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夕陽真美》的教學設計

《夕陽真美》的教學設計

《夕陽真美》的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2.學會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5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夕陽的美,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容,感情朗讀好課文。

[教學準備]

投影及投影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五個生字,認識綠線內只識不寫的五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第一段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圖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談話匯入

2.出示投影放大圖,觀察圖上的太陽是什麼樣兒、什麼顏色,它正往哪裡走?

3.板書課題:23 夕陽真美讀題

4.小結圖意,解題

5.質疑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要求:

(1)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幫助正音。

3.指名讀詞語

4.指名朗讀課文。(挑選你認為寫得最美的段讀該大家聽。)

5.逐個相機評價

6.自由大聲朗讀課文,思考這一段講了什麼?

7.交流。

8.同桌互讀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一段

1.默讀第一段,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理解“日落”與“傍晚”的關係。

3.齊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日落的時候,他們看到了什麼景象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傍芒藍伏餘

2.指名認讀

3.生自學,交流識字方法。

4.口頭組詞。

5.師範寫,生描紅,臨寫。

6.反饋寫字情況。

五.佈置作業

抄寫生字並組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另外五個生字,理解有繩子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夕陽的美,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準備]

生字卡、投影圖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多形式地複習生字和詞語。

2.交流,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二.講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想哪一自然段你認為寫的最美?(交流後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段學習。)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思考有幾句話?每句話你都讀懂了什麼?

(2)學習第一句

指名學生讀,思考你知道了什麼?

交流後齊讀第一句話。

(3)學習第二句

自由讀,思考讀懂了什麼?

(4)學習第三句

生自由讀,說說你讀後知道了什麼?(結合課文插圖理解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餘輝是多麼的壯觀)

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好這一句。

(5)小結並齊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

(3).四人小組合作,根據課文所描繪的語言用自己的畫筆在紙上畫出來。

(4).齊讀課文三、四兩段,再一起評一評圖畫作品,看誰畫得符合課文的描述。

(5).自由地、美美地把課文讀一讀。

(6).指導背誦

座位上練背、指名背、齊背。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師:多美的夕陽啊,爺爺滿面紅光的望著奶奶說,生接讀——夕陽真美啊!

2.自讀課文,有什麼不懂的提出?

3.指導朗讀好。(讀出爺爺奶奶的愉快心情)

三.熟讀成誦

指導學生按夕陽“西斜—下沉—落山“的順序練習背誦,先引背,分段背,再有感情地背,比賽背,從而達到成誦。

四.學習生字

1.認讀:壯慢沉漲更

2.口頭組詞。

3.自學生字,交流識記方法。

4.師範寫,生描紅、臨寫。

5.反饋寫字情況。

五.實踐活動

組織學生看日落,邊看邊講,然後讓學生把課文中沒有描述到的景象嘗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下來。

教學反思

《夕陽真美》是國標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寫景美文。課文描繪了夕陽西下時天空、雲彩、西山等大地萬物富有變化的美麗景象。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努力以引導學生在讀中“得言”、“得意”和“得法”作為課堂的價值取向。

1.關注“言”的訓練。

“言”,即辭、文、句、論、敘、體式、章法、結構等言語式樣的總稱。本文雖然只是一篇寫景小文,但是語言生動而又形象。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將一些值得尋味的重點字詞句展示在學生眼前,引導他們透過品讀,感悟文字中內含的美——得到“言”的訓練。

我將字詞句的訓練貫穿課的始終。開課伊始即引導學生認讀展示夕陽西下景象的詞串,夯實了基礎。導讀課文時,我依據低年級閱讀教學要求,將詞句教學作為重中之重。如引導理解“壯麗”一詞時,我在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後,問及“你從哪兒找到了美的感覺”,大部分學生將目光投向第三句——“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餘暉,顯得十分壯麗。”然後,西山的壯麗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夕陽餘暉的照耀和深藍色天空映襯的共同作用。由此,在導讀時我按文序進行,先引導學生讀懂第一、二句話,感受夕陽餘暉的柔和美和天空的色彩美。然後再理解第三句:結合圖片理解“連綿起伏”,小手比劃著,動態的紅色曲線沿著山的輪廓延伸著,“山一座連著一座,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邊,這就是“連綿;這裡既有高高的山峰,又有低低的山谷,這就是起伏。連綿起伏的西山遠遠看去是十分壯觀的。”我再勾連前兩句,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此時,這連綿起伏的西山在餘輝的照耀下,在深藍色天空的映襯下,顯得又壯觀,又美麗。這就是——壯麗。”在口、手、眼等多種感官的協同作用之下,西山的“壯麗”已經不言而喻,“壯麗”的詞義也已經不言而喻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與文字反覆地打著交道,讀中生悟,讀中生情,熟讀成誦。類似的,在主問題“你從哪兒找到了美的感覺”的啟發下,學生立足文字,品味著重點詞句,循著“總——分——總”的順序:先從整體入手追尋夕陽西下的腳步,看著太陽的位置和臉蛋的變化,感受著變化之美;再分段感受夕陽西斜時的壯麗之美,下沉時的多彩之美和落山時的燦爛之美;再回歸整體,在錄影流動的畫面中加深對夕陽美的感受。這個過程中,他們在尋找夕陽美的同時也內化了文字的“言”。

