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書筆記

冰點故事 讀書筆記

冰點故事 讀書筆記

下面品才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冰點故事 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和參考。

冰點故事 讀書筆記

篇一

英國詩人布萊爾有一首小詩《天真的預言》:一粒沙裡見世界,一朵花裡見天堂,把無限放在掌心,讓永恆收藏剎那。

李大同說:“我從不認為我本人具有平民的視角。在實際運作中,我關注的還是‘不普通’這三個字,任何普通都不能引起我的興趣。而原本普通的人,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或者在不普通的命運中展示出了一種普世價值,這才是能夠打動我的地方,也是新聞的基礎之一。”

前者像禪語,後者像新聞理論,但某種程度上,表達了相同的含義:運用獨特視角把握外圍世界與時代脈搏。這種感悟,在閱讀《冰點故事》一書的過程中,時時震撼著我的心靈。

北京最後的糞桶蘊含著什麼?一次搬家為什麼值得報道?撇開編輯的勇氣,我更欣賞編輯的眼光。《冰點》的很多選材,放在其他編輯手裡,很可能是另外一種命運。新聞的隱性價值被李大同演繹到了極致,他用獨特的眼光讓糞桶和搬家煥發出獨特的風采。事件或人物的新聞價值原本存在,李大同並沒有賦予他們任何價值,他做的,僅僅是拂去他們表面的塵埃,僅僅是讓他們自身的價值綻放而已。不過但此一點,足可見差距。

循著一個編輯十年的《冰點》歷程,你能看到一個新聞人胸中的激情與夢想。國際政治的風雲變幻,國內問題的錯綜複雜,這一切對於新聞人來說像一場硝煙瀰漫的戰爭,記者們是一群戰地記者,我們每天讀到的大新聞則是他們的戰地作品。戰爭雙方、戰爭結果、傷亡人數„„他們用手中的筆記錄了戰爭,記錄了歷史。這或許是個不恰當的比喻,請再容我作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說這些記者是杜甫,寫下了“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的詩句,那李大同則是陳陶,吟出的是“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裡人.”——兩者沒有高低之分,只有角度選擇的不同。李大同喜歡選擇在硝煙蕩盡之際來到戰場,擷取別人不曾注意的平凡,用更底層、更深邃、更獨特的視角詮釋戰爭,因為他的理念是:新聞的最高使命,絕不是“記錄”下來一點什麼,以後供個把歷史學家來做資料。恰恰相反,新聞如果不能影響“今天”,那才是失職和對我們職業天條的褻瀆。從一粒沙裡尋找世界,細微又獨特,李大同希望影響力能在這裡建構,雖然後期有些偏差。

改革開放轟隆隆地前進著,社會顯示出祥和繁榮的景象。但改革勢必伴隨衝突與鬥爭,被其精神感動,李大同決心幫助後輩,仔細讀完稿子,卻從不起眼的一個200字自然段發現了合適的題材,《你在哪兒,媽媽》這篇文章由此出爐。

喜歡獨特的`視角,因為李大同不滿足新聞的紀實功能,他要的是新聞的影響力。透過揭示普通中的不普通是提升影響力的有效方法。眼睛盯著下面,腦子裡想著上面,猶如埋藏炸彈,在土裡埋得越深,一旦爆炸,震撼力就越強。但是,另一方面,因為急於影響社會,李大同自覺不自覺地將個人觀點融入《冰點》文章,有些報道顯得有失新聞平衡。《不僅僅是語文》這篇文章讀來酣暢淋漓,但細細一想,中國的語文教育已被批判得一無是處,現實果真如此讓人絕望麼?至少成長在現行語文教育體制下的我們不至於只會寫八股文。如果新聞被烙上太多編輯個人價值判斷的印記,我們有理由懷疑新聞的廣義真實程度。

《冰點故事》給我開了一扇窗,推開窗戶,我看到了一篇新聞見報前的命運軌跡。採訪新聞的艱險,觸碰新聞底線的心驚膽戰,新聞這條路充滿困難,也充滿挑戰。李大同勇敢嘗試過,成也《冰點》,敗也《冰點》,不管現實狀況如何,對未來,我們和他都應該樂觀。現在,我們要鍛造的是新聞人的“火眼金睛”,從一粒沙裡看到世界而不僅僅只有沙子。戴著鐐銬起舞,要學會尋求最廣闊的生存空間。

篇二

《冰點故事》是《中國青年報》資深編輯,《冰點》創辦者李大同先生的著作。在書中李大同先生用翔實的故事,透過自己的言語,回顧《冰點》十年的實踐,既有成功,也有失敗,還有無奈的妥協和硬起頭皮的抗爭。他說:“我和本報同仁所致力的,是在限制中的發揮。”

我們可以知道《冰點故事》寫的是多年來《冰點》的實踐,由一個一個故事組成,也間有這些年裡的一些思考文字。其中既有成功,也有失敗,還有無奈的妥協和硬起頭皮的抗爭。如果說,新聞工作者在某種意義上是在“記錄歷史”的話,那麼,在這本書裡將嘗試寫寫“如何記錄”歷史,談談一個大報編輯在自己主持的版面裡,如何記錄自己眼中的中國的故事。

