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春節

苗族過春節的習俗

苗族過春節的習俗

苗族過春節的習俗

二十五(臘月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打掃屋,二十七泡糯米,二十八打耙耙,二十九種種有,三十夜慢慢撤

這個順口溜反映了苗族的過年習俗的一些準備過程,同時,它還傳遞著兩個重要的資訊:一是“做豆腐、打掃屋、打耙耙”,這三件事,是苗族的過年習俗最基本的,是必需做的事。二是苗族歷史上很貧困,做了一年的準備,只有在三十夜這天才好好消費、享受。當然,這是以前的生活場景,現在生活改變了,幾乎天天都是過年了,也不要等到二十五六才做豆腐打耙耙。苗族同胞過年,沒有統一的日期,一般是在農曆十月的“卯”(兔)日。有時幾個村寨聯合過,有時排好次序輪過,往往要持續一個多月。節前,家家準備酒、肉、魚和其它食品,人人都要準備新衣服。

苗族的過年,各種活動極為豐富。主要活動有鬥牛、賽馬、跳蘆笙、遊方等。第一天就把牛餵飽,裝飾好,牽到鬥牛場。各村寨都有傳統的鬥牛場,四周的山坡是天然看臺。鬥牛時,滿懷興趣觀看的人常常有五六千。

苗族的過年習俗:

一、過苗年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紀,各地方的苗年時間很不一致,多數地區是“歲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歲首即每年的開頭,也就是指過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臘月。近年以來,絕大多數苗族過年以改在正月過年,過春節,但苗族的過年習俗習慣仍然保持不變。過年是最大的節日,要準備豐富的食品,如殺年豬,燻臘肉,打餈粑,炒炒米,還要殺雞祭祖,“守歲”,開“財門”,敬“年神”,從的冬天 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間,要舉行傳統的娛樂活動,漢譯為“踩花山”,“跳場”,“跳年”,“跳月”,“吃排家飯”等。苗族的過年習俗娛樂活動稱“趕年場”,主要內容有打鞦韆、百獅會、玩龍燈、唱花燈等。

二、百獅會

苗族的過年習俗最有趣的民間活動莫過於百獅會了,周鄰四鄉苗胞舞著近百匹或數十匹獅子云集傳統的村寨或集鎮,敲鑼打鼓,放地銃、打火槍,簡直要把天地翻過來。百獅會的名堂蠻多,有迎獅,有盤獅,考獅,搶獅,獅子登高等內容,土裡土氣,苗味十足,藏著厚實的`文化底蘊。苗族喜愛舞獅跟遠古的傳說和圖拜相關聯,相傳洪荒時代,妖魔橫行,為害苗山。一群從森林奔出的金獅趕走了吞食牛羊、莊稼的惡魔,使苗家重享太平。後來,狡猾的魔王想出了一條毒計,譴魔女用五彩繡球把群獅誘入波濤洶湧的東海。勇敢的苗家後生亞果為救鄉親們出苦海,不畏千辛萬苦,翻山涉水,終撈起了飄浮在海浪上的繡球,把吉祥的獅群重新引回苗山,蕩平了作惡的妖魔鬼怪。苗民們歡天喜地、敲鑼打鼓湧到寨頭迎接吉祥的金獅們,從此,苗鄉就有了“百獅會”。

三、放鞭炮搶年

搶年是苗族的過年習俗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時間是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點(即第二年初一的0點)交接之時,放鞭炮搶年!搶年是很有講究的,放早了不行,放早了等於送舊年;放遲了不行,放遲了等於別人已把年搶去了。所以一定要很準時地等到12點那個時候一齊放。放鞭炮搶年的習俗在城鄉很普遍。

四、吃排家飯

苗族的過年習俗最有趣的還有“吃排家飯”。苗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千百年來,苗族人民都遵守這樣一條規矩:即同一村寨裡,不管哪一家來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數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戶都必須輪流請之,儘自家所有,熱情地招待來賓。被請的客人,絕不能借故推辭,否則就會被人認為是瞧不起人。客人接受邀請,也不必帶什么禮品,直到每家每戶都吃到了,方能告別回家。苗族人把自己的這種待客方式叫作“農列壤”,直譯為漢語叫“吃排家飯”。誰個村寨的戶數多、留客吃“排家飯”的時間長,誰個村寨的聲譽就高。不但說話有人聽,做事多人幫,就是小夥子找物件也比別村容易得多。凡讀過晉代大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的人,無不深深地被其中這樣的一段描述所吸引:“見魚人,便邀之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由於這種特殊的待客方式,使得那位“漁人”不得不在桃花源裡“居數日”而後才“辭去”。欲遂當年漁人願,苗山就是桃花源!