此外,我還注重指導學生初步體會課文表達技巧的神奇效果。這篇課文的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夕陽西下的場景形象地展示在讀者眼前。如第三自然段“太陽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雲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並不急於點明擬人這一修辭手法,而是在導讀中引導學生體會著其富有的情趣:太陽如小朋友一般或許是害羞了,或許是正高興著,也或許是因為下沉運動而漲紅了臉。它像一位畫家,把身邊的雲染得五光十色,彩繪了一幅下沉圖。同時,我的教學語言也選用與文字語言類似的童趣化的句子,如用“太陽的步子是慢慢的,否則就來不及給身邊的雲染上很多色彩了”評價“太陽慢慢地往下沉” 一句的朗讀;又如用“夕陽是一個調皮的孩子,一刻也閒不住。看,先是西斜,然後下沉,最後落山了”、“太陽真是個羞答答的小姑娘,紅著臉躲到西山背後,卻把美麗留給了天空”等語句巧妙小結、自然過渡。

“言”是語文的主體,也是語文的根本。我們的低年級語文教學就是要念好“字、詞、句、篇”的“真經”,就是要練好“聽、說、讀、寫、書(寫字)”的“真功夫”。

2.關注“意”的薰陶。

“意”是指透過語言而得以傳達的各種思維、情感、思想、意志和人性。言有盡而意無窮。教學中,關注“言”的層面的同時更需要關注“意”的層面,即透過具體可感的文字中的“言”——抓住文中的一個、兩個傳神的字眼,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經驗品讀、品析、品味,探究其意旨,受到 “意”的薰陶。

教學《夕陽真美》時我緊扣文眼——“美”字做文章。複習舊知環節“美已生”:學生認讀著詞串,眼前彷彿就出現了夕陽西下時的美景,自然過渡到本課時的教學情境中“讀著這些詞語,我們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傍晚,爺爺和奶奶帶著我去看日落。於是,我們在天地間看到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導讀課文環節“美正濃”:我以“你從哪兒找到了美的感覺”這個問題貫穿始終。課文是按事物自身變化的規律來描寫夕陽的,我覺得按照課文的順序來安排教學比較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所以,我就按夕陽“西斜——下沉——落山”的順序讓學生自主讀出文中優美的詞句加以品味。他們陶醉於課文中,對“夕陽真美”做了多元的解讀:夕陽真美,美在太陽自身的位置與臉蛋的變化之中;夕陽真美,美在西斜時柔和的餘暉、深藍的天空和壯麗的西山;夕陽真美,美在下沉時緩慢的步伐、漲紅的臉蛋、多彩的雲朵;夕陽真美,美在落山時變紅的臉兒、輕輕的腳步和燦爛的霞光;夕陽紅,映紅了爺爺的臉龐,夕陽美,美得令爺爺陶醉……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了“壯麗、連綿起伏”等關鍵詞句,體悟文中人物的心境,透過聲情並茂的朗讀與文中的“爺爺、奶奶和我”產生共鳴,學生在誦讀中領略到了蘊藏在語言文字中的夕陽美。課外延伸環節“美猶存”:音樂聲中我展示了七色的彩虹、深秋的楓林、皚皚的雪景等自然風光圖,引導學生延續尋美的腳步,懷著一顆愛美的心,去發現、去欣賞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更多美的事物。

《夕陽真美》是一篇優美的文,是一幅美麗的畫,是一首清新的曲,文、畫、曲在不知不覺之中結下了不解之緣——既相映成趣,又相得益彰。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手段創設學習的氛圍:用虛化的課文插圖作為背景圖,導讀時適時地展示與文字匹配的夕陽圖片,播放夕陽 “西斜——下沉——落山”的全過程的影像資料,配上一段的悠揚的樂曲,濃郁的美的感覺呼之欲出。目視文、耳悅聲、心醉情,學生充分地享受著文字的語言美、意蘊美,在不知不覺中使文字傳遞的資訊,銘刻於學生內心。