“我從不認為我本人具有窮人的視角。在實際運作中,我關注的還是“不普通”這三個字,任何普通都不能引起我的興趣”,“新聞的使命在於“影響”當代而不是“記錄”當代,完全是由新聞的基本特徵所決定的。這個基本特徵是——“新聞只有一天的生命力”,“新聞運作的真正內涵,往往不在報道之內,而在報道之外。我的理解是新聞寫作這些都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採訪時,怎樣去挖掘新聞,和怎樣弄到線索。另外對社會的認知程度,對事件的看法態度能否有個提升,等等,文章寫出來只是把採訪的東西進行了文字上的展現”。書中先生的這些隻言片語讓我重新陷入深深的思考:“不普通”的著眼點是什麼,什麼是“普通”與“不普通”判斷的依據;“新聞只有一天生命力”那麼我們該怎樣去抓住新聞發生的那一刻,怎麼用新聞去產生影響或效果;怎樣真正的更好的去挖掘新聞,尋找線索也是我們該思考和努力的一個地方。

在書中,先生指出“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細節。對細節的描寫是一個好新聞人必備的要素,也就是觀察的敏銳和細緻。”,“新聞的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新聞媒介的中立性,以及專業記者按職業客觀性規則進行的採訪。但這樣一種自述,怎樣判斷它的真實性呢?對我們來說,判斷這類稿件的真實性通常只能透過常識和對稿件內部邏輯的分析。如果不違背常識,邏輯上也沒有衝突之處,一般可以認定為是真實的,但仍然有風險”。新聞真實一直都是大眾和社會在不斷探尋的東西。新聞時刻都在發生,現代傳媒技術迅速發展,各種傳播渠道不斷衍生,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面對巨大的壓力和隨時會被淘汰的危機,有一部分媒體和新聞從業者背棄了新聞真實的準則,用巨大的“噱頭”吸引受眾的關注,“假新聞”,“不實報道”事件不斷髮生,受眾開始懷疑,不確信,這就是當下媒體的現狀。“真實新聞”,“事實真相”,“新聞背後的故事”成為越來越難了解的方面。由此,我們更加知道改變這種現狀,書寫“真實”,成了媒體工作者的責任。

《冰點故事》用《冰點》十年的實踐,故事,記錄過程,讓還未踏入新聞崗位的我們更加了解新聞事業的艱辛和巨大責任。

篇三

近400頁密密麻麻的文字,沒有一張插圖,卻有30多萬的字字箴言,一口氣讀下來,真的酣暢淋漓!

本書介紹了冰點創刊10年的發展軌跡,也可以說是李大同老師的一個“業務自傳”。在讀本書之前就有耳聞冰點在新聞界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通篇讀來,李老師反覆強調的只有一件事,“普遍閱讀興趣”。冰點10年500多篇特稿,內容五花八門,卻從未丟棄過這個主題。每當衡量一個題材時,李老師總是和記者一起,將自己儘量還原為一名讀者,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去看這篇文章:多大程度反映社會現實?多大程度上值得人們關注?是否多數人能產生共鳴?是否代表了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等等。

對於“冰點”關注普遍閱讀興趣的選題,印象最深刻的是冰點一次大膽的嘗試,轉載摘編的一篇稿子《不僅僅是語文》。從小學到大學,語文一直伴隨我們成長,我們的作文或多或少都寫過扶老奶奶過馬路,借同桌橡皮的假故事,來應付那一篇篇《最難忘、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也曾運用這樣的套話‘本文透過敘述了什麼表達了什麼讚美了什麼’來概述各種古今中外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樣種種八股式桎梏思想,卻遲遲得不到解決。直到這樣一篇乾貨,將這種毫不掩飾的客觀事實擺在讀者面前,沒有主觀評論,只是一個個切實發生的能讓人產生強烈共鳴的事件,就這樣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對語文教育的批判和反思,從而引起中央的重視,開啟了新語文教材的改革。

不管是“五叔五嬸”的重情重義,還是對安樂死的奮力抗爭,甚至一個有自省意識的“鬼子兵“,冰點教會我的最重要的,便是真實、理性、著眼細節。新聞並不是大人物做的事才是新聞,普通人做的不普通的事也可以是新聞,甚至產生極大共鳴,對社會產生深刻影響。

冰點至今依舊不斷昂首挺進,它越來越精英,越來越能影響社會,它也從未放棄過堅守的“讀者本位”,放棄不下普通人真實而不普通的故事,希望冰點越辦越好,一路順遂。

冰點簡介: 《冰點》是中國青年報1995年開辦的一個專題特寫版。“更多地關注普通人的生存狀態和想法”,首次將普通百姓的生活作為中央媒介新聞著力表現的物件,引起讀者熱烈的反響。其後,《冰點》創出一條透過對普通人生活細膩、生動的描述為基點,全面深刻地反映社會現實與變遷、謳歌真善美、抨擊假醜惡的辦刊新路。《冰點》報道被各地報刊大量轉載;其中多篇被拍成電視專題片;有4篇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目前《冰點》已出刊330多期,累計近300萬字。《冰點》報道已有三家出版社精選成書,被多所大學新聞系列為必讀參考書。理念:普通人佔這個世界的99%,只有贏得平凡,才能贏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