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後感
導語: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的是一群專職修繕文物的匠師們在故宮修文物的日常。故事講述平靜而溫和,一共三集的紀錄片,大約3個小時就看完了,總覺得意猶未盡,不夠看。以下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整理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後感
片中讓不少觀眾產生敬佩與感動之處俯拾即是。貫穿片中的一條文物修復的傳承脈絡,更像是一條紅繩,連線著過去、現在與未來,呈現故宮這群神秘的手藝如何一代一代按部就班地傳下去。一位女師傅在講述自己入行時,她的師傅教徒弟時說的第一句話是:只有耐下性子,才能做好文物修復工作。這句話也成為片中的“點睛之筆”。
最受觀眾青睞的是宮廷鐘錶組王津。他面對的是一對乾隆皇帝鍾愛的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花了八個月時間修復,擰上發條,終於眼前的鐘“活”了:小雞小鴨揮動翅膀,天鵝扭動身姿,船隻航行,掩在樹下的大門開啟,裡面的織女正在勞作,讓觀眾看得目瞪口呆。
片子的旁白裡說:“現代中國需要‘工匠精神’。”這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原來我們身邊還有這樣的人,真的一輩子只幹一件事兒。”
該片另一位導演蕭寒稱“工匠精神”有好多層含義,“首先是敬畏、熱愛,中間可能會出現厭倦,但到最後就變成真正的融合了。一輩子只幹一件事兒,這太牛了,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做不到,這就是為什麼年輕觀眾會一下被打中,都說‘獻出我的膝蓋’什麼的。那種耐下心來不急不躁不趕地去做一件事,這樣的氣質現在太稀缺了。”
“從前周遭總是出現日本工藝、德國製造,沒想到的是,原來在我們的國家,也有大寫的工匠精神,他們是我們的驕傲”,一位90後的學生陸先生說,這部紀錄片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他帶來職業態度的觸動。
沒有清穿劇的天馬行空,亦沒有如《甄嬛傳》的起伏跌宕。在《我在故宮修文物》裡,行走在故宮的是一群做著不普通工作的普通人,他們讓故宮從深沉的歷史和文化的見證者與保有者,變為一個供當下人施展拳腳和情懷的工作平臺。沒有高談論闊,只有紮紮實實,以“匠人”之赤誠,做好本分。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後感
2016年1月7日至9日,央視紀錄片頻道一連三晚播出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城門外的我們第一次看到城門裡的故事,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鮮活。繁複的修補和整飾,這群有情懷的匠人手中塑造和傳承的其實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形態。
鐘錶組的王津師傅十幾歲進入故宮,從事鐘錶修復工作。讚歎古人鐘錶技藝精湛的同時,我們也佩服於王津師傅長年累月的堅持。是他們讓鐘錶重煥光彩。“總想給後人留下些什麼”,一句平淡而樸素,卻道出他們最樸實的心願。文物的修復,使現在與過去聯絡起來。唐代三彩馬的修復工作為王五勝師傅帶來了不少的挑戰:一點點修復,一點點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對文物的尊重。為了精益求精,他還去參觀了許多陳列館,使作品達到極致。他們長年累月專注於他們的修復工作,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他們都一絲不苟地對待,這都是匠心的體現。
木雕組的屈峰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復師,他對文物有著自己的見解:文物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不斷地對文物體悟。文物是為了傳播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還有漆器組的閔峻嶸,紡織組的陳楊,他們都是有深厚的職業責任感的,不斷的付出著。無論是哪一個修復組,他們的匠心精神令我們感動。
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十分的可貴,更十分需要。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他們苦心技藝、甘於寂寞、堅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讓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賞,讓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說到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說:“一個人的天分與出什麼樣的作品並無太大的聯絡,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他開創了Lee Guitars品牌。文物修復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們需要有工匠精神,對待任何事情不著急,不匆忙,靜下心來,靜靜地感受;我們要有追求完美的態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還想告訴我們的是:傳承文化。我們痴迷於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是否漸漸淡去了對“過去”的懷念呢?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傳統!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鮮活的生命,它們賦予我們瞭解過去的方式,使我們感悟美,使我們喜愛那些文化。因此,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個愛傳統文化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傳承文化。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後感
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的是一群專職修繕文物的匠師們在故宮修文物的日常。故事講述平靜而溫和,一共三集的紀錄片,大約3個小時就看完了,總覺得意猶未盡,不夠看。
第一集講述青銅器、宮廷鐘錶和陶瓷的修復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寶鑲嵌、織繡的修復故事,第三集為書畫的修復、臨摹和摹印。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唐代三彩馬,遼金木雕佛像,康熙皇帝60大壽的32扇屏風等,每一件出現在紀錄片裡的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作品都凝聚了故宮匠師們的心血。觀眾平時只能遠觀的稀世珍寶,在這裡成為這些匠師們每日捧在手心裡打磨的作品。
最讓我觸動的一幕是第一集中,一位修補陶瓷的年輕女孩,踩著腳踏車在故宮裡騎行的場景,她說她最喜歡星期一的故宮博物院,因為星期一閉館,騎行在沒有人的故宮中最為愜意自在。紀錄片旁白講述道:“據說第一次享受這種待遇的人是末代皇帝溥儀……”這句話一出,心裡莫名的咯噔了一下,穿越百年的故宮,見證了多少歷史人物的遊走,經歷了多少輝煌與落寞的歷史時刻。故宮早已經不是一座建築,而是一種文化的承載。
在這裡工作,和在北京其他地方工作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宮門層層,阻擋了外界的喧囂,修補匠師們說他們能夠在文物修補中和古人對話,看到上一次修補這件文物的匠師的故事和性格。文物的修補講究的是修舊如舊,殘損的文物需要匠師們的一雙巧手拼接與復原,耐心與藝術想象力缺一不可。對自己的作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力求最大限度的還原文物的原本風貌,這樣的工匠精神在如今這個有些浮躁的社會里顯得特別珍貴。
一件文物,經歷幾百乃至上千年,早已因為時間而變得斑駁,感謝這些文物修復匠師們,讓我們看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文物原貌,讓我們還有機會看到這些代表著中國古代文化的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