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技術

蠍子養殖方法與技巧分享

蠍子養殖方法與技巧分享

蠍子養殖方式很多,小規模的有盆養、缸養、箱養,大規模的有池養、房養、蜂巢式養殖等。不論哪種養殖方式,基本原則是模似蠍子的自然生活環境,為蠍子創造舒適的生活條件。那麼蠍子養殖方法與技巧有哪些?以下是pincai小編為您整理相關內容,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蠍子養殖方法與技巧分享

1、池養法

在室內或室外(室外要搭棚蓋,以防雨水)用磚砌池,規格視引種蠍苗的數量多少而定,一般為560條成齡蠍,需建1立方米的空間。普遍的建池尺寸為:高0.5 ~1米,寬1~1.5米,長度可因地制宜確定。

砌好池後,池內壁不必用灰漿抹,以保持池面粗糙,利於蠍子在內攀附、爬動、棲息。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漿堵塞磚縫,防止蠍子從縫隙中外逃。池面內側近頂中處,在塗抹的灰漿乾結之前,可鑲嵌光滑材料,防蠍從頂口處外逃。光滑材料可用玻璃、塑膠膜等。蠍池可建成數層的立體結構,一般用近地面的1~2層飼養蠍的餌料(土鱉蟲或黃粉蟲等)。蠍池每層間應有20~30釐米間距,供操作管理用。池內中央用磚、石片或瓦片壘成供蠍棲息的假山,並留出足夠的縫隙供蠍棲息。假山周圍離池壁應有大約15釐米的間距,以防止蠍藉助假山逃跑。

2、房養法

房式養蠍有很多建築式樣,一般是建土磚坯的泥房,房高2~2. 5 米,長4米,寬2.5米,牆厚23~28釐米,牆外壁用石灰等三合土密閉加固後粉刷。最好用陳舊的土磚坯,磚坯之間留出寬0.5~2釐米大小不等的縫隙不要抹泥,牆內壁不要粉刷,以便蠍子藏身。或用一特製的模具,自制一側有孔隙的土磚坯,牆的南側可開2~3個視窗及一個門。層頂可用細鐵絲網覆蓋,然後再蓋塑膠薄膜,薄膜上還須蓋竹墊或草墊;或在鐵絲網上蓋油毛氈,以防敵害侵入及鐵絲網生鏽。近牆角基部可留一些通向層外的小孔隙,能讓大、小蠍子自由出入。在距房約1 米處的四周修一道環形的防護溝,用水泥、沙子、石灰、黃土混勻後砌成。溝寬、深各60釐米,進水口和出水口距溝底分別為60和40釐米。溝內保持常年有水,這樣既可防止蠍子逃跑,又能防止螞蟻入侵。屋內還需用土磚坯擺幾道條形或環形的矯磚垛、形成更多的縫隙供蠍子棲息,但要注意留出人行過道。 場內的裝置除了排水溝、活動場地以外,有的還需安置驅鼠、驅鳥裝置,在飼養區安裝誘蟲燈,在活動場地造一些碎石堆,形成適宜蠍子活動的小環境。還需要活動場地中與圍牆外堆放一些麥秸、稻草、豆藤,並拌以適量麩皮、米糖及豬、馬糞尿,使其孳生一些蟲類供蠍食用。

3、蜂巢式養蠍法

傳統的人工養蠍多采用盒式養殖(即在光滑的盒子裡放上多層瓦片),它存在著幾個致命的缺陷:第一,孕蠍是混養、群養的,造成雄蠍及待產孕蠍干擾產仔孕蠍,使產仔孕蠍不得安寧,仔蠍不能安全度過吸收蛻變期,而掉下母背大量死亡;第二、雄蠍、待產孕蠍及母蠍也大量殘食初生仔蠍,使仔蠍存活率不高;第三,溫度與溼度的調控不易協調,往往造成高溫帶來的高溼(噴水少了,蒸乾了),嚴重影響蠍子的繁殖和蛻皮,致使大量幼蠍因溼度不合適,蛻不下皮來而死亡,許許多多的'養蠍者因此而飼養失敗。而蜂巢式養蠍法克服了以上缺點。

在蠍窩的構造上,這種蠍窩由內外兩層板組成,內板的規格為60釐米×21釐米×4釐米,其上均勻分佈著4列15行(60個)4釐米×3釐米×3釐米的槽,外板規格為60釐米×21釐米×2.5釐米,其上均勻分佈著4列15行(60個)1釐米×1釐米的穴孔,內外板合起來正好一個穴孔對準一個槽(即單房小蠍室)。用八套內外板圍起來(先用水泥把內板固定圍起來,再用鐵卡將外板和內板卡在一起,使整個蠍窩保持內板是固定的,外板是可活動的便於捕捉、管理)就組成了一個蜂巢式蠍窩, 從外觀看,一個蠍窩就像一個蜂巢,周圍都是眼。飼養時,把板圍起的空心填上土,栽上花草,然後澆水,既養花觀景,又使土壤保持溼潤。這種方式使孕蠍自然分窩產仔,防止了其相互干擾的母食仔現象,又能保持幼蠍蛻皮所需要的溼度(55%~75%),使它生長髮育的環境更加接近於自然環境,大大提高了仔蠍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