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我的好媽媽》觀後感

《我的好媽媽》觀後感

“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以下內容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我的好媽媽》小學生觀後感,歡迎參考!

《我的好媽媽》觀後感

今天,我幫媽媽分擔家務,媽媽準備大掃除,爸爸出差不在家,所以我幫媽媽分擔家務。我和媽媽各拿一個盆和一條毛巾,然後往盆裡倒滿了水,媽媽檫桌子,我擦窗戶。我先把毛巾弄溼,然後仔細的擦著窗戶的每一個角落和縫隙。不一會,一扇窗戶就擦完了。呀!還沒擦完那。我看到後,就過去幫媽媽擦桌子。十分鐘後,我和媽媽共同擦的桌子很淨。我和媽媽又向其它的東西、物品、工具、牆、、椅子等進攻。不一會,一扇窗戶就擦完了。呀!還沒擦完那。我看到後,就過去幫媽媽擦桌子。十分鐘後,我和媽媽共同擦的桌子很淨。我和媽媽又向其它的東西、物品、工具、牆、椅子等進攻。大約一個半小時家裡的東西拳擦淨了,包括我們腳下的木地板。大掃除後,雖然覺得有點累,但把媽媽分擔家務的事很快樂!

記得有一次看見家人玩燈籠,我說:“媽媽我也要玩。”媽媽說:“那好吧。”媽媽順手掏了十元錢給我,我把燈籠買回家的時候,媽媽又對我說:“以後少花錢知道嗎?”我說:“為什麼呀?”媽媽說:“貧困山區的孩子還缺錢、缺吃的,以後少花錢懂了嗎。”我說:“懂了。”然後媽媽教我趕快洗澡睡覺。第二天,媽媽讓我路上小心,別心不在焉的,就這樣我高高興興地上學去了。放學了,阿媽問我想吃什麼,我說隨便,媽媽卻不讓。爸爸回來後,我們一起吃了晚飯,還看了電視,天漸漸變黑後,我們就洗洗睡了。我想愛是無私的奉獻,是平凡的話語吧。

《我的好媽媽》觀後感

第一次看完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忍不住又翻閱了一次。無論是以媽媽的角度還是老師的角度閱讀這本書,都受益匪淺。

“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就是這本書的引。一開始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有一大部分原因在於看到了這個引。前言有一段話也很吸引人:年輕的父母也得到一塊玉——可愛的孩子——多年後的結果卻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這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別,就是後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

作者尹建麗是一位教育專家,曾經做過老師,同時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培養了一位出色的女兒,因此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從事教育工作,以及身為人母教育女兒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經驗之談,同時這又是一本非常專業的教育書,書中的觀點與事例緊密結合,闡述得有理有據,最主要的是,此書能給家長提供了大量切實可行的教子辦法。該書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加上作者作為教育專家的獨特視角為讀者奉獻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和點評。把我們一般家長經常會認為很正確的事情從孩子和教育的角度進行了顛覆。而透過她自己對女兒16年的實踐教育,告訴家長們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不難,把一塊玉雕琢成藝術品*的是正確的工具。

每讀完一篇,我都會馬上對照一下我自己,發現我自己原來也在用著鋤頭一樣的工具在雕琢著自己手裡的玉,想想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只不過用的次數多少而已。

有幾個章節我更是看到了一個教育專家的教子方法,例如:不寫暴力作業、學習不要刻苦努力、替孩子寫作業等等,這在一般人看來簡直是亂套的東西,在教育專家的筆下卻是那麼的自然合理。不得不讓我佩服真正的教育的力量不是強硬而是方法。

另外作者十分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書的第二章幾乎都在講早期閱讀的,從閱讀的重要性,閱讀的方法,到閱讀給學習帶來的好處,闡述得很詳細,並且舉了很多的例項。用作者的話說,閱讀是一根“魔杖”,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

書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的方法和經驗,因此具備可操作性。並且,作者對現行的.教育弊病做了大膽的批評,觀點鮮明。對於讀者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例如在如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與我們家長常見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維:“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聽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覺得不可思議。細細揣摩後,才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頓悟。

培養一個好孩子,不僅是對家庭負責,也是對未來社會負責。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鋤頭——當我們手上有一塊玉石時,我們必須做得正確。

《我的好媽媽》觀後感

九月中旬,我就跟囡囡同學的媽媽借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看了整整一個月。這本書寫得很好,我真是一字一句的看,時不時還做了些筆記。

