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環保實習報告
【提要】本篇《環保實習報告》由小編特別為需要實習報告的朋友收集整理的,僅供參考。
內容如下:
20**年6月1日,國務院頒佈的“限塑令”正式施行,根據規定,從即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膠購物袋明碼標價,並在商品價外收取塑膠購物袋價款,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膠購物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併收取。
時至今日,“限塑令”實施已超過一年。在這一年裡,“限塑令”對商品市場塑膠袋使用的情況有多大的影響呢?是不是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帶著這些疑問,我對超市和集貿市場的塑膠袋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在超市的調查情況
時間:20**年8月15日星期六16:00
地點:開平市長沙益華廣場華潤超市
我採用在超市門口定點觀察的方式,在5分鐘裡觀察了100個消費者使用塑膠袋的情況,得出以下資料:
自帶購物袋的人數(包括手提袋和自備塑膠袋)
既用購物袋,又用收費塑膠袋的人數
調查發現,華潤超市的消費者使用收費塑膠袋的佔了大多數,超過50%,達到53人,而使用購物袋而不使用塑膠袋的僅有14人,由於塑膠袋收費而平口袋不收費,有25人使用平口袋代替塑膠袋,另外有8人直接提著商品。
由調查可見,消費者使用塑膠袋的現象依然嚴重,環保意識還有待增強,另外,平口袋的免費使用也被某些消費者鑽了空子,直接導致平口袋使用量劇增。在調查的過程中我發現了消費者偏好的特點,一是使用收費塑膠袋的往往是因為買了大量的商品,一般的購物袋容量不足以放下所有的商品,或者需要好幾個購物袋才可以放下所有的商品。二是使用購物袋的消費者通常買的商品並不多,購物袋可以容下。三是部分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數量較少,便可以直接放進手提袋或者空手提著商品,或者使用平口袋裝商品。由此可見,購買商品數量的多少跟消費者是否傾向於使用購物袋有很大的關係。
經過分析,我認為這是跟收費塑膠袋的價格在購買商品的.價格中所佔的比例有直接關係。當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數量較多,金額較大,塑膠袋的價格在總金額中所佔的比例就小,消費者就不會計較多花幾毛錢購買塑膠袋,相反,如果購買的商品數量較少,金額不大,塑膠袋的價格在總金額中所佔的比例就小,消費者就會傾向於不使用塑膠袋。
二、在集貿市場的調查
時間:2011年8月16日星期天9:00
地點:開平市長沙幸福市場
同在超市使用的方法一樣,我在幸福市場大門口連續觀察了100個消費者,並得到了一下資料:
自帶購物袋的人數(完全不需要塑膠袋)
在集貿市場的出口觀察了100個消費者,完全不需要使用塑膠袋的僅僅有3人,僅佔3%,其餘的97人均使用了至少一個塑膠袋,這種現象說明,“限塑令”在集貿市場的約束力並不強。
集貿市場裡,幾乎每個消費者都提著塑膠袋,有的提著一兩個,但更多的是提著七八個,至於塑膠袋裡面還有多少個,就不得而知了。在鮮魚檔口,買一個魚頭要用塑膠袋裝,在豬肉檔,買塊豬肉要用塑膠袋裝,在瓜菜檔,買一條節瓜要用塑膠袋裝,“限塑”究竟“限”在什麼地方了?觀察中發現,儘管使用購物袋的消費者也有,但並不多見。
一副食品檔口的老闆說:“不要說我們這種副食品檔口,就算是整個集貿市場,塑膠袋的使用量依然很大,與限制塑膠袋之前相比,塑膠袋的使用量並沒有明顯減少。原因其實很簡單,像我們這種副食品,比如紅棗,一粒一粒的,人家買一斤紅棗,你不可能不用塑膠袋吧?就算人家只買一兩,也必須用到塑膠袋。還有些貨物是不可能不用塑膠袋的,比如米,豆類,散裝麵粉,這些無論如何也得用個塑膠袋吧?我們副食品檔口的貨品基本上都是這樣的了,所以塑膠袋限不限制都好,我們這裡也一定要用到塑膠袋。”在談及提供塑膠袋是否需要收費的時候,老闆搖了搖頭,笑著說:“不可能收費,一斤綠豆4元,裝一斤綠豆起碼要用兩個塑膠袋,就算是每個1毛錢,也不現實,消費者不肯,我們也不想那麼麻煩找零錢。要知道啊,集貿市場的消費者都是非常精打細算的,多1毛錢他就不來光顧了。”
工商行政管理人員說:“儘管‘限塑令’頒佈已經一年又多,但老實說,在集貿市場,‘限塑令’的實施有困難,近日來我們已經加大了對集貿市場限塑整治行動的力度,積極進行宣傳,召開市場業戶座談會明確‘限塑令’的意義和要求,把限塑作為一項長期的經常的工作抓緊抓好。”
三、“限塑令”實施情況的思考與完善“限塑令”的建議
1.“限塑令”,是限制而不是杜絕塑膠袋的使用,這需要消費者必須要有良好的環保意識和自我監督能力,否則塑膠袋究竟在什麼地方該用,什麼地方不該用,大家都說不清,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比如,買一瓶醬油,可以用購物袋裝也可以用塑膠袋裝,環保意識強的自然會使用購物袋,而意識不強的就會使用塑膠袋,但是使用塑膠袋可以使用一個,也可以使用兩個,使用兩個的消費者認為一個塑膠袋不可靠,這樣的理由不能不讓商家多給一個塑膠袋,商家也不會為了一個塑膠袋而讓消費者不悅。這就涉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