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手抄報關於屈原
導語: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那麼關於端午節手抄報要怎麼畫呢?以下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端午節手抄報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端午節手抄報關於屈原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臨了。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主要活動。雖說,沒有看見精彩的龍舟比賽但是我親自包了一會粽子。
“哇,真香!”我迷迷糊糊地說。這是什麼香氣呀?告訴你吧,那就是粽葉香啊!香氣迎來,嗯!太美了。幾片洗淨的粽葉散發著清香白花花的糯米在粽葉的襯托下更白了。咦,棗子,五花肉,蛋黃,這有什麼用呀!呵呵,當然要和糯米配在一起嘍!我看見媽媽學的呢麼起勁,心裡毛毛的。不禁也動手了。婆婆準備手把手教我可我不同意,因為自己報的粽子才更香呀!這樣才更有意義嗎!我看著婆婆的手,左手將粽葉凹成錐型。在錐型粽葉裡放上一大堆糯米,外加一個蛋黃,兩塊五花肉。一這米從哪來的? “ 啊,婆婆米。。米漏了!” 我大叫.“重做個把!”婆婆輕鬆地講。我這次吸取了教訓,成功順利做到倒數第二部,這可是最難做的一部,好就在這裡好,不好也在這裡不好我認真的扣了幾道,第一個就成功了。接著,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不一個精巧。婆婆將粽子放入鍋裡住了一會,我吃了自己包的粽子心裡喜滋滋的。
端午節,真可謂是粽葉飄香,肉裡有字!
端午節手抄報關於屈原
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XX多年的 歷史。 傳說在古時候有一個受人愛戴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故投江自盡後,老百姓們自發地划著龍舟去撈救他,還向江中拋撒粽子,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後來,每到這一天,人們都要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現在,每當端午節來到時,許多人家都會包粽子,各種風味、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棕香的季節裡紛紛湧現。
如今,端午節最開心的就是我們孩子了。端午節又叫娃娃節,我們小朋友不但可以掛鴨蛋包,還可以佩帶五顏綠色的香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編織的“長命縷”,系在小孩的脖頸,手腕上或足踝上。 往年,爸爸媽媽到這一天,就帶著我到爺爺,奶奶家過端午,吃午飯時,總能看到鴨蛋黃。吃過飯,媽媽和奶奶就開始包粽子,她們先去買好粽葉,再把肉、棗子或花生米放進,再拿針穿過去,煮熟以後,香甜可口的.粽子就可以吃了。奶奶家裡還曬著許多艾草和蒜頭,用來消毒或辟邪。 端午節真有意思啊!
端午節手抄報關於屈原
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端午節快到了。一提到端午,我就會想起小時侯唱得一首兒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滿香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是吃粽子和賽龍舟,這種習俗傳說起源於楚國。因楚國人捨不得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屈原,也借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兒,以免魚兒吃掉屈原的身體,還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這天,媽媽總會買上艾草和菖蒲掛在門前。燒上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飯桌上五紅是必不可少的:炒莧菜、紅心鹹鴨蛋、烤鴨、龍蝦、黃鱔。媽媽不會包粽子,就從超市買來各種餡料的粽子,有豆沙粽、火腿粽、蛋黃粽、蜜棗粽。我最喜歡吃火腿粽,那味道可真香啊!
媽媽還喜歡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我的脖子和手腕上,太好玩了!
我真希望明天就是端午節,端午節讓我好期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