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續保年終工作總結
續保是一個保險合同即將期滿時,投保人向保險人提出申請,要求延長該保險合同的期限,保險人根據投保人當時的實際情況,對原合同條件稍加修改而繼續對投保人簽約承保的行為。為大家推薦的是4s店續保年終工作總結範文,歡迎閱讀。
4s店續保年終工作總結一:
1.現在電銷業務規模龐大。而且優惠費率也低於直接業務渠道15%。同時電銷業務除了費率低,還有許多附帶的增值服務。(高速公路無油提供免費前去送油、爆胎提供免費送輪胎。。。。)。但是在客戶心中增值服務都是次要,價格才是左右客戶選擇的一個重要性。2.現在許多保險公司都開展電銷業務。我是採用先提前一個月向客戶傳送續保簡訊告知我店優惠,再向客戶進行電話聯絡,但是有少量幾個客戶收到我的電話提醒續保時會打電話前來諮詢,並讓給個報價,一般這型別客戶在很早以前就收到電銷的車險報價,往往這種客戶只是想多個價格比較。而我們店的200塊錢工時費和電銷的優惠相比不足以吸引客戶。
3.有大部份客戶並非在南充三區,一般都是周邊縣城或者其他市區的客戶,如果客戶只為了辦理保險來趟4S店,客戶會覺得很麻煩。而且我們給客戶的優惠也並不足於吸引來店。
4.“人情保單”雖然我店報價與當地保險公司一致,同時還贈送工時費。但有部份客戶比如朋友、親戚在保險公司工作,礙於情面客戶一般會考慮在熟人那裡購買。
5.我店只有人保與太平兩家公司,一般去年續保的客戶大部份都來源於太平保險。但由於太平在客戶心裡知名度不夠,往往客戶會選擇轉保。如果轉保其他保險公司的直接業務渠道,費率會上浮,往往客戶就直接選擇電銷業務。雖然人保實力強大,但人保續保客戶在收到我店電話之前,已經接到人保電銷的報價,貨比三家,客戶就更傾向於電銷。我店也可以承保人保電銷業務,但是一單做下來我部是沒有任何提成的,也影響到我部的工資收入。6.我部門剛剛接手續保工作時,雖然每個月都是完成任務,但大部份續保客戶都是按揭車,購車時有繳納3000元續保保證金,所以客戶就無條件選擇來店進行續保,但是從7月份開始有繳納續保保證金的客戶逐漸減少,這也是影響來店續保客戶下降的一個原因。
7.自身原因:由於客戶每天接到多家保險公司電話,我店再打過去向客戶推銷,客戶會感到很反感。不願意再接到這樣的電話。所以我很少對該類客戶進行多次的促進。同時有一部份是南充周邊縣城的客戶。我認為特意來店辦保險的機率渺小,也就沒有對此類客戶進行再次電話促進。
4s店續保年終工作總結二:
車市裡,沒有什麼比降價更膾炙人口,不管企業如何興衰起落,分分合合,降價始終是永恆的主題。車行老闆們見了面,既不問吃了嗎,也不問離了嗎,而是問降了嗎。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戰鬥中,所有豪門都捲了進來,連死扛20多年的大眾都未能免俗。
車商不是活雷鋒,降價是為促銷,眼看車市冷冷清清,花樣百出仍不見起色,大家就只能不約而同地一降再降。跟年初比,大部分車價已面目全非。但收效卻並不大,銷量逐步下滑,庫存越積越大,車商的日子一月不如一月。
車市走熊,早有業內人士歸納出N個理由,其實根本原因就一個,以前車業受政策保護,價格高高在上,國內消費者只能忍著,如今要跟國際接軌了,一比較就知道了貴賤,誰還願當冤大頭?
與降價相伴的,還有眾多名目,比如降價補償,比如玩文字遊戲,管降價不叫降價,叫優惠,但不管有多少招數,消費者都冷眼瞧著,就是不掏錢,這叫持幣待購。
只要有收益,車展就有它存活的道理
車展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互不相識互不琢磨,人潮人海中是你是我,東張西望面帶笑容,不必過分多說自己清楚,你我到底想要看些什麼?看國際車展的,不是打量香車就是盯著美女。
6月的北京車展著實火爆,把三環路都給堵了,老鄉趕集大約也不過如此。從門票價錢看,這車展挺上檔次,便宜的也要50元一張,比美國大片都貴,可大家照樣頂著37度的高溫往裡衝。可真懂車的怕是要失望了,這哪有國際頂級車展的味道?咱想象中的車展,是一次零距離接觸世界汽車工業最新科技、最新潮流的機會。可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眼望不盡的攢動的人頭和對著模特快門頻閃的相機。沒有技術人員的`專業講解、沒有廠商進行細節的展示,只有品牌表演、美女作秀。
主辦方想來不會在意:只要展會有收益,廠商、銷售商和使用者滿意,車展就有它存活的道理。不過,一場缺乏技術深度和領先度的車業集體作秀,單以數量取勝,生給自己安上“頂級”車展的頭銜,還是有點勉強。
F1在中國未來的命運還是未知數
F1
若是早幾個月,你問別人什麼是F1,他沒準會特不屑地看著你,不就是鍵盤上的按鍵嗎,要不就特疑惑地琢磨,F4的帥哥落單兒了?可現如今,再老土的人也知道,那是世界賽車的頂級賽事,天底下最燒錢的運動。9月26日,F1度過了中國元年。10支現役車隊激戰上海灘,只為爭出個車林至尊。比賽挺熱鬧,上座率很高,票價被炒高好幾倍,看得股民直流口水,黃牛黨交口“讚歎”,“中國有錢人可真多!”
想當年,F1剛到美國和馬來西亞時,一度也曾火爆,但好日子轉瞬即逝,第三年就陷入低潮,看臺上空空如也。這項賽事在中國會有怎樣的前景?媒體說了不算,憑一時的群眾激情去幻想未來,也不大靠譜,一切還是未知數。可上海方面已經賭進去了,賽事公司早簽了大合同,要承辦7年比賽,也就是說,要力扛未來數年的風險。車手是不必扛的,車迷也無所謂,一旦市場轉入低迷,真正受損的,只能是那些國內的贊助商。將來會不會打了水漂,還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