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發麻是什麼原因-手腳發麻怎麼辦
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爾會感到手腳發麻。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以下是PINCAI小編整理的關於手腳發麻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和參考!
手腳發麻是什麼原因_手腳發麻怎麼辦
手腳發麻是什麼原因
手腳發麻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引起手腳發麻的原因與以下情況有關:
1、受到壓迫
當睡姿、坐姿不正確,四肢長時間處於一種受到壓迫的狀態的話,就很容易感覺到麻木、甚至沒有什麼知覺。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正常的情況,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活動一下就很快會緩解過來了,不需要太在意。
2、寒冷受凍
人體對溫度有一個感應度,超過人體感應度的寒冷狀態下,手腳感覺神經失靈,表現為手腳發麻,無知覺症狀。受凍時間過久,會造成該部位永久性組織壞死。
3、糖尿病
如果手腳沒有受到壓迫而出現經常性的麻木的話,這是就要想想是否是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還會使身體出現痠痛、腫脹的情況,尤其是老年人,特別要注意。
4、藥物
有些藥物或者化學物質在一定的情況下也會使手腳發麻,比如黃連素、痢特靈這兩種藥物在服用了之後就會出現手腳發麻的情況。如果在含有氫、砷、二硫化碳等環境中呆的過久的話,也會導致手腳發麻。所以,一定要慎吃藥,不要去化工廠附近遊玩、散步。
5、神經炎
神經炎會使身體各部分的神經受到損傷,使功能不能正常行駛,對各部位的反應比較遲鈍,所以會導致手腳發麻、肌肉萎縮、四肢無力等症狀。
6、神經受到刺激
神經受到刺激後一般都是出現區域性的麻木,不是手腳同時麻木,比如頸椎病導致手臂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腿部麻木等等,都是由區域性的刺激導致特定部位的麻木。
7、藥物反映
降壓藥、心臟病藥、神經鎮定或麻痺類藥物會造成肢體局部發麻,請遵照醫囑服用。
8、物理刺激
燒燙傷、重物錘擊、拍打等會造成手腳發麻的問題,對症治療即可。
手腳發麻剛開始可能對生活工作沒有什麼影響,因此比較容易被忽略,如果任其發展的話,就會導致疾病的加重,麻木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可能會導致癱瘓,所以,一定要認真對待。
手腳發麻怎麼辦
中藥治療
一般常規藥物到達關節部位後,藥物分子不能和骨關節組織進行強力親和,絕大部分隨著血液迴圈而流失藥效發揮利用力低,這就是常規藥物療效不佳的根本所在。
超強滲透,靶向給藥,不但可以直接物障礙透過面板組織,而且可直接穿透神經根,有效成分直達病灶。具體“暢通神經、營養骨細胞、啟用骨骼肌”的作用。快速打通肢體的運動神經周邊血管,營養和修復受損的肢體運動神經,增加血流,改善供血供養,使神經、骨細胞、骨骼肌獲得充足的`營養。有效增強神經的傳導能力和傳導速度,深度滋養神經。徹底消除由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手腳麻木、肢體無力、活動受限。克服可傳統口服藥物副作用大、藥效難以到達病灶的不足。而且見效快,安全無毒副作用,是中藥現代化的突破性,獨創性平臺技術。目前,萬金膏是國內唯一一個專業用於麻木病的產品。手術的神經風險太大,而且以現在的醫學水平對於神經手術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的,一般的情況下不建議使用該方法。
其他治療
治療:治此病,關鍵在於溶栓和解除血液的高凝狀態,除去舊血栓,防止新血栓的形成。根除血栓後,下一步就是對後遺症的治療,可以從藥物和飲食,軀體功能和體能鍛鍊等方面展開。手腳麻,還是由於區域性血管狹窄,血運不足。可適當從醫囑服用一些擴血管藥,加強營養和物理療法。熱敷,區域性按摩,針灸,紅外線治療儀等,還要適當的鍛鍊,散散步,保持一顆平常樂觀的心態,另外可以借鑑周圍一些類似病人的經驗,多方面治療。
治療:骨關節病可採用中藥治療如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治療:主要是嚴格控制血糖,國外的大規模研究證明,嚴格控制血糖可部分預防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與發展。 另外發生周圍神經病變時早期使用維生素B12類製劑特別是甲基維生素B12可收到部分效果,如聯合使用維生素B1及B6則效果可能更好。
運動治療
頸部與肩部運動
1、十指交握放在腦後,重量置於手和手臂,將頭往下壓,脖子伸直,深呼吸5次。
2、將右手置於左耳,輕輕勾住,讓頭傾向右方,做深呼吸5次,重複數次後換左手練習。
3、慢慢旋轉頸部,順時針、逆時針各5次。
4、將肩膀提高,吐氣並放下,重複4~5次。
5、晃動肩膀,向後5次,向前5次。
6、臉向右看後下方,重複3~5次,再反方向進行。
7、放鬆坐著,手臂垂直平放於膝,然後抬頭挺胸,二者交替運動3~5次。
腳部與足部運動
將腿彎曲提起與胸平行,提起、放下各5次,可讓你備感舒適。
順時針、逆時針轉動腳踝各10次。
將腳趾併攏,彎曲向上,伸直向下交替做5次。
腳平貼於地然後換腳,重複練習20~30次。
手部與臉部運動
1、用指尖按住頭頂部,上下移位。(輕按)
2、用指尖輕輕由太陽穴按摩到下顎處。
3、食指與拇指捏住上眼皮,向外拉,反覆多次。
4、沿著面頰骨按摩眼睛四方。
由鼻孔旁向外按摩至下顎,再回到原點。
沿著下顎向下按摩。
下顎左右轉動各5 次。
手掌按住鼻尖做圓周運動,每個方向5次。
捏住耳骨向上、向下、向外拉各3次,然後向前、向後各轉動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