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健康

二月二龍抬頭的食俗天津人吃什麼

二月二龍抬頭的食俗天津人吃什麼

民諺有“二月二,龍抬頭”的風水習俗,二月二還是陰曆的二月初二,人們討這個好口彩,紛紛在二月二這天去理髮,把理髮師忙得腳不沾地,從早到晚不得閒。那麼龍抬頭都有哪些食俗呢?“二月二”這天,天津民間的食俗更與龍相貼近。以下是品才網小編整理的二月二龍抬頭的食俗 天津人吃什麼,歡迎閱讀參考。

天津二月二吃什麼?

“二月二”這天,天津民間的食俗更與龍相貼近。吃麵條、烙春餅、燜米飯、炸油糕、爆玉米花,還有吃餃子、煮元宵、包餛飩的,分別比作“挑龍頭”,“吃龍膽”,食“龍眼”、“龍耳朵”、“龍皮”等。天津二月二吃什麼?下面為您介紹天津二月二主要的3種飲食習俗。

1、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在春龍節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

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麵,由黃米麵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油炸糕則比較講究,大同的油炸糕具有個兒小、皮兒薄、花樣多三個特點,其花樣品種分豆餡、糖餡、菜餡三種。豆餡有小豆、豇豆、扁豆、芸豆四種;糖餡有紅糖、白糖兩種,另外各加青紅絲、玫瑰、核桃仁、果脯等;菜餡有綠豆芽、山藥、胡蘿蔔餡;有地皮菜、豆腐乾、山藥餡;有山藥、苦菜、韭菜餡。無論是哪種餡的油糕,吃進來都是裡香外脆,膾炙人口。

2、煎燜子

二月二吃煎燜子(寓意“煎龍麟”)的習俗尤其在天津流行。人們用熱油把燜子煎成兩面金黃。拌燜子的調料,用麻醬、醋、鹽加適量的水攪好,再放入些蒜泥即可。

煎燜子又叫“煎龍鱗”,因為銀白色的燜子切成扁塊狀,排在一起很像龍的鱗片。每片“龍鱗”的兩面都被煎出黃嘎兒來,以表示對“懶龍”的懲罰,督促它盡力治水,好帶來豐收。

天津的燜子跟各地的涼粉、粉皮屬於同類食品,是用澱粉調水熬熟呈流質狀,經冷卻而成的。天津燜子講究用極細的綠豆澱粉。煎燜子要用平底鐺,少加些油,慢火煎到雙面微現焦黃。盛到碟子裡趁熱澆上麻醬汁、蒜泥、醋、醬油等作料,佐以主食大餅或燒餅食用,清香爽口,餘味綿長。

人們吃煎燜子配以烙大餅、薄餅,再炒一盤雞蛋,一盤青菜、綠豆芽菜、菠菜或俏上香乾,一同品嚐,既爽口又清香,“二月二”過得有滋有味兒。這天,人們還用美食來祭祀龍王,祈求龍王賜福,保佑一年風調雨順。

3、烙餅

有意思的是,天津人還在這一天吃烙餅。因為烙餅稱為“龍鱗餅”,是因春餅圓且薄的形狀好似鱗片而得名。豆芽菜也被叫做龍鬚菜。喻示萬物生輝,日後生活美滿。有的到了晚上還要吃上一碗麵條,叫做“龍鬚麵”。

吃春餅要配有“春盤”、炒菜、甜麵醬和羊角蔥或蔥白。做春餅比較講究,要用開水和成燙麵,然後揪成小劑子,將兩個劑子中間刷油,疊在一起擀成七寸碟大小的圓餅,烙成能揭開的合頁餅。不過,如果怕麻煩,不少餐館也備好了“龍鱗”。

吃燜子、烙香餅的同時,天津人還要吃炒雞蛋、炒豆芽菜、拌春菠菜等清淡菜品。這種吃法,對消除一個正月的油膩大有益處。

在過去的舊俗中,還有忌婦女做針線活的老例兒,以防扎壞龍眼,如今這一迷信說法早已被人們所摒棄。時至今日,每到二月二這一天,理髮店總會變得格外忙碌。很多人選擇在這一天理髮,寄寓著“龍抬頭,走好運”的`期望。

拓展延續

天津人的“二月二”還有這些“講究”

引龍回

關於天津在“二月二”的民俗活動記載最早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間的《天津衛志》中。《天津衛志》中記述,每當農曆“二月二”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引龍”。所謂引龍就是以河邊或者水井旁邊為起點,用穀糠撒在行進的路上,一直撒到家門口。這麼做就是希望能夠把龍一路引回家,讓龍能庇佑一家人風調雨順。

畫“糧倉”

天津農村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舊時,農民在“二月二”早晨,好在打穀場或院子裡用穀糠畫“糧倉”,先畫出尖尖的倉頂,再畫個鼓鼓的倉肚,然後畫倉門,在倉門外再畫個梯子形狀,畫好後抓些五穀雜糧放在“糧倉”裡,然後在上邊蓋上木板或席子,以防雞、鳥覓食,祈求新的一年裡龍王保佑,五穀豐登,糧倉滿囤。

齊呼龍抬頭

在大沽口海邊的漁民,到了二月初二,不分男女老少,都集中在大沽白龍廟,舉辦白龍會。身強力壯的漁民們在鼓樂及喝彩聲中,把一條几丈長的白色巨龍耍起來,然後男女老少齊喊“龍抬頭”,相傳這時渤海龍王最小的兒子小白龍便抬起龍頭和他想念的鄉親們見上一面。

接“姑奶奶”

“二月二”這天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接“姑奶奶”,即孃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接寶貝兒”之說。正月裡“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孃家的,初二到孃家拜了年後,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特別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孃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或半個月,一是正月裡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孃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

照房梁

老天津風俗,俗話說“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 通常還要念吟唱歌謠,如"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不露頭。"各家要在這天驅除害蟲,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牆壁驅除蠍子、蜈蚣等,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