“情動而辭發”,要理解文字的情感,就要讓學生走近文字——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思其想。“夕陽真美”的讚歎,一次又一次地在課堂上響起,孩子們的認識一次比一次深刻,情感一次比一次真摯。

3.關注“法”的指導。

“得法於課堂”才能“得益於課外”。語文書中的每一篇課文都只是一個例子,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些經典的範例,引導低年級學生初步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在《夕陽真美》這課的教學中我立足文字,不僅精心地“授之以魚”,而且還努力地“授之以漁”。

指導學習如何理解詞語。識字是低年級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而其中字義、詞義的理解是重中之難。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如聯絡生活實際理解“刺眼、漲紅”,動手比劃理解“連綿起伏、往下沉”,觀察圖片理解“燦爛”,前後勾連理解“餘暉”等。

指導學習如何朗讀句子。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一個含有省略號的句子:“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雲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為了讓學生讀出雲朵的多彩,我先引導學生抓住“黃色、紅色、紫色”和省略號展開想像,說說太陽還會把身邊的雲染成的哪些顏色,接著讓他們用表示顏色多的四字詞語概括,出示“五光十色、五彩繽紛”等詞語引導積累。最後在欣賞多幅彩霞滿天的圖片後引導朗讀,學生能關注到頓號,但是省略號的處理不得當。於是,我透過示範朗讀,讓學生在聽中比較,在評價中感悟到讀法:將句尾的“紫色”一詞的讀音稍稍拖長,就能讓聽著覺得此時的雲朵不止黃、紅、紫三色,還有好多好多的色彩。我適時地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讀此處的省略號,學會讀這個句子,加深對夕陽美的感受。

指導學習如何閱讀美文。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根據“文中有畫”的特點,我在教學中相機引導學生依託文字展開豐富的想像。邊聽邊想促感悟:教學第二、三段時引導學生聽同學讀課文,想像課文描繪的景象,“想”讓學生很快捕捉到了深藏於文字背後的夕陽美;邊讀邊想促表達:指導朗讀時我強調學生在有感情朗讀時要想像畫面,“想”讓學生將靜態的語言文字在腦海中化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在讀中自然表達出自身獨特的閱讀感受;邊想邊背促記憶,我指導背誦課文時,引導學生藉助相應的畫面與幾個關鍵詞,“想”讓學生找到了記憶的支撐點,讓他們的背誦積累省時又省力。這樣的訓練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豐富了孩子的想象力,進而更好地體會夕陽的壯麗,讓學生讀得有滋有味,也為他們的後繼學習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指導學習如何書寫生字。在教學“壯”的字形時,從構字部件出發用“將軍在前,士兵在後”的口訣法指導記憶。為了增強書寫的示範性,我擺好“頭正、肩平、背挺、足安”的姿勢,在實物投影下規範地握著鉛筆在紙上寫生字,在我直觀的橫豎撇捺、頓提折收的示範中告訴學生書寫的正確姿勢、運筆方式。“此時無聲勝有聲”,從課堂的實際效果看,遠遠優於我平時用粉筆在黑板上進行的示範書寫。

在“言”的訓練過程中滲透“意”的薰陶和“法”的指導,在“意”的體驗過程中落實 “言”的訓練和“法”的運用,在“法”的指導中更好地接受“言”的訓練和“意”的薰陶。美文教學要達到既“得意”又不“忘言”,還“得法”的有效統一,是我的追求。

《夕陽真美》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夕陽的美,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匯入。

1. 這節課老師要和大家一起繼續學習《夕陽真美》這一課,先讓我們美美地讀讀課題。(齊讀課題)

2.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課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夕陽的了,誰再來說一說。(指名說: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那你能告訴大家分別是哪幾個時間段呢?聰明的你可以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二. 精讀課文,感受夕陽之美。

1. 自讀課文,思考上面的問題。(讀後交流)(師根據回答板書:西斜、下沉、落山)

2. 哪位同學來讀一讀描寫夕陽西斜的那段話?(指名讀第二節)

讀得真好,老師很想親眼去看看他所說的夕陽,大家有沒有同感?(有)我們就去看看夕陽是不是如他所說的一樣美。(看錄象----夕陽西斜時的情景)

(因為諸多的原因,同學們是極少有機會親自看日落的,這時候安排看一段錄象,可以彌補生活中的遺憾,也可以促動他們對大自然充滿無限遐想,有一種想親自去體驗的衝動。)

真是耳聞不如一見呀!現在你能告訴大家你最欣賞文中的哪些詞句嗎?說說你的理由。

出示第二小節(交流)

“收起了刺眼的光芒”(說明太陽光已經不象白天那麼強烈了)你讀了這句話有什麼感覺?(-------)你能把你的這種感覺用你的朗讀來傳遞給大家嗎?(指名讀、齊讀)

