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加皮的功效與工作 香加皮的功能主治及臨床應用
導語:香加皮來源於蘿科植物槓柳的乾燥根皮,香加皮別名北五加皮、五加皮、槓柳皮、臭五加、山五加皮、香五加皮!以下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整理的香加皮的功效與工作 香加皮的功能主治及臨床應用,歡迎閱讀參考!
【成份】莖皮和根皮含十餘種甙類化合物,已知其結構的有強心甙槓柳毒甙和皂甙槓柳甙K、H1、E。還含4-甲氧基水楊醛、α-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α-香樹脂醇乙酸酯、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等。
【功能主治】祛風溼,壯筋骨。治風溼性關節炎;小兒筋骨軟弱,腳痿行遲;水腫小便不利。
①《四川中藥志》:"鎮痛,除風溼。治風寒溼痺,腳膝拘攣,筋骨疼痛。"
②《陝甘寧青中草藥選》:"祛風溼,壯筋骨,強腰膝。"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浸酒或入丸、散。
【選方】①治風溼性關節炎,關節拘攣疼痛:北五加皮、穿山龍、白鮮皮各五錢。用白酒泡24小時。每天服10毫升。
②治筋骨軟弱,腳痿行遲:北五加皮、木瓜、牛膝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每日三次。
③治水腫,小便不利:北五加皮、陳皮、生薑皮、茯苓皮、大腹皮各三錢,水煎服。(①方以下出《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④治水腫:香加皮一錢五分至三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臨床應用】用量5~ 10克,內服煎湯,浸酒或人丸散,治療風溼筋骨疼痛、浮腫尿少。治風溼性關節炎:香加皮、穿山龍、白鮮皮各15克,用白酒泡24小時,每天服10毫升。
【宜忌】《四川中藥志》:"血熱、旰陽上亢者忌用。"
香加皮的功效:
香加皮來源於蘿科植物槓柳的乾燥根皮,香加皮別名北五加皮、五加皮、槓柳皮、臭五加、山五加皮、香五加皮,香加皮有利尿消腫、祛風溼、止痛的`功效,香加皮有治療水腫、小便不利、風溼痺證的作用,血熱、旰陽上亢者忌用香加皮;香加皮有強心利尿作用,有毒,不宜多用、久用。
藥名:香加皮。
別名:北五加皮、五加皮、槓柳皮、臭五加、山五加皮、香五加皮。
性味:辛、苦,微溫,有毒。
歸經:入肝經、腎經、心經。
功效:利尿消腫,祛風溼,止痛。
主治:水腫、小便不利、風溼痺證。
用法用量:煎服,3~6g。浸酒或入丸散,酌量。
來源:香加皮來源於蘿科植物槓柳的乾燥根皮。
炮製:
1、淨制香加皮:除去雜質,洗淨(《藥典85》)。篩去泥沙,揀去木質(《雲南》)。
2、炮炙香加皮、酒制香加皮:將香加皮片與黃酒拌勻,燜潤至酒盡時,取出晾乾。每香加皮500g,用黃酒60g(《河南》)。
3、切制香加皮:洗淨,潤透,切厚片,曬乾(《藥典85》)。如有長條者,適當鍘短即可(《雲南》)。
香加皮的作用:
1、香加皮治水腫:香加皮一錢五分至三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2、香加皮治風溼性關節炎,關節拘攣疼痛:北五加皮、穿山龍、白鮮皮各五錢。用白酒泡24小時。每天服10毫升。(《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3、香加皮治水腫,小便不利:北五加皮、陳皮、生薑皮、茯苓皮、大腹皮各三錢。水煎服。(《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4、香加皮治筋骨軟弱,腳痿行遲:北五加皮、木瓜、牛膝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每日三次。(《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香加皮有祛風溼、強筋骨之功能,故對於關節拘攣疼痛,或筋骨痿軟行遲,香加皮常與穿山龍、木瓜、懷牛膝等同用,共奏祛風溼,舒筋活絡之效;香加皮配獨活,祛風勝溼,效力增強,尤宜於腎陽不足,風寒溼痺,腰膝痠痛;香加皮有利水消腫作用,一般單用,或與陳皮、大腹皮、茯苓皮等配伍,加強利尿消腫作用;香加皮配杜仲,治療腎陽不足,寒溼痺證;香加皮配桑螵蛸,用於腎虛陽痿,夢遺腎精,尿精遺溺;香加皮配淫羊藿,既可治療腎陽不足之陽萎遺溺,又可用於風寒溼痺;香加皮配茯苓,溫陽利水,治療心陽不足,氣喘水腫。
五加皮和香加皮同為治療風溼痺痛的中藥,在日常使用時,人們往往當作同藥材使用。2005年版《中國藥典》將其列為兩種藥材,香加皮屬有毒藥材,其用量和五加皮也不同,故在使用管理中,應嚴加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