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600字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600字二篇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600字(1)

人應該堅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為追求心中的光明耐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愛是一種德行.崇高的愛.不但能體驗美.還能創造美.愛是種子.誰播種愛.誰就能收穫美麗. 點評:孤獨.寂寞是人生的陰影.愛是迎接光明的使者.是人生充滿溫暖.充滿力量的源泉.文章從一本書中的一個故事入手.用牧羊人的故事.證實了“愛讓生活多份陽光 的道理.牽帶引出當今社會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和急於求成.造成心靈世界的乾涸.提出社會應該關注.思考的問題.然後引用蘭德暮年的一首詩.告訴人們人生應有的態度就是淡泊寧靜.讓生活充滿愛.充滿陽光!文章語言富有哲理.引用故事精當.名言的引用則如畫龍點睛.作者的思想在字裡行間閃光.

一個人幾十年來做著一樣的事情而沒有質疑沒有抱怨,猶如神一樣的存在,沒有奢求沒有私慾,那種平凡而不平凡的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是巨大的震撼。估計也只能有這樣無私的.心靈心無旁騖才能接近這樣的理想~!我不說他很偉大,因為他只是追隨自己的所思所想,猶如苦行僧一樣內心只有自己膜拜的信仰而別無他物。

有一種幸福的境界叫做單純。

這種幸福看似平凡卻又難以到達。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600字(2)

《植樹的牧羊人》的導演弗烈德瑞克?貝克先生是一位心繫自然、有著高尚人文關懷的藝術家。從他執導的影視作品中,觀者可以感受到殷切的道德關懷。1970年,弗烈德瑞克?貝克與他人合作了一部動畫短片《魔咒》,故事講述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歷經艱險從詭計多端的巫師手裡拯救太陽。此後的《小鳥的創造》《幻想》《一無所有》《大河》等作品皆圍繞自然存在物之美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展開。《植樹的牧羊人》可作為弗烈德瑞克?貝克關注自然生態、反思人在生態系統中的行為的代表作品,其中可折射出作者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的思想,這體現出了與傳統倫理截然不同的倫理觀念:生態倫理。

在“人類中心主義”膨脹的情境下,一切以人類的利益為中心。《植樹的牧羊人》中遺棄村莊的村民正是如此,村民們考慮到的是自己的生存,對村莊的植被及濫伐後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視而不見,缺乏對其他物種的關懷,對大自然缺乏敬畏之心,這是典型的傳統倫理。傳統價值觀認為人是唯一的萬物的尺度,其他物種及自然的價值都要依託作為主體的人得以實現。傳統倫理學不承認人對自然有直接義務,因為自然本身不具有價值,不是道德共同體的一員,不具備享有道德關懷的資格,而人的義務物件只能是道德共同體的成員。這樣的倫理觀在工業革命時期尤為凸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人們無節制地攫取自然資源,在廢墟之上到處可見林立的煙囪與工廠。以能源的消耗和環境的破壞為代價的發展很快顯示出了弊端,相應的環境問題隨之而來。這正如《植樹的牧羊人》中砍伐的村民一樣,他們不得不面對自己親手造成的困境。這體現出了傳統倫理觀的侷限性:過高地估量了人類的價值及主體能動性,對其他生命及自然過於冷漠,人類陷入自私利己、道德感薄弱的病態中。

在目睹傳統倫理觀的片面後,許多學者對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行了思考。美國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的先驅阿爾多?李奧帕德在《沙鄉年鑑》中提出了土地倫理理論。美國環境倫理家霍爾姆斯?羅爾斯頓則提出根本意義上的生態倫理,認為“在生態系統的機能整體特徵中存在著固有的道德要求”[6]。生態倫理擯棄了以人類利益為中心的觀念,倡導“自然中心主義”,擴充套件了道德關懷的範疇:認為人是生活在自然之中,萬物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應視之為一個迴圈的整體,且應給予其他生命及自然基本的道德層面的關懷。布菲耶老人的行為及帶來的變化無疑體現了基於生態整體主義的生態倫理觀。生態倫理觀不僅對人與自然的關係給予了關照,且關注人與社會的關係,注重人與社會的生態。短片的結尾也表明了踐行生態倫理觀後村莊的變化:村裡綠水環繞、樹木繁盛,村民們友愛互助、融洽相處,享受著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