“天空一片深藍”(說明當時天空的顏色已經發暗,沒白天那麼亮了)說的真好!你來聽聽老師讀得怎麼樣?(師示範讀)你現在有什麼感覺?(好象整個人都沉浸在藍色中了)啊!你對老師的評價真是太高了,看來我讀得還是可以的。誰能象老師一樣讀好這句話?(指名練讀)

“連綿起伏”(說明山很多,很美)是嘛,那你能用畫筆把他畫出來嗎?(指名上臺畫)

真了不起,他能用畫畫的方法幫助我們理解這個詞語,我們謝謝他。讓我們知道還能用畫的方式來理解詞語。

“披著夕陽的餘輝”中的“餘輝”用得好,說明陽光不是完全沒有,還有剩餘。看來你真是很會讀課文。就請你把這句話完整的讀一遍吧。(指名讀第三句)

什麼樣的場景才能稱得上“壯麗”?(說說對壯麗的理解)為什麼西山也會給我們一種壯麗的感覺呢?(因為他披上了夕陽的餘輝,好象穿了一件金色的風衣-----)說得好,金色的風衣,現在就請你幫西山穿上金色的風衣。(指名上臺畫——在連綿起伏的西山上畫上一層閃耀的金黃)

(在這裡安排學生透過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可以說是在動中學,在學中悟,也讓他們有一種對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

真是神筆呀!瞧,現在的西山真是不同凡響啊!這就是壯麗。(板書:壯麗)

文中的句子美,同學們的手更巧。我想,你們的朗讀一定也能一鳴驚人。(齊讀第二節)

讀得讓老師都有點陶醉了,真是了不起。

3. 太陽已經往下沉了,這時候的景色又會如何呢?我們看看課文是怎麼用語句來描繪的。

出示第三節(指名讀)

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時候的景色嗎?(五彩斑斕,五顏六色---)為什麼用這樣的詞語,你有什麼依據?(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

我數了又數,也只有三種顏色呀!(省略號表示還有很多顏色)真是一語點破夢中人呀!老師把這六點給忘了。那你說說可能還會有什麼顏色?(綠色、藍色------)

這是太陽的顏色嗎?(不是,是雲的顏色)你真會讀書。那太陽自己呢?(圓圓的臉漲紅了)。

看作者寫得那麼好,我也有點手癢,寫了一段文字,想讓大家來欣賞一下。請多多指教。

出示文字:太陽往下沉。它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雲染成了五顏六色。

誰來評一下老師寫得如何?希望大家實話實說。這樣才能提高我的寫作水平啊!(學生評價)(略)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呀!看來我還要多多練筆,才能有所進步呀!

(對學生而言,老師的所有言行都值得他們去學習和仿效,而在這一環節,他們可以毫無保留地對老師的習作做出點評,也可以看出他們對美文的理解。從而透過比較的方法來更深地體會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挖掘到課文中的精彩。而老師的鼓勵和贊同是他們學習語文的最大動力。)

那讓我們一起把書上的這一節來美美地讀一下吧!(齊讀第三節)

4. 太陽下山後又會怎樣呢?我們一起去看看。(看錄象)

怎麼樣?美吧?說說你的感受。(交流)

那我們看看課文是怎麼寫的?(出示第四節)

你喜歡其中的哪些詞語?為什麼?(交流)

“輕輕地”(說明它下山時很慢,很輕,就象是不想打攪別人一樣)說得真好,我想你讀得會更好。(讀讀這個詞)

“把燦爛的霞光留在遙遠的天邊”(“燦爛”說明霞光很美,“遙遠”表示霞光很多吧!連天邊都有了。)(板書:燦爛)

哎呀!真是說得我如痴如醉呀!你能用朗讀再來讓我們感受霞光的美嗎?(指名讀第二句)你的朗讀真讓我回味無窮啊!。連太陽也發生變化了,變得怎樣了?(臉更紅了)

不僅太陽變化了,爺爺都變了,誰來讀讀最後一節?

5. 出示第五節:(指名讀)

“滿面紅光”表示什麼?(爺爺心情非常開心)所以他由衷地發出讚歎,齊讀:夕陽真美呀!

6. 課文學到這兒,你有什麼想說的嗎?(交流學習後的感受)

三.總結

1.我想,此時此刻,大家也一定體會到了我和爺爺奶奶當時的心情了,也能真切的感受到了夕陽的美。那就請你用最動聽的聲音把這美麗的夕陽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齊讀課文(配樂)

3. 如果你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去看看日落,親身去體會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使用站內搜尋引擎搜尋課題關鍵字可以查詢所有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