這本書讓我知道,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是要做到不發脾氣,呵呵!作者——尹建莉,是一個好榜樣,在她女兒常常犯錯的時候,她都能心平氣和的,和顏悅色地去講道理。這個對我而言,我沒做好,我在反省中決定開始改好我的脾氣。

我還筆記了我認為可參考的幾點說法或建議:

1、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

2、孩子做錯了事情,她已經知道由於自已的疏忽給父母帶來麻煩了,這種情況下,父母用不著再責備她,如果責備她,倒是給她辯解卻不肯反省的機會。

3、開小賣部、擺菜攤:可以學計算題(加減乘除),儘可以用真錢交易。

4、讓孩子當小老師(如字拼音):要賦權,讓孩子牚權,注意不要挑剔孩子講課的毛病,理由不能總是用自已小時候沒學好的藉口,可以試假裝驚訝的說,明明做錯的題卻說是老師判錯了,得以一起認識分析。另外,做錯題,再做一遍,然後講一遍出來,能掌握得更好。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永遠成功的教學方法就是,給學生一些事情去做 ,不是給他們一些東西去學。

所以,當家長想要孩子的學習進步時,應該創造出機會讓孩子運用他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多創造開小賣部的實踐機會,孩子多半就不會為學習苦惱了。

5、學習的“魔仗”是課外閱讀物,有一種魔力,賦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就會很好;凡缺少閱讀的孩子的學習能力能力一般都表現出平淡,哪怕是寫作業速度,一般來說他們也比那些閱讀多的同學要慢得多。誰不善於閱讀,他就不善於思考,學習能力的構建好比蓋房子,語言系統相當於工具,“智力背景”相當於工程背景(無形但重要的內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個蓋房子過程就是件比較輕鬆的事,也能保證質量。

學習寫作也一樣,最好的技巧應該是最簡單的閱訊和寫作來說,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拋開了閱讀所講的種種技七,最多可以稱為“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請自來,沒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沒有實現的條件。

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語感,因為千萬次地見識過流暢的句子,建立起了良好的語感,積累了豐富的詞彙,語感好,語彙豐富,寫出的句子自然沒有毛病。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閱讀的功能在於薰陶,而不是“搬運”,眼前可能看不出什麼,但只要他讀得足夠多,豐厚底蘊遲早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來。

讓孩子讀正版原著,不要讀“縮寫本”。

不少家長不關注孩子的課外閱讀,只是熱衷於給孩子買作文選,訂中小學生作文雜誌。這是一個極大的認識誤區。

在讀什麼的問題上既要給孩子一些引導,也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一箇中心就是儘量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先考慮有趣,再考慮有用。

一定要讓孩子到正規的書店買書,不要在地攤或一些不三不四的小店裡買,以防買到內容低俗的書刊。

閱讀貧乏的人,一定是語方貧乏的人,同時也是思維貧乏的人。(我超同意這一點.)

學好語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閱讀,在語文學習上沒有閱讀量的積澱是不行的。

6、有句話說:世上最可怕的兩件事是庸醫司性命,俗子議文章。”前者能要人的命,後者能扼殺人的激情和創造力。

之所以說“說真話”是寫作地最大技巧,在於說真話可以讓人產生寫作興趣,發現寫作內容,即想寫,並有東西可寫——沒有這兩點,寫作就是件不可想象的事。

寫作時請首先記住 “說真話”——“寫作技巧”。

培養一個人怎樣寫作,在另一個意義上就是培養一個人怎樣做人。寫作中的虛構與虛假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它實質上是有想象力與缺乏想象的區別。

孩子十二、三歲進和青春期後,父母就不要單獨與異性孩子同床睡覺,有資料說男孩如長期與母親睡一張床,長大結婚後可能會性功能障礙。女孩如長期與父親睡同一張床,也不利於心理健康發育。

孩子說謊不外乎的兩個原因,一個是模仿大人,一個是源於壓力。每個孩子的謊言都是從這裡來的。

7、許多家長的失誤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錯誤,所以批評一直貫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長不說,孩子就不懂得改變,不說就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事實上,犯錯誤是兒童成長的必修課,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錯誤,用不著一發現孩子哪裡做得不好,就批評教育一頓。在讓孩子認識錯誤並改正的過程中,“不說”往往是最好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