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手拉手活動方案
愛心手拉手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透過本次活動,為班級家庭貧困、學習有困難的小朋友送愛心,引導學生為社會、為他人、為有困難的小夥伴獻一份真誠、獻一份真情,幫助少先隊員從小樹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集體主義精神;幫助隊員在關心他人、服務他人的同時,形成友愛待人的情感,樂於助人的品格,教育學生懂得珍惜優越的生活環境。
二、活動主題
“手拉手”獻愛心
三、活動方針
以班級為主導,以師生為主體,以“手拉手 ”互助活動為紐帶。
四、活動時間及地點
1.時間:星期四下午
2.地點:一年一班教室
五、活動前期的準備
1.提前一天確定參加人員及人數。
2.參加活動,自備捐獻物品。
3. 全體學生穿冬季校服,佩戴紅領巾。
4. 遵守活動紀律,保持會場的秩序,展示出一名優秀小學生的精神面貌。
5. 建議學生提前準備一張代表友誼的,自己親手畫的小卡片或者圖畫,活動中送給小夥伴。
6. 捐獻物品以實物為主,每個孩子準備2——3本書(請用紅絲帶認真捆綁),鉛筆不限,這些物品將由學生自己親手捐贈與小夥伴。
七、活動環節
1、在班級裡開展一次“手拉手”的活動動員,鼓勵學生節約出零花錢,贈送貧困小夥伴最需要的學習用具。
2、瞭解小夥伴學習的情況,瞭解小夥伴家庭的生活狀況,交流學習和生活的感受。
3、學生代表發言,小夥伴之間捐贈物品。
4、給小夥伴送一張勵志小卡片,可邀請“手拉手”小夥伴互留通訊方式,形成長久的互幫互助小夥伴.
愛心手拉手活動方案
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很多,家庭貧困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完成學業都產生了較大影響,還有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為幫助這些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學校研究決定,在全校學生中開展“手拉手獻愛心捐資助學” 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學習困難而失學為目標,透過建立多渠道、長期、穩定的助學幫扶機制,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同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手拉手,幫扶活動。
二、活動目的:
為弘揚“愛心助學,扶貧幫困” 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廣泛動員全校力量,發揚中華民族“扶貧幫困”優良傳統,援助寒門學子,幫扶學困學生,培育民族棟樑。
三、活動形式:
以班級為單位
四、活動時間:3月31日
五、實施過程
1、制定活動方案
2、各班上報困難學生名單
3、根據困難學生的需要,認真制定幫扶方案,定期開展幫扶活動,每季度至少為困難學生辦一件實事,每學期至少對幫扶物件進行家訪一次。
4、學校透過班主任電話溝通、家訪等形式瞭解家庭經濟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捐助活動。根據留守兒童、貧困學生的具體狀況,確定結對幫扶愛心助學活動資助物件及資助方式。
5、上報捐款名單。
五、活動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視“手拉手獻愛心捐資助學”活動,積極做好貧困學生情況摸查和建檔。
2、各班要認真組織開展“手拉手”活動,使團員在活動中受教育、作貢獻,團幹部要發揮帶頭示範作用。
3、各班要積極挖掘“手拉手”活動中湧現的好人、好事、先進典型,及時對活動總結,加強資訊報送工作,及時宣傳報道,大力營造助人為樂,扶貧濟困的良好社會風尚。
愛心手拉手活動方案
根據區團工委的活動要求,我校少先隊大隊部與校團支部聯合開展“與災區師生愛心手拉手活動”,並由校團支部具體操作,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
1、宣傳發動:5月13日發倡議書(大隊部)
2、活動實施:5月13日— 6月初
二、活動內容
(一)捐助活動(5月14日—5月19日)
1、參加物件:一至三年級學生自願參加
2、要求:捐助物品為“優秀少兒讀物、學習用品和玩具”,捐助的物品要強調是學生用餘有多的或是已有未使用的,不需要去新購買。物品的量不要太多,每個學生最多一件。
3、各班主任將學生捐贈物品列出清單後(如書籍幾本,筆幾支等),透過校園辦公平臺上報團支部委員陳慧娟,並將物品分類上交團支部委員陳佳薇。
4、校團支部將捐贈物品列出清單後,透過內部辦公平臺上報至區教育局團工委。教育局聯絡科室:組人科、團工委。並將捐助的物品集中後送至荷花莊小學,聯絡人:顧老師,聯絡電話:661104。
(二)書信活動(5月— 6月初)
1、參加物件:一至六年級學生自願參加
2、要求:向災區的孩子們寫一封信,主題是兩地孩子“心連心、手拉手”,幫助青川孩子走出陰影,小學低段可以圖文並茂。請班主任和語文老師進行必要的指導。
3、區教育局將會在近期落實好寫信單位,屆時由各班學生在班主任地指導下自行郵寄,班主任將參加郵寄書信活動學生名單上傳大隊部蔣敏。
三、活動組織
1、方案制訂:政教處
2、具體實施:校團支部
組長:陳佳薇(負責)、陳慧娟
組員:蔣敏、夏燕、崔琛、徐燕虹
活動過程攝影記錄:周園
3、周宿渡校區具體由唐健娜老師安排。
以上內容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精心整理的愛心手拉手活動方案,希望本文可以幫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