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孝順名言警句-中華孝道名言
導語:“孝道”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下面是由小編整理收集的一些關於孝順的名言,歡迎大家閱讀借鑑。
關於孝順名言警句_中華孝道名言
名言警句大全
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採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拉法格
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格言集錦》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第四》。
好飯先盡爹孃用,好衣先盡爹孃穿——《勸報親恩篇》。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父慮後母虐,鸞膠不再續。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勸孝歌》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勸孝歌》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省心錄》。
名言警句大全
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格言聯璧》
時時體貼爹孃意,莫教爹孃心掛牽——《勸報親恩篇》。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勸孝歌》
深恩未報慚為子,淺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第一》。
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二十四孝·為母埋兒》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勸孝歌》
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家語·弟子行》。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名言警句大全
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佚名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孃受,憂愁莫教爹孃耽——《勸報親恩篇》。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第四》。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離婁上》。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何鑄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大學》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