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端午節的活動方案
導語: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下面小編整理了學校端午節的活動方案,歡迎參考借鑑!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一
一、活動主題:餃子飄香,品味端午。
二、活動原則:快樂為主,比賽為輔。
三、活動背景:
日子,不經意間,悄悄,溜過指間、步履、床鋪、甚至於抬頭、低頭那一瞬間……轉眼,我們相聚已有一年時光。作別大一,新的學期即將向我們走來,暑假即將開始。為使我們這個大家庭度過一個既快樂又有意義的端午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促使我們開展這次活動,那就是一起陪我們度過軍訓生活的教官們即將離開我們離開警院走向工作崗位,我們作為他們帶出來的兵有責任為他們在警院的最後日子裡留下美好的回憶。包餃子,吃團圓飯便成了我們的不二選擇。
四、活動目的:
1.“吃餃子”是我們的傳統習俗。舉辦“端午節,包餃子”活動,透過包餃子比賽及一系列活動,讓同學感覺到節日的溫暖,緩解思鄉之情,並藉此活動弘揚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包餃子。
2.藉此機會,促進同學間的溝通交流,增進同學們的友誼,增強二區隊的凝聚力,培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
3.在與教官離別之際,一頓團圓飯使得我區隊同學與教官之間的情誼變得更濃。
4.臨近期末,藉此為大家放鬆心情,緩解壓力,讓大家用松的心態,來對待即將到來的考試。
五、活動時間地點人物:
1.時間:20XX年6月23日(週六)下午:15:30~21:30
2.地點:東院食堂
參加人員:二區隊全體人員
六、活動流程
前期準備工作:由團支書組織協調工作小組,與餐廳方面商定活動前的相關事宜。
組建宣傳小組:由各班班長組成,負責寫五份邀請函全區隊同學簽上名字再由各班班長交給五位教官。
組建編輯小組:由在學生會擔任編輯部的同學在活動期間採集資訊、照片等相關事宜。
組建採購小組:由副區隊長帶人組建,負責完成活動所需物品的採購工作,生活委員負責費用地支出。
包餃子工具:擀麵杖、砧板、刀、筷子、勺、手套等由餐廳提供!
七、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與細節
1、佈置會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和不打擾到別人。
2、如果食堂工作人員和我們一起過節要熱情以待不要搞的氣氛尷尬。
3、如果在活動過程中出現什麼突發情況要將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4、在購買材料中要以最少的金錢儘可能購買多的材料,要注意經濟生活。
八、經費預算
1、佈置會場用品:150元。
2、餃餡、麵粉與飲料:700元(餃餡麵粉500元,飲料200元)。
3、一次性碗筷:150元。
4、零食:200元。
5、佔地費:50元。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二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將民族的傳統節日與學校特色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增強學生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
二、活動主題
情濃端午,粽香千家。
三、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0日至6月12日
四、活動內容
(一)找一找
活動物件:一至五年級學生
活動要求:從圖書館或用其他方式(上網)找一找關於端午節的相關知識;端午節的由來;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詩詞;賽龍舟和包粽子的習俗。
(二)畫一畫
活動物件:1——3年級學生
活動要求:1—2年級用繪畫的形式,在a4紙上展示自己對端午的理解和心情。
3年級以"情濃端午粽香千家"為主題,用8k紙製作一份手抄報,能反映端午的習俗,自己的心聲、對端午生活的體驗。
班級和姓名寫在畫或手抄報的背面右下角(正面不出現班級、姓名),每班上交5份參與評獎。1—2年級設一、二、三等獎各四名,3年級一、二、三等獎各三名,不符合要求的作品一律不參與評獎。
(三)寫一寫
活動物件:4——5年級學生
活動要求:以"端午情懷"為主題寫一篇徵文,表達自己對端午節的理解、與小夥伴分享端午的快樂以及自己在端午節學習到的一項技能的小故事。
徵文統一使用專用稿紙(見附件),每班上交5篇參與評選,每年級設一、二、三等獎各三名。
五、材料上交
請各年級嚴格按照方案要求,認真開展各項活動,將相關參評材料於6月14日上午放學前上交小學教導處,逾時將取消評獎資格。
為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營造端午節文化氛圍,依照市、區文明辦有關檔案要求,在我校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日——端午"
二、指導思想
以回顧端午淵源為契機,以突出傳統習俗為特徵,以增強民俗體驗為重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始終,透過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挖掘傳統節日的深厚文化內涵,引導小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增進愛國主義情感,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0日——6月3日
四、活動內容
1、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兒童節與端午節兩個節日較接近,結合六一"悅讀生香,童夢飛揚主題隊日活動,穿插誦讀關於端午習俗的詩歌,讓廣大學生在誦讀中瞭解端午、認同端午、喜愛端午、過好端午,在感受傳統文化氛圍的同時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
2、以"走近端午"為主題製作一份節日小報,能反映端午的習俗,反映自己的心聲、生活的體驗。
3、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開展主題班會,組織學生說說相關的.知識。
活動目標:
1、透過各種資訊渠道,如上網、閱讀書報等,瞭解端午的由來;
2、端午尋根,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節日,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感;
3、透過聽說讀寫等活動,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活動過程:(活動分五個板塊進行。)
一、我來說端午
讓學生說說從各種渠道蒐集與端午節有關的資訊資料。全班共享。
設計意圖:意在培養學生蒐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資訊素養。透過資訊交流,培養學生注意聽、說的良好習慣。
二、我來說故事
關於端午的由來,有多種說法,有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給同學們說一個完整的故事吧!其他同學注意補充或糾正。最後師生共同評價。
設計意圖:意在培養學生聽、說的能力。
三、聽我說詩詞
誦讀與端午有關的詩歌,既可讀別人的作品,也可誦讀自己準備的作品,可配樂朗誦。師生共同評價。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廣闊的生活空間裡汲取營養,引入生活的源源活水,啟用課堂。
四、我寫我所思
聽了這麼多的詩詞作品,你一定有所觸動。趕快拿起筆來,寫下你此時此刻的情思吧。
安排寫作。文體除詩歌外,形式不限,鼓勵創新。提倡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字數不少於700。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在引入生活的"活水"後,生成的寫作智慧更為值得珍惜。要趕快落實。
五、我說我收穫
盤點一節課下來的收穫。可從任一方面來談。
設計意圖:盤點收穫,幫助學生建立大語文觀,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注意引導。
說明:這是一節寫作實踐課,總的設計思路,以學生為主體,從這節課的板塊上來看,"我"字出現得較多,亦即是以學生的活動架構整個課堂。教師課下輔以必要的引導,提供給學生一定的資料(見人教論壇端午節徵文帖),給學生一個探究的平臺,同時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三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透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粽子)
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裡拿的粽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嚐粽子,並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嚐。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三、故事欣賞。
1、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麼吃粽子嗎?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2、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3、提問。
①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②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啊?
四、幼兒製作粽子。
T: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包粽子好不好?
老師交代要求:
請每個小朋友拿一片粽葉,放入一點米,不管小朋友包什麼形狀的粽子,只要裡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們可不能浪費,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培養幼兒的創新,教師巡迴指導)
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粽子包得可真棒!現在我們帶上自己包的粽子請廚房阿姨幫我們煮一煮,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