祭祀、招魂等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活動。

檢視史書,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紀念直言敢諫的伍子胥之說、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說、有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說。而在家鄉,千百年來,尤以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佔據主流地位。

據史書記載,屈原為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天的湖北宜昌市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去職與流放,卻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的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國家被侵略,含恨報石投江,楚國百姓聞訊奮起駕舟營救,此後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又怕江河裡的魚吃屈原的身體,就紛紛拿米團投入江中,後來便有了包粽子的習俗。每年的端午節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祭拜習俗,體現了百姓對愛國詩人的敬佩與思念。

從2008年起,我國將端午節規定為法定節假日。2009年,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這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案。

千山萬水粽是情,千秋猶憐屈子心,詩人仰天出門去,世間難覓離騷人!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文化源遠流長,其在文學方面的造詣,是中華文明璀璨的明珠;其高雅的文人氣質和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

又是一年端午節,隨著知識的增長,我對端午節的來歷和意義有了更深的瞭解,其風俗習慣及文化傳承,增強了我們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